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乙烯醇薄膜挤出成型的模具、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和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855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薄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聚乙烯醇薄膜挤出成型的模具、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和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宽度a和下模口宽度b分别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聚乙烯醇薄膜挤出成型的模具、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和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模具、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和偏光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LCD)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透过液晶光线的旋光性,通常是通过将二色性色素的碘或者二色性染料定向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形成的偏光膜制成。随着LCD产品的轻薄化,偏光片也朝着厚度更薄、尺寸更大的方向发展。因此,偏光片用聚乙烯醇(PVA)薄膜的薄型化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制备的PVA薄膜变薄后会出现诸多生产问题,例如PVA薄膜厚度降低后,在后段染色拉伸过程难以实现高倍率拉伸,易出现撕裂、断裂的现象,导致薄型PVA偏光膜制品存在微弱条纹,造成染色缺陷的现象,从而导致了PVA偏光膜透过率低和偏振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PVA薄膜厚度降低后,在后段染色拉伸过程难以实现高倍率拉伸,易出现撕裂、断裂,最终导致偏光膜透过率低和偏振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模具、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和偏光膜的制备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醇系薄膜挤出成型的模具,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宽度a和下模口宽度b分别为10

3000μm。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聚乙烯醇浆料经所述的模具挤出,再经干燥后形成所述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所述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的厚度为10

75μm;优选为20

60μm;
[0008]优选地,所述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以每平方米计,微细纹数量≤4个、特定异物数量≤4个。
[0009]本专利技术所观察的微细纹通常是沿薄膜MD方向分布的微弱细条纹,其长度通常大于5cm,且沿MD方向平行分布。微细纹是由于条纹区厚度与周边厚度存在差异而导致,厚度差异通常小于1μm。
[0010]本专利技术所观察的特定异物是指聚乙烯醇凝胶异物,通常以条状、折叠状、点状、块状出现,由于凝胶异物的光学透过率与PVA湿膜存在差异,所以异物轮廓易于观察。本申请所指异物需要与浆料中未充分溶解或未充分过滤等浆料的工艺问题导致的异物作区分,上述浆料的工艺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聚乙烯醇浆料溶解工艺,挤出工艺,特别是提升粗过滤、精过滤水平来解决。
[0011]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偏光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所述的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所述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经过染色拉伸后得到所述偏光膜,所述偏光膜的偏振度≥99.9%、透过率≥43%。
[0013]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偏光膜,所述偏光膜的偏振度≥99.9%,透过率≥43%。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所述模具制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在微小尺度能保持更好的平整程度,使薄膜拉伸性能、染色性能得到改善,能够使聚乙烯醇系薄膜在高光强度的背光的情况下微小细纹消除、异物更少。由聚乙烯醇系薄膜经过染色拉伸,制造的偏光膜具有更少的色斑缺陷、更高的透过率和偏振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模具结果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上模口
ꢀꢀꢀꢀꢀꢀꢀꢀꢀꢀꢀꢀ
2、下模口
ꢀꢀꢀꢀꢀꢀꢀꢀꢀꢀꢀꢀꢀ
3、上模口平台
[0018]4、下模口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0]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醇薄膜挤出成型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两块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聚乙烯醇经挤出熔融、混炼、塑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熔体的流动流道;两块模板对聚乙烯醇熔体初步定型。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结构上,聚乙烯醇熔体流出所述模具的位置,即所述流动流道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末端位置,形成平台,分别对应成为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和下模口。如图1所示,所述模具的上模口1宽度a和下模口2宽度b分别为10

3000μm,优选地,所述模具的上模口1和下模口2宽度分别为80

1000μm;a、b小于10μm时存在模口加工难度高,模口耐用性变差的倾向;a、b大于3000μm时存在聚乙烯醇系浆料形成的坯膜膜面存在细微条纹,斑纹,凝胶异物等缺陷,模具挤出的聚乙烯醇坯膜质量稳定性变差的倾向,a与b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优选相等。所述模具模口开度可以调节,调节方式不作限定,优选采用业内常用的螺栓挤压模口弹片的方式来调节。
[0021]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夹角e和下模口夹角f的角度分别为10
°‑
75
°
,模口夹角是指模口斜边与中垂线形成的夹角。e、f的角度小于10
°
时存在模具耐用性的问题;e、f的角度大于75℃时存在模口出现细微条纹的倾向。e、f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优选相等。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倒圆角x和下模口倒圆角y的各自半径分别为0

2mm,倒圆角是指相邻的模口平台面与模具流道面的相交线形成圆弧面过渡产生的圆角,该圆角对应的过渡圆半径为该圆角的半径,表示该圆角的大小;当倒圆角x的半径、倒圆角y的半径都大于2mm时,从模口挤出的聚乙烯醇系坯膜质量存在恶化,无法均匀成膜的倾向。
[0022]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平台3和/或下模口平台4表面粗糙度满足:0.002μm≤Ra≤0.5μm,0.02μm≤Rz≤1μm,优选地,0.002μm≤Ra≤0.075μm,0.02μm≤Rz≤0.2μm;其中,Ra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z为轮廓最大高度,若Ra小于0.002μm,Rz小于0.02μm时存在加
工难度高,耐用性变差的倾向;若Ra大于0.5μm,Rz大于1μm时,存在聚乙烯醇系浆料形成的坯膜膜面存在细微条纹,凝胶异物等缺陷,模具挤出的聚乙烯醇坯膜质量稳定性变差的倾向。上模口平台3和下模口平台4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优选相等。上模口平台3和下模口平台4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z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优选相等。Ra与Rz作为公知概念,可采用公知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价。如图1所示,上模口平台3和下模口平台4包含水平平台部分和倒圆角。所述模具为衣架型模具、鱼尾型模具、T型模具(支管型模具)或分配螺杆模具。采用所述聚乙烯醇系浆料可以经过模具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分散,聚乙烯醇系浆料从模具吐出速率在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乙烯醇薄膜挤出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宽度a和下模口宽度b分别为10

30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夹角度e和下模口夹角f的角度分别为10
°‑
7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倒圆角x和下模口倒圆角y的各自半径分别为0

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平台和/或下模口平台的表面粗糙度满足:0.002μm≤Ra≤0.5μm,0.02μm≤Rz≤1μm;其中,Ra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z为轮廓最大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上模口宽度a和下模口宽度b分别为80

1000μ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模口表面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龙古文正张飞雄徐勇彪吕新坤姜维王宏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光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