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和偏光片技术

技术编号:38541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和偏光片,包括:1)将涂布液涂布至接收物表面形成涂布液膜;2)对步骤1)所述涂布液膜的整体进行第一干燥,同时对步骤1)所述涂布液膜的TD方向两侧进行第二干燥,得到预成形涂布膜;3)对步骤2)中预成形涂布膜进行揭膜和热处理,再经第三干燥处理后收卷得到涂布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制备厚度均匀、拉伸性能优异的涂布膜,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聚乙烯醇光学膜制备的偏光片具有低瑕疵、高成品率的优势。品率的优势。品率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和偏光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
,具体地涉及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偏光片和制备聚乙烯醇光学膜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偏光片主要用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约占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成本的10%左右。液晶显示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在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
[0003]聚乙烯醇光学膜是液晶显示关键材料偏光片的核心膜材,其技术含量高,全球市场主要被日本的可乐丽和合成化学两家企业垄断,国内聚乙烯醇光学膜供给仍处于较为短缺的阶段。偏光片用聚乙烯醇光学膜在光学及力学性能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薄膜表面存在斜纹、厚度不均、色斑等缺陷,会导致薄膜在拉伸染色阶段出现断裂、染色不均等问题,最终导致偏光片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涂布膜延展性低、厚度不均的问题,提供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和偏光片,本专利技术能够制备厚度均匀、拉伸性能优异的涂布膜和良品率高的偏光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涂布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0006]1)将涂布液涂布至接收物表面形成涂布液膜;
[0007]2)对步骤1)所述涂布液膜的整体进行第一干燥,同时对步骤1)所述涂布液膜的TD方向进行第二干燥,得到预成形涂布膜;
[0008]3)对步骤2)中预成形涂布膜进行揭膜和热处理,再经第三干燥处理后得到涂布膜。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第一干燥的温度为r,第二干燥的温度为R,0℃≤R

r≤3℃。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0.5℃≤R

r≤1.5℃。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进行所述第二干燥时,所述涂布液膜的TD方向两侧中每一侧的干燥宽度为L,其中,0.5cm≤L≤2.5cm。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物选自辊筒,所述辊筒两端各自安装具有弧形加热面的第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弧形加热面与所述辊筒的筒面相对设置。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更优选,所述弧形加热面的两端各自与所述辊筒中心的夹角为α,其中60
°
≤α≤80
°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65
°
≤α≤75
°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涂布液通过模具的出料口涂布至接收
物表面。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模具的出料口设置为两端窄中部宽的长条形狭缝。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更优选所述模具的出料口的两端的端口间距为a,所述模具的出料口的中部间距为b,其中,100μm≤b

a≤500μm。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150μm≤b

a≤400μm。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更进一步优选200μm≤b

a≤350μm。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备方法包括根据揭膜参数进行调整;
[0021]其中,所述揭膜参数包括:进行揭膜后且热处理前,所述涂布膜在MD方向上的最大形变量M;所述涂布膜的中心处湿度为W,两端处湿度为w;
[0022]进行热处理且进行第三干燥处理后,所述涂布膜在MD方向上的最大形变量m。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更优选0cm≤M≤1.5cm。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0cm≤M≤1cm。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更优选0cm≤m≤2cm。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0cm≤m≤1.8cm。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更优选0%RH≤W

w≤1.5%RH。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揭膜参数采用以下步骤获得:在步骤2)中,在所述涂布膜表面的TD方向上形成至少一条直线形的指示线,再对步骤2)中预成形涂布膜进行所述揭膜处理,其中,经过所述揭膜处理后的涂布膜上的所述指示线会随着揭膜处理的不平整性而发生变形;
[0029]测量揭膜后且热处理前阶段,所述涂布膜在MD方向上的最大形变量M,所述涂布膜的中心处湿度W和两端处湿度为w;
[0030]测量热处理且第三干燥处理后阶段,所述涂布膜在MD方向上的最大形变量m。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通过在所述涂布膜表面的TD方向上进行喷墨形成至少一条直线形的指示线。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布液选自聚乙烯醇浆料、中的至少一种。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布液选自聚乙烯醇浆料制备聚乙烯醇涂布膜,所述聚乙烯醇浆料包括聚乙烯醇、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500~6000,更优选1000~6000。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99.7%,更优选为99.8%~99.99%。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1~0.5)。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0001~0.03)。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5~10)。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浆料在模具内稳定后的温度为70~99
℃。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进行第一干燥处理和第二干燥处理后的预成形聚乙烯醇涂布膜的含湿量为10~40%。
[004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进行热处理后的聚乙烯醇涂布膜的含湿量为4~8%。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进行第三干燥后的聚乙烯醇涂布膜的含湿量为3~5%。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聚乙烯醇涂布膜的收卷的牵引张力为3~21N。
[004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偏光片,该偏光片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涂布膜,优选该涂布膜为聚乙烯醇光学膜。
[004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光学膜的厚度为10~80μm。
[00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对涂布液膜进行整体干燥的同时对其两侧进行干燥,提升预成形薄膜两端干燥速率,降低了揭膜阶段因薄膜两端湿度偏大引起薄膜预拉伸,提高涂布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涂布液涂布至接收物表面形成涂布液膜;2)对步骤1)所述涂布液膜的整体进行第一干燥,同时对步骤1)所述涂布液膜的TD方向两侧进行第二干燥,得到预成形涂布膜;3)对步骤2)中预成形涂布膜进行揭膜和热处理,再经第三干燥处理后得到涂布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第一干燥的温度为r,第二干燥的温度为R,0℃≤R

r≤3℃,优选0.5℃≤R

r≤1.5℃;和/或进行所述第二干燥时,所述涂布液膜的TD方向两侧中每一侧的干燥宽度为L,其中,0.5cm≤L≤2.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物选自辊筒,所述辊筒两端各自安装具有弧形加热面的第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弧形加热面与所述辊筒的筒面相对设置;优选,所述弧形加热面的两端各自与所述辊筒中心的夹角为α,其中60
°
≤α≤80
°
,进一步优选65
°
≤α≤75
°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涂布液通过模具的出料口涂布至接收物表面;优选所述模具的出料口设置为两端窄中部宽的长条形狭缝;更优选所述模具的出料口的两端的端口间距为a,所述模具的出料口的中部间距为b,其中,100μm≤b

a≤500μm,进一步优选150μm≤b

a≤400μm,更进一步优选200μm≤b

a≤35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根据揭膜参数进行调整;其中,所述揭膜参数包括:进行揭膜后且热处理前,所述涂布膜在MD方向上的最大形变量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迪李承龙古文正张飞雄徐勇彪吕新坤姜维王宏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光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