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42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污水处理箱和集油箱,油水分离箱分隔为多个腔室,腔室之间由竖直设置的过水管连通,油水分离箱通过腔室侧壁上设置的溢油口与集油箱连接,污水处理箱与油水分离箱通过过水口连接,污水处理箱内设有微电解球和铁碳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有效清掏出大部分油类污染物,再通过铁碳微电解填料处理剩余油类污染物,进而通过铁碳短管的吸附、沉淀作用处理后续污水,实现含油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分离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含油污水中的油类污染物主要以乳化油为主,油滴尺寸大部分稳定在0.1~2μm,不溶于水、附着能力强,具有污染面广、来源多且分散、成分复杂等特点。目前针对生活污水油类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设置隔油池,并定期清掏后集中处理,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隔油池油水分离效果不佳,大部分油类物质粘附在管壁上或进入农污设施中,降低农污设施运行效果,造成农污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差、出水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处理污水、且不易阻塞可长期稳定运行的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污水处理箱和集油箱;装置的进水口处设有用于溶解固结油类污染物的喷头;所述油水分离箱分隔为多个腔室,腔室之间由竖直设置的过水管连通形成S型走向的污水通道,油水分离箱通过腔室侧壁上设置的溢油口与集油箱连接;所述污水处理箱与油水分离箱通过过水口连接,污水处理箱内设有微电解球和铁碳短管。
[0005]优选的,所述喷头包括动力喷嘴和转动部,动力喷嘴和转动部的夹角小于180度。
[0006]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箱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腔体内部的高压柱塞泵,高压柱塞泵通过管道与喷头的转动部连接。
[0007]优选的,油水分离箱的每个腔室进水处设有竖直的挡板,所述挡板与腔室的顶板和两边侧板连接,挡板底边与腔室底面保有高度差。
[0008]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箱的腔室侧壁上的溢油口的高度依次降低,高度差为1~3cm。
[0009]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箱顶板设有通风口,底板设有排泥口。
[0010]优选的,所述集油箱的顶板可拆卸。
[0011]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箱内的微电解球通过网袋固定漂浮在水面上,铁碳短管倾斜放置于箱体中。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1)通过旋转喷头将农污设施中固结的油类污染物冲刷下来并进行分离清掏,防止油类污染物凝固影响正常运行;旋转喷头的轴线不相交设计可以使喷头在高压水体的反作用力下旋转,无需动力源,高效环保;
[0014](2)铁碳微电解球通过网袋固定漂浮在水面不易板结钝化,且方便更换;
[0015](3)多级腔室能够通过油水密度差别,有效清掏出大部分油类污染物,再通过铁碳
微电解填料处理剩余油类污染物,进而通过铁碳短管的吸附、沉淀作用处理后续污水,实现含油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喷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2、污水处理箱3和集油箱13;装置的进水口1处设有喷头4;所述油水分离箱2分隔为三个腔室,腔室之间由竖直设置的过水管10连通,油水分离箱2通过腔室侧壁上设置的溢油口12与集油箱13连接;所述污水处理箱3与油水分离箱2通过过水口11连接,污水处理箱3内设有微电解球5和铁碳短管6。
[0022]喷头4包括动力喷嘴14和转动部15,动力喷嘴14和转动部15的夹角小于180度。油水分离箱2侧壁底部设有高压柱塞泵7,高压柱塞泵7通过管道8与喷头4的转动部15连接。从装置末端出水口接出的冲洗水经高压柱塞泵7加压后,经由供水软管8输送至旋转喷头4,高压水经转动部15从动力喷嘴14呈45
°
角射出,喷射于箱体内壁,反作用力作用于旋转喷头4,使其绕轴旋转。
[0023]油水分离箱2的每个腔室进水处设有竖直的挡板9,所述挡板9与腔室的顶板和两边侧板连接,挡板9底边与腔室底面保有高度差;所述油水分离箱2的腔室在过水口11前设有挡板9;所述过水管10为管身设有连接孔16的两端开放的竖直管道,过水管10的两端与腔室的顶板和底板保有高度差,过水管10通过连接孔16连通腔室
[0024]油水分离箱2的腔室侧壁上的溢油口12的高度依次降低,高度差为1cm。
[0025]油水分离箱2顶板设有通风口,底板设有排泥口;集油箱13的顶板可拆卸。
[0026]污水处理箱3内的微电解球5通过网袋固定漂浮在水面上,铁碳短管6倾斜放置于箱体中,与水平夹角60
°

[0027]含油污水从进水口1进入,通过旋转喷头4的喷射水流产生动力,将凝结粘附的固相油脂溶解,经由隔板9缓冲后进入第一腔室中,通过密度分层,油脂逐渐上浮,上部油层经过水箱侧壁上的溢油口12溢流至集油箱13,下部水层从过水管10下部进入下一腔室中;污水依次通过三个腔室进行油水分离后,经第三腔室的过水口11,溢流至污水处理单元3,其内通过网袋固定漂浮在上层的铁碳微电解球5去除污水中残余的油脂,并对污水进行初步吸附,污水经过铁碳微电解球5后,依靠重力作用,在铁碳短管6内进行吸附沉降,得到进一步净化处理,而后从出水口排出装置,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2)、污水处理箱(3)和集油箱(13);装置的进水口(1)处设有用于溶解固结油类污染物的喷头(4);所述油水分离箱(2)分隔为多个腔室,腔室之间由竖直设置的过水管(10)连通形成S型走向的污水通道,油水分离箱(2)通过腔室侧壁上设置的溢油口(12)与集油箱(13)连接;所述污水处理箱(3)与油水分离箱(2)通过过水口(11)连接,污水处理箱(3)内设有微电解球(5)和铁碳短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4)包括动力喷嘴(14)和转动部(15),动力喷嘴(14)和转动部(15)的夹角小于18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箱(2)底部设有连通腔体内部的高压柱塞泵(7),高压柱塞泵(7)通过管道(8)与喷头(4)的转动部(1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杨波李宏静侯小波孙鹏于阳阳周玉倩杨诗瑶唐国涛冯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