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51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包括底壳,底壳内部开设有插槽,插槽内部设置有汽车线束分隔装置,底壳上表面位于插槽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结构,底壳上表面位于限位结构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顶部设置有上盖结构,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锁紧孔,底壳上表面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本实用通过设有的汽车线束分隔装置、限位结构和上盖结构,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两组分隔板所形成的线束槽对线束进行分隔,而限位条和上盖板的存在可加强线束分隔的强度,减少布线过程中由于外力使得线束出现跳槽导致的交叉现象。由于外力使得线束出现跳槽导致的交叉现象。由于外力使得线束出现跳槽导致的交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装置
,具体为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中,电力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汽车内部线路排线较多,而线束在排线时容易交叉缠绕,因此需要卡扣将线路卡接固定在一起,防止线路交叉。
[0003]申请号为202121983253.7,一种用于防汽车线束交叉的新型装置中提出现有的卡接装置结构简单,由于线束中的线路直径大小不同,因此,现有的卡扣无法满足不同直径的线路的卡接,且现有的卡接装置卡接不稳定,并通过设计隔板和弹片等多种结构,使得使用时,人们可根据线路的粗细,将多个卡接板按照线路的粗细排列插接在固定槽内,然后人们可将线路从两个隔板之间的第一弹片卡入,使得线路被第一弹片限位在两个隔板之间,直至将多个线路全部卡接完成后,人们将上盖合在两个支撑块上,并使得弹性板带动梯形卡块滑进插槽内,并通过梯形卡块卡在卡槽内,可对上盖进行限位,且上盖上设置的卡紧块卡在隔板上的两个弹性板之间,对弹性板进行支撑,防止弹性板移动,提高对线路的夹持强度,此装置可对不同粗细的线束进行卡接固定,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0004]但上述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下列缺点,汽车线束在组装过程中,当汽车线束接头与所要对接的零器件之间距离不够时,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向零器件的方向拉扯线束,使线束头能够达到零部件位置,而在拉扯过程中线束则有可能穿过弹片,导致两组线束处于同一隔板所形成的线束槽内部,进而再次导致线束交叉的现象。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设置有汽车线束分隔装置,所述底壳上表面位于插槽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结构,底壳上表面位于限位结构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顶部设置有上盖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底壳上表面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汽车线束分隔装置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的数量与插槽相同,所述插块与插槽的外观为相适配的破浪形,所述分隔板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插槽的两侧且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水平高度与分隔板相同。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安装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远离第二限位板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端通过磁铁与第二限位板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孔的数量与第二锁紧孔相同,且第一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为上下垂直分布,所述上盖板通过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盖板远离第一锁紧孔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径尺寸与通孔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盖板通过固定轴和通孔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实用通过设有的汽车线束分隔装置、限位结构和上盖结构,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围绕固定轴旋转上盖板,从而暴露限位结构和汽车线束分隔装置,之后沿第一限位板转动限位条,从而暴露由多组分隔板所构成的线束槽,然后工作人员可根据汽车线束的不同粗细,将插块固定在不同间距的插槽2内部,从而固定分隔板,当分隔板安装完成后,可将汽车线束放置在不同间隔大小的分隔板之间,当汽车线束放置完成后,可再次围绕第一限位板旋转限位条,从而使得限位条横向位于分隔板顶部所开设的凹槽内部,之后再次围绕固定轴703旋转上盖板,并通过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完成固定即可,可提高汽车线束布线过程中线束的分隔强度,减少布线过程中的交叉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底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汽车线束分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壳;2、插槽;3、汽车线束分隔装置;301、分隔板;302、插块;303、凹槽;4、限位结构;401、第一限位板;402、第二限位板;403、限位条;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上盖结构;701、上盖板;702、第一锁紧孔;703、固定轴;8、固定孔;9、通孔;10、第二锁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包括底壳1,底壳1内部开设有插槽2,插槽2内部设置有汽车线束分隔装置3,底壳1上表面位于插槽2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结构4,底壳1上表面位于限位结构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顶部设置有上盖结构7,第一固定板5上表面开
设有通孔9,第二固定板6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锁紧孔10,底壳1上表面位于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8。
[0023]在本实施例中:汽车线束分隔装置3包括分隔板301,分隔板301底部固定安装有插块302,插块302的数量与插槽2相同,插块302与插槽2的外观为相适配的破浪形,分隔板30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03。
[0024]具体使用时:插块302可插入插槽2内部,从而固定分隔板301,而分隔板301可实现线束分隔,减少布线过程中的交叉现象。
[002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4包括第一限位板401和第二限位板402,第一限位板401和第二限位板402分别位于插槽2的两侧且与底壳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401和第二限位板402的水平高度与分隔板301相同;第一限位板401与第二限位板402之间安装有限位条403,限位条403远离第二限位板402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401转动连接,限位条403远离第一限位板401的一端通过磁铁与第二限位板402连接,限位条403的大小与凹槽303相适配。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内部开设有插槽(2),所述插槽(2)内部设置有汽车线束分隔装置(3),所述底壳(1)上表面位于插槽(2)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结构(4),底壳(1)上表面位于限位结构(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顶部设置有上盖结构(7),所述第一固定板(5)上表面开设有通孔(9),所述第二固定板(6)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锁紧孔(10),所述底壳(1)上表面位于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线束分隔装置(3)包括分隔板(301),所述分隔板(301)底部固定安装有插块(302),所述插块(302)的数量与插槽(2)相同,所述插块(302)与插槽(2)的外观为相适配的破浪形,所述分隔板(30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防交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第一限位板(401)和第二限位板(402),所述第一限位板(401)和第二限位板(402)分别位于插槽(2)的两侧且与底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毅徐菁梅李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思泽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