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65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括一输料管和一设置在其下方的风管;输料管的两端封闭,其靠近一端的上侧具有一进料口,靠近另一端的下侧具有一出料口;进料口径向连接一储料仓,出料口径向连接一落料管;落料管的上半部分垂直,下半部分朝向输料管外侧倾斜;输料管内设置有一给料螺旋,给料螺旋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连接一电动机的输出端;输料管上靠近电动机的一端径向连接一稳压装置;风管的一端径向连接落料管,另一端口连接一鼓风机;落料管的下半部分斜向连入风管内并与风管之间形成一夹角;风管内与落料管连接处设置有一文丘里结构;风管上还设置有一调节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煤粉在输煤管路内发生堆积、堵塞和输送不畅的现象,具有快速、均匀、无脉动连续送粉的优点,适合中小型工业煤粉锅炉系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料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煤粉锅炉系统中的无脉动煤粉供 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煤粉锅炉系统中的供料装置, 一般是在煤粉储仓的出料口下方, 设置一单头的给煤螺旋装置,在给煤螺旋装置的末端,设有一垂直向下的落料管 并与风管连接,从而通过风管内的风力将落料管中的煤粉吹送入锅炉中。这种供 料装置的缺点是供煤粉间隔时间长,给煤速度慢且不均匀,同时由于落料管是 垂直设置的,使得送入风管中的煤粉有堆积的现象,不利于向锅炉炉膛中吹送煤 粉,导致锅炉炉膛内会出现燃烧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均匀地为锅炉供煤粉的无 脉动煤粉供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其 特征在于它包括包括一水平设置的输料管和一水平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下方的风 管;所述输料管的两端封闭,其靠近一端的上侧具有一进料口,靠近另一端的下 侧具有一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径向连接一储料仓,所述出料口径向连接一落料管; 所述落料管的上半部分垂直,下半部分朝向所述输料管外侧倾斜;所述输料管内 设置有一给料螺旋,所述给料螺旋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连接一电动机的输出端, 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所述输料管的外侧;所述输料管上靠近所述电动机的一端径向 连接一稳压装置;所述风管的一端径向连接所述落料管,另一端口连接一鼓风机; 所述落料管的下半部分斜向连入所述风管内,使所述落料管的下半部分与所述风 管之间形成一夹角;在所述风管内与所述落料管连接处设置有一文丘里结构;所 述风管上还设置有一调节阀。所述落料管的下半部分与所述风管之间的夹角设置在30° 60°之间。所述调节阀采用电动风阀。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专利技术将落料管呈 倾斜设置,并与风管之间形成一夹角,因此使整个输煤管路平滑,避免死角,有 效地防止了煤粉在输煤管路内发生堆积、堵塞和输送不畅的现象。2、由于本专利技术设有文丘里结构与稳压装置,在输送煤粉过程中,供料非常快速均匀,可实现连 续无脉动供粉的目的,不会发生堵塞。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工业煤粉锅 炉系统中或其他储供粉系统中。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水平设置的输料管1和一水平设置在输料管1下方的风管2。输料管1的两端封闭,其靠近一端的上侧具有一进料口 3,靠近另一端的下侧 具有一出料口 4。进料口 3径向连接一煤粉储仓5的出料口,出料口 4径向连接一 落料管6。落料管6的上半部分垂直,下半部分朝向输料管1外侧倾斜。输料管1 内设置有一给料螺旋7,给料螺旋7靠近出料口4的一端连接一电动机8的输出端, 电动机8固定在输料管1的外侧。输料管1上靠近电动机8的一端径向连接一稳 压装置9,稳压装置9可使输料管1内的压力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基本一致,从而实 现稳定供料。风管2的一端径向连接落料管6,另一端口连接一鼓风机10。落料管6的下 半部分斜向连入风管2内,使落料管6的下半部分与风管2之间形成一夹角A,该 夹角A大于煤粉的休止角, 一般设置在30° 60°之间。在风管2内与落料管6连 接处设置有一文丘里结构11,其作用是使煤粉在通过文丘里结构11后,出煤更加 均匀。风管2上还设置有一调节阀12,其作用是根据需要调节风管2内的供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阀12采用的是电动风阀。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输料管1的进料口 3径向连接煤粉储仓4的出料口,并 将风管2的出口连接锅炉的燃烧装置。本专利技术运行时,在电动机8的带动下,输 料管1内的给料螺旋7旋转,将由煤粉储仓5输入进输料管1内的煤粉,不断地 送至输料管1的末端,并落入落料管6内。此时,由于鼓风机10通过风管2送风, 因此落入落料管6中的煤粉一方面在自重下下落,同时受到风压的引流作用下落, 并进入文丘里结构ll中,然后在风管2内风力作用下,被输送进锅炉的燃烧装置 中。本专利技术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 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专利技术原理对个别部件进 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权利要求1、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括一水平设置的输料管和一水平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下方的风管;所述输料管的两端封闭,其靠近一端的上侧具有一进料口,靠近另一端的下侧具有一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径向连接一储料仓,所述出料口径向连接一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上半部分垂直,下半部分朝向所述输料管外侧倾斜;所述输料管内设置有一给料螺旋,所述给料螺旋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连接一电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所述输料管的外侧;所述输料管上靠近所述电动机的一端径向连接一稳压装置;所述风管的一端径向连接所述落料管,另一端口连接一鼓风机;所述落料管的下半部分斜向连入所述风管内,使所述落料管的下半部分与所述风管之间形成一夹角;在所述风管内与所述落料管连接处设置有一文丘里结构;所述风管上还设置有一调节阀。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 的下半部分与所述风管之间的夹角设置在30° 60°之间。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节阀采用电动风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括一输料管和一设置在其下方的风管;输料管的两端封闭,其靠近一端的上侧具有一进料口,靠近另一端的下侧具有一出料口;进料口径向连接一储料仓,出料口径向连接一落料管;落料管的上半部分垂直,下半部分朝向输料管外侧倾斜;输料管内设置有一给料螺旋,给料螺旋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连接一电动机的输出端;输料管上靠近电动机的一端径向连接一稳压装置;风管的一端径向连接落料管,另一端口连接一鼓风机;落料管的下半部分斜向连入风管内并与风管之间形成一夹角;风管内与落料管连接处设置有一文丘里结构;风管上还设置有一调节阀。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煤粉在输煤管路内发生堆积、堵塞和输送不畅的现象,具有快速、均匀、无脉动连续送粉的优点,适合中小型工业煤粉锅炉系统使用。文档编号B65G33/00GK101575053SQ20091008715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何海军, 飞 冀, 周建明, 帆 张, 王乃继, 纪任山, 肖翠微, 玮 范 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脉动煤粉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括一水平设置的输料管和一水平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下方的风管; 所述输料管的两端封闭,其靠近一端的上侧具有一进料口,靠近另一端的下侧具有一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径向连接一储料仓,所述出料口径向连接一落 料管;所述落料管的上半部分垂直,下半部分朝向所述输料管外侧倾斜;所述输料管内设置有一给料螺旋,所述给料螺旋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连接一电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所述输料管的外侧;所述输料管上靠近所述电动机的一端径向连接一稳压装置;   所述风管的一端径向连接所述落料管,另一端口连接一鼓风机;所述落料管的下半部分斜向连入所述风管内,使所述落料管的下半部分与所述风管之间形成一夹角;在所述风管内与所述落料管连接处设置有一文丘里结构;所述风管上还设置有一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继纪任山冀飞周建明何海军范玮肖翠微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