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体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22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体桥,包括桥墩和水平转动设置在桥墩上的混凝土桥体,混凝土桥体的重心位于桥墩的第一侧,混凝土桥体位于桥墩第二侧的部位埋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配重筋板不仅能够增加混凝土桥体的强度,而且设有配重筋板的所述混凝土桥体形成转体桥本体,转体桥本体的重心与桥墩的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cm,满足了转体施工要求;另外,配重筋板埋设在混凝土桥体中,能够在转体前同混凝土桥体一同浇筑成型,在转体施工时不需要或者仅需设置少量配重块,缩短了转体施工时间,降低了转体施工对桥梁下方铁路或高速公路的通行影响,并且降低了转体施工过程中吊装大量配重块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在的安全风险。在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体桥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体桥。

技术介绍

[0002]转体桥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如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转体桥能够将桥梁施工对桥下的高速公路或铁路的通行影响降到最低,在横跨高速公路或铁路的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转体桥施工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平转法主要应用于上跨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能长期做支撑的情况。转体桥的转体系统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桥体下方的桥墩,设置在桥墩上端的下转盘和水平转动设置在下转盘上的上转盘,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使得上转盘绕下转盘的轴线水平水平转动,从而实现混凝土桥体的转体。
[0004]受混凝土桥体下方施工位置的限制以及混凝土桥体的形状限制,桥墩往往需要偏离混凝土桥体的重心设置,因此,在转体过程中,如图1所示,混凝土桥体100会向重心所在的一侧倾斜,为避免混凝土桥体100倾斜,需要在混凝土桥体100的另一侧临时增设大量配重块101,使得桥体整体的重心与转体桥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5cm;然而,大量配重块的安装或卸除不仅会增加转体施工时间,导致混凝土桥体下方的铁路或高速公路造成的中断时间过长,影响交通;而且大量配重块的吊装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转体桥在转体过程中,需要在力矩较短的一侧设置大量配重块,延长了转体施工时间,对混凝土桥体下方的铁路或高速公路的通行影响较大,而且配重块的大量配重块的吊装会存在安全风险。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体桥,包括桥墩和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桥墩上的混凝土桥体,所述混凝土桥体的重心位于所述桥墩的第一侧,所述混凝土桥体位于所述桥墩的第二侧的部位埋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设有所述配重筋板的所述混凝土桥体形成转体桥本体,所述转体桥本体的重心与所述桥墩的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cm。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重筋板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所述混凝土桥体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所述桥墩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共线布置。
[0008]作为优选方案,设所述配重筋板的重量为m1、所述配重筋板的重心与所述桥墩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混凝土桥体的重量为m2、所述混凝土桥体的重心与所述桥墩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则m1*L1=m2*L2。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桥体的重心位于所述桥墩的前方偏右处,所述配重筋
板包括左右间隔布置在所述混凝土桥体的左侧的多个第一筋板和前后间隔布置在所述混凝土桥体后侧的多个第二筋板。
[0010]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第一筋板的后端和各所述第二筋板的左端交叉固定。
[0011]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第一筋板和各所述第二筋板均为钢板。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桥墩的顶部固定有下转盘,所述下转盘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转盘,所述混凝土桥体连接在所述上转盘上。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和所述桥墩同轴布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的转体桥,包括桥墩和水平转动设置在桥墩上的混凝土桥体,混凝土桥体的重心位于桥墩的第一侧,混凝土桥体位于桥墩第二侧的部位埋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呈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不仅能够增加混凝土桥体的强度,而且设有配重筋板的混凝土桥体形成转体桥本体,转体桥本体的重心与桥墩的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cm,满足了转体施工要求;另外,配重筋板埋设在混凝土桥体中,能够在转体前同混凝土桥体一同浇筑成型,在转体施工时不需要或者仅需设置少量配重块,缩短了转体施工时间,降低了转体施工对桥梁下方铁路或高速公路的通行影响;而且降低了转体过程中吊装配重块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转体桥转体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转体桥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转体桥的俯视图;
[0019]图中,100、混凝土桥体;101、配重块;2、配重筋板;21、第一筋板;22、第二筋板;3、下转盘;4、上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2]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转体桥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桥墩1和水平转动设置在桥墩1上的混凝土桥体100,混凝土桥体100的重心位于桥墩1的第一侧,混凝土桥体100位于桥墩1的第二侧的部位埋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2,设有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2的混凝土桥体100形成转体桥本体,转体桥本体的重心与桥墩1的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cm。其中,桥墩1的轴线即为转体桥本体的旋转中心线,配重筋板2不仅能够增加混
凝土桥体100的强度,而且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2的混凝土桥体100形成转体桥本体,转体桥本体的重心与桥墩1的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cm,满足了转体施工要求;另外,配重筋板2埋设在混凝土桥体100中,配重筋板2能够在转体前同混凝土桥体100一同浇筑成型,避免了配重筋板2裸露所受到的腐蚀风险,在转体施工时不需要或者仅需设置少量配重块,缩短了转体施工时间;而且降低了转体过程中吊装配重块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0023]其中,配重筋板2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混凝土桥体100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桥墩1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可以共线布置非共线布置,只要满足转体桥本体的重心与桥墩1的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cm即可满足施工规范对转体桥进行转体施工的要求,本实施例中,配重筋板2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混凝土桥体100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桥墩1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共线布置。
[0024]进一步地,设配重筋板2的重量为m1、配重筋板2的重心与桥墩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混凝土桥体100的重量为m2、混凝土桥体100的重心与桥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墩(1)和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桥墩(1)上的混凝土桥体(100),所述混凝土桥体(100)的重心位于所述桥墩(1)的第一侧,所述混凝土桥体(100)位于所述桥墩(1)的第二侧的部位埋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配重筋板(2),设有所述配重筋板(2)的所述混凝土桥体(100)形成转体桥本体,所述转体桥本体的重心与所述桥墩(1)的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筋板(2)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所述混凝土桥体(100)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所述桥墩(1)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共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桥,其特征在于,设所述配重筋板(2)的重量为m1、所述配重筋板(2)的重心与所述桥墩(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混凝土桥体(100)的重量为m2、所述混凝土桥体(100)的重心与所述桥墩(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浩淼徐家慧刘小刚孙全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