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65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包括底座和单元体,底座分为上下两层,且底座上层上方开口,单元体通过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单元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与底座上层之间设置有流体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可以在车辆进行低速行驶时,减震带的单元体会下降,从而使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不会感受到颠簸感,提高行驶时的舒适度,同时不会影响对高速行驶的车辆提供颠簸感,从而迫使高速行驶的车辆降低速度。从而迫使高速行驶的车辆降低速度。从而迫使高速行驶的车辆降低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

技术介绍

[0002]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减速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影响驾驶人的驾驶心理,使驾驶人驾驶车辆通过减速带时主动降低行车速度。减速带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人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经检索,公告号为:CN 203094228U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路面减速带,包括一对端部减速带、多条减速带主体、多个螺栓连接凹槽、多个固定螺栓、多块螺栓排水顶面、多条嵌装凹槽、多条荧光带、多条排水槽、一对端部加强面、多块减速凸起、多个连接卡齿及多条卡齿加强筋;连接卡齿设在减速带主体及端部减速带上,卡齿加强筋设在连接卡齿上,螺栓连接凹槽设在端部减速带及减速带主体上,螺栓排水顶面设在固定螺栓上,荧光带通过嵌装凹槽设在端部减速带及减速带主体上,排水槽、减速凸起设在端部减速带及减速带主体上,端部加强面设在端部减速带上。
[0003]经过探索分析,该专利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0004]减震带的单元体在日常中会凸出路面,使得高速通过的车辆产生强烈的颠簸感,但是低速行驶的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仍会感受到颠簸感,影响驾驶员的体验。
[0005]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以解决对减震带的单元体在日常中会凸出路面,使得高速通过的车辆产生强烈的颠簸感,但是低速行驶的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仍会感受到颠簸感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包括底座和单元体,底座分为上下两层,且底座上层上方开口,单元体通过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单元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与底座上层之间设置有流体层。
[0009]优选的,支撑块中空且底部设置有多组孔洞。
[0010]优选的,流体层内部为非牛顿流体。
[0011]优选的,支撑柱包括支撑套、支撑杆和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套内壁底部,支撑杆与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贯穿底座、流体层和支撑块与单元体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底座两侧设置有凸块,单元体与凸块之间的距离为单元体的高度。
[0013]优选的,支撑柱中支撑套固定安装在底座下层内部。
[0014]优选的,支撑柱存在多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
减速带,可以在车辆进行低速行驶时,减震带的单元体会下降,从而使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不会感受到颠簸感,提高行驶时的舒适度,同时不会影响对高速行驶的车辆提供颠簸感,从而迫使高速行驶的车辆降低速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底座的俯视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底座,11、凸块,2、单元体,3、支撑柱,31、支撑套,32、支撑杆,33、弹簧,4、支撑块,5、流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包括底座1和单元体2,底座1分为上下两层,且底座1上层上方开口,单元体2通过支撑柱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单元体2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支撑块4与底座1上层之间设置有流体层5,底座1安装在路面中,将单元体2突出在路面上,车辆经过时若速度缓慢,则单元体2通过支撑柱3下降直与路面水平,不影响车辆经过,车辆经过后通过支撑柱3内的弹簧33的弹性恢复至路面上方。
[0024]进一步说明,支撑块4中空且底部设置有多组孔洞,流体层5内部为非牛顿流体,若车辆经过速度过快导致单元体2猛然受力时,支撑块4与非牛顿流体接触从而抵抗车辆碾压产生的冲击力,使得车辆产生颠簸感,同时若车辆经过速度慢时,多组孔洞的设置使得支撑块4能够沉入非牛顿流体,从而不影响单元体2下降,
[0025]更具体的说明,支撑柱3包括支撑套31、支撑杆32和弹簧33,弹簧33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套31内壁底部,支撑杆32与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32贯穿底座1、流体层5和支撑块4与单元体2固定连接,当单元体下降时,弹簧33能够保证单元体2能够恢复到初始位置。
[0026]为了防止非牛顿流体流入底座1下层,支撑柱3中支撑套3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下层内部,从而避免与非牛顿流体接触,支撑杆32与支撑套31之间密封连接,且支撑杆32与底座1、流体层5和支撑块4贯穿的位置均密封贯穿,使得非牛顿流体不会通过支撑杆32贯穿的间隙流入底座1下层和支撑套31与支撑杆32的间隙,通过多层密封保护,防止非牛顿流体进入支撑套31内部,从而影响弹簧弹性,同时支撑柱3存在多组,从而保证单元体2在下降后能够恢复原位。
[0027]必不可少的,底座1两侧设置有凸块11,单元体2与凸块11之间的距离为单元体2的高度,从而保证单元体2下降的高度,使得单元体2只能够下降至与道路水平。
[0028]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设置多个减速带从而提高减速效果。
[0029]具体参考如下操作使用
[0030]将减速带的底座1安装在道路中,将单元体2突出在道路上,当车辆行驶过减速带时,若车辆速度低,则单元体2下沉,支撑块4通过圆形孔洞沉入流体层5的非牛顿流体内部,车辆经过后,通过弹簧33的弹性,使得单元体2固定连接的支撑杆32回弹,从而使得单元体2恢复到初始状态,若车辆速度过高,则单元体2受力迅速,非牛顿流体因迅速受力而变得坚硬,从而抵抗支撑块4,使得支撑块4上方固定连接的单元体2不能下降,从而给车辆剧烈的颠簸感。
[0031]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单元体(2),所述底座(1)分为上下两层,且所述底座(1)上层上方开口,所述单元体(2)通过支撑柱(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单元体(2)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底座(1)上层之间设置有流体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中空且底部设置有多组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层(5)内部为非牛顿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包括支撑套(31)、支撑杆(32)和弹簧(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守臣曹守明马林赵月鹏陈晓林李朋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