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14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粉丝制作领域,提供了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芡糊:取一定量淀粉以及杜仲叶粉加水调成糊状,之后加入沸水,边加边搅拌芡糊,直至熟透;第二步,揉面:将芡糊放入揉面钵中,加入聚丙烯酸钠,边揉边添加淀粉,开始添加淀粉时添加杜仲叶粉,之后揉面后期加入魔芋精粉进行糅合;第三步,漏丝成型和熟化:成型的粉条漏入铁锅沸水中蒸煮至熟透;第四步,冷却和上竿:将熟透的粉条捞出在冷水容器中冷却,然后将粉条捞出并挂在竿上;第五步,老化和冷冻:上竿后粉条挂在粉架上进行老化,手摸感觉呈僵硬状即可进行冷冻,室外有霜冻时放到地面草垫上进行自然冷冻,无霜冻时放入冷冻库冷冻。冻,无霜冻时放入冷冻库冷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粉丝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粉丝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是一种用绿豆、红薯淀粉等做成的丝状食品,故名粉丝。往往又叫做粉条丝、冬粉(主要在中国台湾)。
[0003]明矾是一种重金属,不添加就得有替代物,而且替代物必须是国家允许能够保证质量安全的添加剂,若没有替代物粉条就会出现断条、做不成型。
[0004]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国家允许能够保证质量安全的添加剂,解决粉条容易出现断条、做不成型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第一步,制作芡糊:取一定量淀粉(干淀粉或含水份40%湿淀粉)以及杜仲叶粉加水调成糊状,之后加入沸水,边加边搅拌芡糊,直至熟透;
[0008]第二步,揉面:将芡糊放入揉面钵中,加入聚丙烯酸钠,边揉边添加淀粉,淀粉纯度最好为99%,干稀适度,开始添加淀粉时添加杜仲叶粉,之后揉面后期加入魔芋精粉进行糅合;
[0009]第三步,漏丝成型和熟化:将揉好的面料装入漏瓢中成型,成型的粉条漏入铁锅沸水中蒸煮至熟透;
[0010]第四步,冷却和上竿:将熟透的粉条捞出在冷水容器中冷却,然后将粉条捞出并挂在竿上,每竿的重量依据漏瓢大小而定;
[0011]第五步,老化和冷冻:上竿后粉条挂在粉架上进行老化(春精一般需12

18小时,冬季需10

12小时),手摸感觉呈僵硬状即可进行冷冻,室外有霜冻时放到地面草垫上进行自然冷冻,无霜冻时放入冷冻库冷冻;
[0012]第六步,晾干:将已冻透的粉条选择无雨的天气,风力2

3级或睛天进行晾干,进行晾干后进行包装入库。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步中,揉至手划料面―寸深时无筋盘且开口整齐。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三步中,成型的粉条在沸水中蒸煮2

3分钟。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五步中,冷冻温度控制在

15℃以下,冷冻8

12小时。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六步中,晾干时粉条水份控制在14%以下。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步中,杜仲叶粉添加前经300

500目的超微细粉机碾碎。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步中,聚丙烯酸钠使用量在面团总重量的0.1%

0.2%。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步中,魔芋精粉使用量为面团总重量的0.5%

0.8%。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步中,杜仲叶粉使用量为面团总重量的2%

3%。
[00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通过添加魔芋和杜仲粉,增加了硒元素含量,比单纯红薯粉丝提高300%以上,并丰富了粉丝营养成份;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避免了明矾的使用,口感、弹性、韧性不改变原具备的物理形状和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第一步,制作芡糊:取一定量淀粉(干淀粉或含水份40%湿淀粉)以及杜仲叶粉加水调成糊状,之后加入沸水,边加边搅拌芡糊,直至熟透;
[0029]第二步,揉面:将芡糊放入揉面钵中,加入聚丙烯酸钠,边揉边添加淀粉,淀粉纯度最好为99%,干稀适度,开始添加淀粉时添加杜仲叶粉,之后揉面后期加入魔芋精粉进行糅合,揉至手划料面―寸深时无筋盘且开口整齐;
[0030]杜仲叶粉添加前经300目的超微细粉机碾碎;
[0031]聚丙烯酸钠使用量在面团总重量的0.1%;
[0032]魔芋精粉使用量为面团总重量的0.5%;
[0033]杜仲叶粉使用量为面团总重量的2%。
[0034]第三步,漏丝成型和熟化:将揉好的面料装入漏瓢中成型,成型的粉条漏入铁锅沸水中蒸煮至熟透,成型的粉条在沸水中蒸煮2

3分钟;
[0035]第四步,冷却和上竿:将熟透的粉条捞出在冷水容器中冷却,然后将粉条捞出并挂在竿上,每竿的重量依据漏瓢大小而定;
[0036]第五步,老化和冷冻:上竿后粉条挂在粉架上进行老化,手摸感觉呈僵硬状即可进行冷冻,室外有霜冻时放到地面草垫上进行自然冷冻,无霜冻时放入冷冻库冷冻;
[0037]第六步,晾干:将已冻透的粉条选择无雨的天气,风力2

3级或睛天进行晾干,进行晾干后进行包装入库,晾干时粉条水份控制在14%以下,冷冻温度控制在

15℃以下,冷冻8

12小时。
[0038]实施例二:
[0039]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第一步,制作芡糊:取一定量淀粉(干淀粉或含水份40%湿淀粉)以及杜仲叶粉加水调成糊状,之后加入沸水,边加边搅拌芡糊,直至熟透;
[0041]第二步,揉面:将芡糊放入揉面钵中,加入聚丙烯酸钠,边揉边添加淀粉,淀粉纯度最好为99%,干稀适度,开始添加淀粉时添加杜仲叶粉,之后揉面后期加入魔芋精粉进行糅合,揉至手划料面―寸深时无筋盘且开口整齐;
[0042]杜仲叶粉添加前经400目的超微细粉机碾碎;
[0043]聚丙烯酸钠使用量在面团总重量的0.15%;
[0044]魔芋精粉使用量为面团总重量的0.6%;
[0045]杜仲叶粉使用量为面团总重量的2.5%。
[0046]第三步,漏丝成型和熟化:将揉好的面料装入漏瓢中成型,成型的粉条漏入铁锅沸水中蒸煮至熟透,成型的粉条在沸水中蒸煮2

3分钟;
[0047]第四步,冷却和上竿:将熟透的粉条捞出在冷水容器中冷却,然后将粉条捞出并挂在竿上,每竿的重量依据漏瓢大小而定;
[0048]第五步,老化和冷冻:上竿后粉条挂在粉架上进行老化,手摸感觉呈僵硬状即可进行冷冻,室外有霜冻时放到地面草垫上进行自然冷冻,无霜冻时放入冷冻库冷冻;
[0049]第六步,晾干:将已冻透的粉条选择无雨的天气,风力2

3级或睛天进行晾干,进行晾干后进行包装入库,晾干时粉条水份控制在14%以下,冷冻温度控制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薯粉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芡糊:取一定量淀粉以及杜仲叶粉加水调成糊状,之后加入沸水,边加边搅拌芡糊,直至熟透;第二步,揉面:将芡糊放入揉面钵中,加入聚丙烯酸钠,边揉边添加淀粉,开始添加淀粉时添加杜仲叶粉,之后揉面后期加入魔芋精粉进行糅合;第三步,漏丝成型和熟化:将揉好的面料装入漏瓢中成型,成型的粉条漏入铁锅沸水中蒸煮至熟透;第四步,冷却和上竿:将熟透的粉条捞出在冷水容器中冷却,然后将粉条捞出并挂在竿上;第五步,老化和冷冻:上竿后粉条挂在粉架上进行老化,手摸感觉呈僵硬状即可进行冷冻;第六步,晾干:将已冻透的粉条进行晾干后进行包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粉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揉至手划料面―寸深时无筋盘且开口整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粉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成型的粉条在沸水中蒸煮2

3分钟。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延勋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界丝丝湘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