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士新专利>正文

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28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属于吹瓶机合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板、顶板、底板、双轴减速机、动模装置、动底模装置、第一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连杆安装在双轴减速机输出端,第一联动组件分别与连接板、动模装置和第一铰接孔铰接;第二连杆组件铰接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动底模装置和第二铰接孔铰接;第二联动组件分别与连接板、动模装置和第三连杆组件铰接;第三连杆组件铰接在第二固定板,第三连杆组件与第二铰接孔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去除定模板,利用多连杆铰接,避免定模板弯曲变形对吹瓶子外形的影响,提高吹瓶质量,杜绝动定模板和连杆断裂。断裂。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吹瓶机合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1

7吹瓶机合模机构采用两侧定模板、上下顶底模板和用于模具固定的左右动模板结构,动模板和定模板间通过曲臂连杆机构连接,连杆机构由伺服电机连接单轴减速机驱动,通过改变连杆的相互位置,实现动模板和定模板间的距离改变,进而实现模具的开合动作。此外,吹瓶时瓶子定型需较大的合模力,合模力由合模机构气囊板产生,气囊板布置在定模板一侧,工作时,气囊板和定模板之间充高压,产生的合模力通过连杆传递给动模板,用于平衡瓶子定型所用的合模力。为平衡合模时瓶坯定型所需的合模力,动模板、定模板及连杆均要求一定的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在合模力作用下,动定模板存在一定的弯曲变形,对吹瓶瓶子的外形存在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合模力的作用,动模板、定模板及连杆的强度要求较大,断裂的情况偶有发生。
[0003]此外,曲柄连杆机构减速机采用单侧轴输出,所以连杆机构为单侧扭矩输入,受力不均匀,造成噪音大,振动等缺点。
[0004]中国专利(CN218053926U)公开了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如上文所述的吹瓶机合模机,利用连杆推动动模移动,实现动模与定模的开合,但是动模和定模容易变形,影响瓶子的外形,动模板、定模板及连杆也可能会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包括:连接板、顶板、底板、双轴减速机、动模装置、动底模装置、第一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对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顶端,所述双轴减速机、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端,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模具活动孔,一对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减速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动模装置铰接,所述动模装置在所述模具活动孔中滑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动底模装置活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顶端与所述动底模装置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二联动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动模装置铰接,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组件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组件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三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动底模装置包括动底模、支撑杆和直线轴承,多个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底模的底端,所述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所述
支撑杆穿过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在所述直线轴承中滑动,所述动底模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铰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模装置包括动模和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具活动孔中,所述动模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两个所述动模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联动组件铰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动模装置还包括气囊板,所述气囊板均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动模的内侧,用于补偿吹瓶机合模时瓶腔内高压对模具型腔的距离。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所述第四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五连杆底端与所述第四铰接孔铰接,顶端与所述动底模的底端铰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两侧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第五铰接孔和第六铰接孔,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底端与所述第六铰接孔铰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结构相同,包括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三联动杆、第四联动杆、第五联动杆、第六联动杆和第七联动杆,多个所述第一联动杆安装在所述动模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第二联动杆两端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三联动杆位于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之间,串联多个所述第四联动杆、所述第五联动杆和所述第七联动杆,所述第三联动杆均与所述第四联动杆、所述第五联动杆和所述第七联动杆铰接,所述第四联动杆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杆铰接,所述第五联动杆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杆铰接;所述第七联动杆在竖直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联动杆铰接,所述第六联动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三联动杆铰接,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上的所述第六联动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二联动组件上的所述第六联动杆的底端与所述第六铰接孔铰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双轴减速机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底端,所述双轴减速机的输出轴为两侧对称输出,所述双轴减速机的两输出轴处均固定连接第一连杆,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杆组件的铰接,将动力对称传递到所述动模装置和所述动底模装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使用双轴减速机通过两侧同时与第一连杆与第一联动组件的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组件和第一联动组件的铰接与传动,以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组件的铰接与传动,实现将两个动模和动底模同时相向或相反移动,进而实现吹瓶机合模机构的开合,避免传统吹瓶机合模机使用单轴减速机多连杆实现动模与定模开合;同时采用气囊板与模具固定连接后滑动安装在动模上替代传统的气囊板通过联动组件与动模板连接,避免动模与模具位置的偏移,从而提高瓶子的外观质量;以及避免出现动模板、定模板及连杆的断裂;双轴减速机能够两侧输出均匀力矩,使多连杆、动模和动底模运动更平稳。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无连接板、顶板和底板时的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无连接板、顶板和底板时吹瓶机合模机构的开模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
[0022]10

连接板、11

模具活动孔、20

顶板、30

底板、40

双轴减速机、50

动模装置、51

动模、52

滑轨、53

气囊板、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顶板、底板、双轴减速机、动模装置、动底模装置、第一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对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顶端,所述双轴减速机、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端,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模具活动孔,一对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减速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动模装置铰接,所述动模装置在所述模具活动孔中滑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动底模装置活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顶端与所述动底模装置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二联动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动模装置铰接,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组件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组件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三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底模装置包括动底模、支撑杆和直线轴承,多个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底模的底端,所述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在所述直线轴承中滑动,所述动底模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装置包括动模和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具活动孔中,所述动模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两个所述动模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联动组件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吹瓶机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装置还包括气囊板,所述气囊板均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动模的内侧,用于补偿吹瓶机合模时瓶腔内高压对模具型腔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新陶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士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