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17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申请提供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包括齿盘,其以圆周阵列方式开设有多个矩形凹槽,齿盘下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设有第一连接轴,齿盘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通孔与齿盘铰接,齿盘的一侧还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齿盘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齿轮底部与一个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一对气动吸盘,垂直设于齿盘正上方;一对纵向伸缩机构,其活动端分别与一个气动吸盘连接,一对纵向伸缩机构的固定端分别与一个双向伸缩机构的活动端连接,双向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气动吸盘的吸附面,双向伸缩机构的固定端通过一个L型连接杆与第一连接轴连接。该装置能够将热缩套自动套设于母排上,可有效提高母排加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母排生产
,尤其与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0002]母排是电柜中总制开关与各分路电路中的开关的连接铜排或铝排,主要作用是做导线用,母排的两端具有连接孔用于连接开关,母排中部还套设有一层用于绝缘热缩套。母排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从板材中切割出铜排或铝排,并冲压出通孔后,再抛磨去除铜排或铝排表面的毛刺,然后将热缩套套设至铜排或铝排中部,最后通过烘箱加热热缩套使其收缩固定。目前,套设热缩套通常为人工完成,也有部分工厂是将铜排或铝排固定于传送机构上进行输送,工作人员在传送机构一侧的固定位置为移动至其面前的铜排或铝排套设热缩套,工作人员套设时需要手动撑开热缩套,并对准铜排或铝排才能完成套设,效率较低,且耗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可将热缩套自动套设于母排上,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包括:齿盘,其围绕轴心以圆周阵列方式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盘(1),其围绕轴心以圆周阵列方式开设有多个矩形凹槽(101),用于插入母排(2),齿盘(1)下方设有支撑座(102),支撑座(102)上方设有第一连接轴(103),齿盘(1)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轴(103)穿过第一通孔与齿盘(1)铰接,齿盘(1)的一侧还设有第一传动齿轮(104),第一传动齿轮(104)与齿盘(1)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齿轮(104)底部与一个第一电机(105)输出轴连接;一对气动吸盘(3),垂直设于齿盘(1)正上方,当矩形凹槽(101)转动至其正下方时,气动吸盘(3)的吸附面与矩形凹槽(101)的长度方向平行;一对纵向伸缩机构(4),其活动端分别与一个气动吸盘(3)连接,一对纵向伸缩机构(4)的固定端分别与一个双向伸缩机构(5)的活动端连接,双向伸缩机构(5)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气动吸盘(3)的吸附面,双向伸缩机构(5)的固定端通过一个L型连接杆(501)与第一连接轴(10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连接杆(501)包括垂直段(5011)和一对间隔设置的矩形框(5012),垂直段(5011)与第一连接轴(103)连接,矩形框(5012)与垂直段(5011)垂直连接;一对纵向伸缩机构(4)设于一对矩形框(5012)之间,双向伸缩机构(5)包括第一齿条(401)、第二齿条(402)、第二传动齿轮(403)、第二电机(404)、连接板(405),第一齿条(401)滑动设于一个矩形框(5012)内,其一端与一个纵向伸缩机构(4)的固定端连接,第二齿条(402)滑动设于另一个矩形框(5012)内,其一端与另一个纵向伸缩机构(4)的固定端连接,第二传动齿轮(403)设于一对矩形框(5012)之间,且其与第一齿条(401)、第二齿条(402)啮合连接,连接板(405)设于矩形框(5012)顶部,其中部穿设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一端与第二传动齿轮(40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404)输出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母排热缩套套设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矩形框(5012)的外侧均连接有一个挂钩(6),且挂钩(6)朝向伸缩机构中部设置,用于放置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兵杨开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核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绵阳华核输配电设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