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β-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79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

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有机化工合成
,具体涉及到一种(E)

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烯基砜骨架结构是有机合成和关键医药中间体中重要的结构单元。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特性,烯基砜类化合物因同时存在碳

碳双键、碳

硫和氧

硫极性键,所以该类化合物具有反应位点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并且,由于磺酰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其对相邻的碳

碳双键有较强的活化作用,因此该类化合物也是良好的Michael反应受体(Tetrahedron Lett.,2007,48,9040

9043;Chem.Eur.J.,2009,15,3204

3220)和环加成反应的缺电子烯烃(Org.Lett.,2006,8,1795

1798;Angew.Chem.Int.Ed.,2007,46,9261

9264)。此外,烯基砜类化合物还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及优良的药理活性(J.Med.Chem.,2008,51,988

996),特别是多取代的烯基砜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代表着一类新的、有效的酶催化抑制剂包括HIV

1抑制剂(Bioorg.Med.Chem.,2007,15,1126
‑<br/>1137)、转肽酶抑制剂(J.Am.Chem.Soc.,2004,126,3404

3405)、诱导VCAM

1表达酶(Bioorg.Med.Chem.Lett.,2003,13,745

748)、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J.Med.Chem.,2008,51,989

996)等。
[0003]传统的构建烯基砜类结构单元主要包括类:(1)串联的两步或多步加成

消除反应(Tetrahedron Lett.,1985,26,4555

4558;Chem.Commun.,2006,326

328);(2)炔基砜化合物与有机金属试剂的偶联反应(J.Org.Chem.,2003,68,1958

1963;Tetrahedron,2008,64,11218

11223;J.Organomet.Chem.,2005,690,4058

4062;Org.Lett.,2006,8,431

434);(3)ArSO2X(X=I,Cl,Na等)与烯炔烃的加成反应(Eur.J.Org.Chem.,2010,2010,5633

5641;Org.Lett.,2012,14,954

956;Tetrahedron,2013,69,1720

1724)。虽然上述合成策略均能实现烯基砜类化合物的有效合成,但是也存在诸如反应条件苛刻和底物适应范围窄等不足。
[0004]近年来,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作为多样性的烯基砜衍生物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重视,进而陆续开发出许多代表性的合成策略,主要包括:(1)金属催化或金属促进的末端炔烃与磺酰氯、磺酰肼和亚磺酸钠的偶联反应(Synlett,2005,1752

1754;Org.Lett.,2018,20,7509

7513;J.Org.Chem.,2013,78,9499

9504;Adv.Synth.Catal.,2017,359,841

847;Synlett,2011,1308

1312),该类反应通常需要添加配体或需要当量的金属卤源;(2)碘或NIS促进的炔烃与磺酰肼、亚磺酸钠或亚磺酸的偶联反应(ACS Catal.,2018,9,1103

1109;Green Chem.,2017,19,1255

1258;Tetrahedron,2018,74,1454

1460;Tetrahedron Lett.,2013,54,3071

3074;RSC Adv.,2015,5,4416

4419),但是该类反应通常需要加入配体或氧化剂。类似地,上述两种合成方法也存在使用当量的金属卤盐、需要加入配体、主要为末端炔烃等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以市售的、简单的炔烃为底物、以易得的芳基磺酸为砜基源,以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卤源(氯源、溴源)的合成方法高效地构建了结构多样化的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
物。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原料简单易得,实现氯代、溴代产物的高效合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

β

卤代烯基砜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以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卤源(氯源、溴源)、以市售的、简单的炔烃和芳基磺酸为底物,获得结构多样性的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官能团容忍性强、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及卤源(氯源、溴源),为具有潜在生物和药理活性的β

卤代烯基砜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合成(E)

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氧气氛围下,在离子液体中,将炔烃、芳基磺酸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获得β

卤代烯基砜衍生物。
[0010]所述炔烃的结构为其中R1为烷基、芳基或杂环;
[0011]R1为烷基时,所述烷基为正丙基、正丁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等;R1为芳基时,所述芳基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溴苯基、对氰基苯基等;R1为杂环时,所述杂环为噻吩基、吡啶基等。
[0012]R2为氢、烷基、卤素等;R2为烷基时,所述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等;R2为卤素时,包括氯、溴等。
[0013]所述芳基磺酸的结构为Ar

SO3H,Ar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氯苯基、对溴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等。
[0014]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钯、二氯二(三苯基膦)钯(即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三氟乙酸钯、二氯二(乙腈)钯、二氯二(苯腈)钯、二(烯丙基)二氯化钯(即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二氯二(吡啶)钯或氮杂环卡宾氯化钯;
[0015]所述离子液体优选为咪唑型离子液体;包括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E)

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氧气氛围下,在离子液体中,将炔烃、芳基磺酸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获得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所述离子液体为含卤素的咪唑型离子液体;所述炔烃的结构为其中R1为烷基、芳基或杂环;R1为烷基时,所述烷基为正丙基、正丁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R1为芳基时,所述芳基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溴苯基、对氰基苯基;R1为杂环时,所述杂环为噻吩基、吡啶基;R2为氢、烷基、卤素;R2为烷基时,所述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R2为卤素时,所述卤素为氯、溴;所述芳基磺酸的结构为Ar

SO3H,Ar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氯苯基、对溴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E)

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催化剂为氯化钯、二氯二(三苯基膦)钯、三氟乙酸钯、二氯二(乙腈)钯、二氯二(苯腈)钯、二(烯丙基)二氯化钯、二氯二(吡啶)钯或氮杂环卡宾氯化钯中的一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E)

β

卤代烯基砜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包括1

丁基
‑3‑
甲基咪唑卤盐、1

烯丙基
‑3‑
甲基咪唑卤盐、1

烯丙基
‑3‑
乙基咪唑卤盐、1

丙胺基
‑3‑
甲基咪唑卤盐中的一种以上;离子液体中的卤素为Cl或B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E)

β

卤代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晓洪晨静王柏文何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