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38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和连接二者的连接构件,第一支撑骨架包括从中心处发散的稳定结构,第二支撑骨架包括径向设置的支撑件,连接构件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的外端部与稳定结构。支撑件的外端部与稳定结构。支撑件的外端部与稳定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出生后5~7月左右,大多数人房间隔的继发隔和原发隔相互黏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得脑卒中的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1.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2.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3.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其再发血栓事件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另外,通过研究还发现,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也可能有益于上述病症的患者。
[0003]目前用于闭合卵圆孔的介入器械多为左右双盘结构的封堵器,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的缺损位置解剖结构形状各异,厚度不均,普遍地,封堵器释放后的左盘和右盘并不能很好地贴合心脏间隔位置的左右两侧,而且封堵器的盘面由金属构成,且表面有很多网格或间隙,内皮细胞在这种封堵器上的粘附和爬覆是很困难的,也由于盘面为网格状而没有空间能够进行二次介入手术。
[0004]专利202211738818.4公开了一种卵圆孔未闭器械,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包括两个封堵盘,分别为左心房封堵盘和右心房封堵盘,弹性金属丝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别编织形成两个封堵盘的支撑骨架,第二段形成连接两个封堵盘的腰部结构;该方案的设计缺陷在于:首先,支撑骨架通过多根弹性金属丝编织而成,由于编织工艺的限制,十字交叉结构的每一根骨架实际使用到的弹性金属丝长度并不相同,或者不同根骨架在相同位置的弹性金属丝设置的密度不同,当操作输送钢缆拉动回收螺母以回收支撑骨架时,弹性金属丝被拉伸进入输送鞘管且与输送鞘管摩擦,由于金属丝长度不同,或者各弹性金属丝受力不同,支撑骨架难以均匀地进入输送鞘管内,导致支撑骨架发生变形、弯曲甚至卡住,无法回收至输送鞘管内;第二,每个封堵盘都设有两个十字交叉结构,且两个十字交叉结构交错设置,导致增大盘面的金属占比,减少了能够进行二次介入的空间,不利于后期进行房间隔穿刺手术。
[0005]由上可知,现有技术存在封堵器械贴合效果不佳,难以在介入器械位置进行二次穿刺手术以及手术过程中右心房封堵盘释放后不易被回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支撑骨架、
第二支撑骨架和连接二者的连接构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从中心处发散的稳定结构,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包括径向设置的支撑件,所述连接构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外端部与所述稳定结构。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高强度的柔性连接件;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为非一体式连接。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构件与阻挡构件,所述阻挡构件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并且,在回收所述第一封堵件时,所述阻挡构件顶住或托住所述支撑件的外端部以防止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稳定构件在轴向上有重叠。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构件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上的轴向投影面上形成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的所述支撑件外端部的活动空间为第二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构件包括阻挡单元与稳定单元,所述稳定单元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并且,所述稳定单元呈闭合圈状。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构件为金属丝编织而成。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稳定构件和/或所述阻挡构件连接的贴合丝件;并且,所述稳定构件、所述阻挡构件与所述贴合丝件为一体编织而成。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构件处的金属丝两两缠绕编织的数量大于所述贴合丝件位置的数量。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丝件的外端部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成圆弧状或圈状。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构件包括圈状单元,所述圈状单元包括若干个圈状构件,相邻的所述圈状构件相互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圈状单元的中心部分连接。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圈状单元包括四个圈状构件,回收所述第一封堵件时,所述支撑件的端部被所述圈状单元限制,只能在所述圈状构件范围内运动。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圈状单元的最大可穿过直径小于所述支撑件端部的直径。
[0019]在一个连接方式中,所述圈状构件与所述贴合丝件二者配合连接类似手掌的掌骨与指骨连接。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圈状构件与贴合丝件连接。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构件包括圈状单元;并且,若干根所述贴合丝件分别与所述圈状单元连接,且所述贴合丝件呈发散状设置。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圈状单元为若干根金属丝绕制而成,每根贴合丝件均在所述圈状单元处缠绕后再朝外周发散设置。
[00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圈状单元成圆环状。
[00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组分叉设置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偶数个与所述支撑件呈一定角度的连接丝;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与所述连接丝为一体式连接。
[00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根稳定结构发散处两根连接丝,并且,在所述第一封堵件
的外周位置处停止发散,并朝所述支撑件连接。
[00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丝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贴合膜朝卵圆孔组织贴合。
[00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封堵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连接的第一贴合膜和第二贴合膜;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与所述第一贴合膜二者组合呈碗状。
[002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膜还包括增强膜,所述增强膜与所述阻挡构件连接。
[00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强膜的强度大于其他位置的膜的强度。
[00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贴合膜的铺设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贴合膜的铺设面积。
[00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五个稳定构件,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包括五个支撑件。
[00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丝件的预设方向为朝待闭合组织贴合,且所述贴合丝件呈发散状;并且,所述贴合丝件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贴合膜部分朝远端设置。
[00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腰部结构;并且,所述腰部结构包括弹性件与填充膜,且所述填充膜与所述第一封堵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和连接二者的连接构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从中心处发散的稳定结构,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包括径向设置的支撑件,所述连接构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外端部与所述稳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高强度的柔性连接件;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为非一体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构件与阻挡构件,所述阻挡构件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并且,在回收所述第一封堵件时,所述阻挡构件顶住或托住所述支撑件的外端部以防止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稳定构件在轴向上有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构件包括阻挡单元与稳定单元,所述稳定单元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并且,所述稳定单元呈闭合圈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稳定构件和/或所述阻挡构件连接的贴合丝件;并且,所述稳定构件、所述阻挡构件与所述贴合丝件为一体编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构件包括圈状单元,所述圈状单元包括若干个圈状构件,相邻的所述圈状构件相互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圈状单元的中心部分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构件包括圈状单元;并且,若干根所述贴合丝件分别与所述圈状单元连接,且所述贴合丝件呈发散状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组分叉设置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偶数个与所述支撑件呈一定角度的连接丝;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胡晓明邵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