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311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它是由定向竹纤维毡和胶粘剂层构成,定向竹纤维毡的上、下表面以及厚度方向分别设有沿纵向均匀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其制造方法主要将一段竹筒,沿其直径纵向剖成两个半圆竹筒,并除去内节;通过驱动辊和疏解辊疏解半圆竹筒内弧表面,再疏解半圆竹筒外弧表面,然后施胶、热压而形成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半圆竹筒内弧和外弧表面皆疏解出均匀而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同时竹青和竹黄也被除去,从而,增加了竹材的有效胶合面积和改善了竹材的渗透路径,使胶合板的强度、硬度大为提高并且加工性能还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适于要求强度 高、硬度大及加工性能好的风电叶片材料、建筑结构材、建筑模板、车厢底 板、装饰材料、家具用材及地板等结构和装饰性材料。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竹材板材化利用是先把竹材加工成竹篾、竹片或竹束,然 后施胶,再组坯、胶合等工艺加工而成,竹篾、竹片或竹束等竹材板材化的 基本单元均需要去除竹青和竹黄,不仅加工复杂,尤其需要大量手工操作, 而且切削加工竹材浪费大、还降低了竹材原料的强度,同时胶的浪费也大。近来,中国专利02120518.3提供了一种针对直径小于80mm的小径竹为 原料,由于竹青湿润性差、胶合性能也低,首先要采用竹材去青机或喷砂去 青机除去竹材外弧表面竹青,然后采用剖竹机剖分竹材,再用竹材辗压机辗 成横向不断裂、纵向松散而交错相连的竹束,虽然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但 是,由于采用专门除去小径竹的竹青的工序较为复杂,要去除小径竹的竹青 的生产效率更低,而且竹材内表竹黄也没有除去,更重要的是经过辗压机 辗压出的竹束,其竹束粗细不均、长短不一,难以达到均匀分布,施胶和含 水率必然也不均匀,实际上,压制的胶合板的强度和硬度提高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竹材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 种,它是直接把除去内节的半圆竹筒,分 别以其内弧表面和外弧表面对着疏解机的疏解辊进行进行若干次反复疏解, 经过疏解齿对其内、外弧表面的挤压,在其内、外弧表面及其竹壁上分别形 成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同时其内、外弧表面的竹青层和竹黄层 经过疏解齿切割、劈裂和挤压以及驱动辊的摩擦,使竹青和竹黄呈部分脱落、 裂纹、碎片或碎粒状态,从而破坏了竹青层和竹黄层原有的性能,然后经浸 胶、组坯、胶合而形成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是由定向竹纤维毡和胶粘剂层构成,定向 竹纤维毡的内、外弧表面及其竹壁上分别形成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 缝,该裂缝內设有胶粘剂层,并且在定向竹纤维毡的上、下表面及其周围表 面均设有一箔层胶粘剂层。一种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毛竹、巨龙竹、绿竹、慈竹、麻竹、雷竹和刚竹等竹材,将竹材锯截成1.5m 20m长度的一段竹筒,沿其直径纵向剖成两个半圆竹筒,并除去 内节;2) 疏解半圆竹筒内弧表面以一段半圆竹筒内弧表面对着疏解机的疏解辊,并使该半圆竹筒的一端 头插入驱动辊和疏解辊之间的间隙中,在驱动辊拖动该半圆竹筒向前平移的过程中,对半圆竹筒内弧表面的不同位置进行局部纵向切割和径向挤压,使 半圆竹筒内弧表面疏解出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而竹青面仍保持 较为完整的片状结构,同时,对半圆竹筒内弧表面竹黄层进行切割、劈裂和 挤压,同时驱动棍对外弧表面竹青层进行摩擦,使竹青和竹黄呈部分脱落、裂纹、碎片或碎粒状态;如此进行若干次反复疏解;3) 再疏解半圆竹筒外弧表面将上述内弧表面疏解过的半圆竹筒翻转180度,即使相应原半圆竹筒外弧表面对着上述或与上述相同疏解机的疏解辊,并使该半圆竹筒的一端头插 入驱动辊和疏解辊之间的间隙中,采用如上述相同过程,使相应原半圆竹筒 外弧表面疏解出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同时,对半圆竹筒外弧表 面竹青层的蜡质进行切割、劈裂和挤压,同时驱动棍对内弧表面竹黄层进行 摩擦,使竹青和竹黄呈部分脱落、裂纹、碎片或碎粒状态,如此进行若干次反复疏解;重复步骤2)和步骤3)对半圆竹筒进行若干次反复疏解,在半圆竹筒疏 的内、外表面和竹壁上分别形成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和粗细较均 匀、纵向不断的竹纤维交织而成网状的定向竹纤维毡。4) 干燥将上述疏解过的定向竹纤维毡在烘干箱内干燥或晾晒干,达到含水率为8% 15%;5) 施胶使用的胶粘剂为酚醛胶黏剂,固含量为10-25%,采用浸胶施胶方法酚树脂胶粘剂的固含量为定向竹纤维毡原料绝干重量的8-20%,浸胶时胶液的 温度是常温,浸胶时间为5-10分钟,取出,垂直放置5-10分钟,使表面的 胶黏剂不再滴落;将上述的定向竹纤维毡在40-6(TC烘箱中干燥或晾晒至含 水率在6-12%之间;6) 组坯按照预设的密度称取定向竹纤维毡,将上述施胶后的定向竹纤维毡一 般按竹黄层朝内,竹青层朝外,顺纹或交叉组坯得到板坯。或者按照预设的密度称取定向竹纤维毡,将上述施胶后的定向竹纤维 毡均匀地铺装在模具中。7) 热压在上述热压工艺中,采用冷进-冷出工艺,当热压板的温度为40 60°C时,将上述的板坯送入热压机中,通入过热蒸汽,边升温,边加压,当热压压力达到3.5 MPa后保压,热压温度达到16(TC后保温,保温时间为0.5 min/腿,之后,通入冷却水,使温度降低到40 6(TC,泄压,将板坯从压机 中取出而获得所需要的多块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组合产品。或者采用冷压烘干固化成型法,冷压压力为8-13MPa,将上模压制到销 钉孔的位置,插上销钉,将上述的板坯和模具送入140-160 。C烘箱中,固化 时间为3-5h。取出后脱模。所述相邻的裂纹之间形成纤维,该纤维包含l-5个维管束和若干个基本 组织。所述在驱动辊的表面具有均匀凸出麻点。所述疏解齿长度为两齿纵向间距的1. 1 3倍,高度为半圆竹筒壁厚的0. 5 0. 75倍。所述定向竹纤维毡宽度扩展到半圆竹筒弧长的2倍 5倍。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不但半圆竹筒内弧和外弧表面皆疏解出均匀而间断 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同时竹青和竹黄也被除去,从而,增加了竹材 的有效胶合面积和改善了竹材的渗透路径,使胶合板的强度、硬度大为提高 并且及加工性能还好。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定向竹纤维毡立体图; 图2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剖视示意图。 图3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疏解机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定向竹纤维毡1和胶粘剂 层2构成,如图1 2所示,其中定向竹纤维毡1是在竹材的上、下表面和竹壁上分别设有沿纵向间断的 系列粗细不均的裂缝11和粗细均匀、纵向不断的网状交织的纤维12构成, 如图1所示,并且该定向竹纤维毡1表面竹青和竹黄由于切割、劈裂和挤压 呈部分脱落、裂纹、碎片或碎粒状态,该裂缝11是用疏解机在半圆竹筒内、 外弧面分别加工形成,相邻的裂缝11之间形成纤维12,该纤维12包含1-5 个维管束和若干个基本组织,并且定向竹纤维毡1的宽度达到原始剖开半圆 竹筒3弧长的2 5倍;胶粘剂层2渗透到定向竹纤维毡1的裂缝11內,在定向竹纤维毡1的上、 下表面及其周围表面均设有一箔层胶粘剂层2 (酚醛树脂),如图2所示;由于本专利技术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定向竹纤维毡1在宽度和厚度方向均 匀地分布着系列粗细不均的纵向裂缝ll,既不破坏原有竹材的纵向纤维,又 使胶粘剂层2均匀而间隔地渗透到裂纹11和纤维12内,形成牢固的胶钉连 结和化学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原有竹材的强度、硬度和耐候性。本专利技术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的性能指标,如卜表所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密度(g/cm3)1.101.000.80静曲强度(MPa)288.6253.7156.1弹性模量(GPa)28.924.116.43拉伸强度(MPa)274.2256.9157.9拉伸模量(GPa)3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定向竹纤维毡和胶粘剂层构成,定向竹纤维毡的上、下表面及其竹壁上分别设有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该裂纹内设有胶粘剂层,并且在定向竹纤维毡的上、下表面及其周围表面均设有一箔层胶粘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养伦于文吉苏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