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87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单元、第二封堵单元和连接二者的腰部结构,第一封堵单元和第二封堵单元的暴露区域表面覆有第一膜,腰部结构表面或外围覆有第二膜,并且,第一膜与第二膜材料不同,第二膜的促内皮化速度大于第一膜,且第一膜和第二膜分别设有第一微孔结构和第二微孔结构。有第一微孔结构和第二微孔结构。有第一微孔结构和第二微孔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出生后5~7月左右,大多数人房间隔的继发隔和原发隔相互黏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得脑卒中的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1.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2.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3.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其再发血栓事件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另外,通过研究还发现,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也可能有益于上述病症的患者。
[0003]目前用于闭合卵圆孔的介入器械多为左右双盘结构的封堵装置,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的缺损位置解剖结构形状各异,厚度不均,普遍地,封堵装置释放后的左盘和右盘并不能很好地贴合心脏间隔位置的左右两侧,而且封堵装置的盘面由金属构成,且表面有很多网格或间隙,内皮细胞在这种封堵装置上的粘附和爬覆是很困难的,也由于盘面为网格状而没有空间能够进行二次介入手术,同时金属植入物多,不利于患者恢复。此外,市场上还有包括两个单盘结构的封堵器,这样的设计使得封堵器释放后不能被回收,可操作性低;另外还有左房单盘、右房双盘的结构,这样的设计依旧存在上述左右双盘结构的封堵装置的缺点。
[0004]同时,现有封堵装置的用于连接左右两盘的腰部结构一般设计成杆形,腰部结构的顺应性低,对于不同患者的不同形状的卵圆孔隧道,腰部结构、卵圆孔组织与左右盘之间会形成空腔,出现血液能够通过的通道,封堵效果不佳,同时不利于封装装置的内皮化;并且,由于封堵装置的整体覆膜选择了相同的设计,容易发生封堵装置过度内皮化、甚至在封堵盘表面长出血块的问题,以及因过度内皮化导致盘面的边缘外翘、无法贴合组织的问题,或者发生内皮化速度过慢导致封堵效果不好、容易漏血的问题。
[0005]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1、封堵装置械贴合效果不佳;2、难以封堵装置植入位置进行二次穿刺手术;3、手术过程中右心房封堵盘释放后不易被回收;4.因为设计回收功能而提高金属植入量;5、过度内皮化或内皮化速度过慢。
[000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不影响贴合效果、不影响二次穿刺、释放后还能回收、金属植入量少、与血液接触的部分可内皮化但不过度内皮化的同时在隧道内快速内皮化的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单元、第二封堵单元和连接二者的腰部结构,所述第一封堵单元和所述第二封堵单元的暴露区域表面覆有第一膜,所述腰部结构表面或外围覆有第二膜,并且,所述第一膜与所述第二膜材料不同,所述第二膜的促内皮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一膜,且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分别设有第一微孔结构和第二微孔结构。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微孔结构的孔径或节间距离为第一微孔尺寸,所述第二微孔结构的孔径或节间距离为第二微孔尺寸,所述第一微孔尺寸的范围为6um
ꢀ‑
60um,所述第二微孔尺寸的范围为60um
ꢀ‑
3000um;并且,所述第二微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微孔尺寸。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微孔结构为所述第一膜上的若干个孔,所述第二微孔结构为所述第二膜上的若干个孔。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微孔结构的设置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微孔结构,心脏组织更容易通过第二膜进入腰部结构内。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膜还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膜的辅助微孔结构,所述辅助微孔结构的孔径或节间距离为辅助微孔尺寸,所述微孔尺寸的范围为30um

1000um,所述辅助微孔结构在所述第一膜上所占的面积比为10%

50%,所述辅助微孔结构使得水分子快速通过,但血液中细胞限制性通过。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在植入后位于卵圆孔隧道,且所述第二膜促凝血效果好,能够加速内皮化。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膜透气不透水,所述第二膜透气又透水。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膜可抗凝血。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整体上呈圆柱状。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的横截面呈两个C形。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的第二膜呈堆叠状。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的第二膜具有柔性,能顺应卵圆孔组织的形状。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呈密封状,所述腰部结构的远端面和近端面也覆着所述第二膜。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封堵单元包括第一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一贴合结构;并且,所述第二膜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的第二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第一贴合结构的交界位置。
[00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径向发散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
[00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贴合结构为金属丝一体编织而成。
[00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腰部结构的第二膜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
[00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贴合结构包括若干根贴合丝,所述贴合丝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直径,所述贴合丝的顺应性好。
[00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丝的预设方向为朝待闭合组织方向;并且,所述贴合
丝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膜贴合待闭合组织。
[002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为若干根金属丝绞制而成。
[00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连接头,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第二弯曲段与所述第一弯曲段连接。
[00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曲率半径。
[00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弯曲度大,所述第二弯曲段弯曲度小。
[00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弯曲方向相反。
[00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曲段至少部分填充卵圆孔隧道。
[003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装置完成植入后,所述第一弯曲段至少部分进入卵圆孔隧道,起到一定填充的功能,同时所述第二弯曲段发生轻微变形与卵圆孔左房面贴合。
[0035]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单元、第二封堵单元和连接二者的腰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单元和所述第二封堵单元的暴露区域表面覆有第一膜,所述腰部结构表面或外围覆有第二膜,并且,所述第一膜与所述第二膜材料不同,所述第二膜的促内皮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一膜,且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分别设有第一微孔结构和第二微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结构的孔径或节间距离为第一微孔尺寸,所述第二微孔结构的孔径或节间距离为第二微孔尺寸,所述第一微孔尺寸的范围为6um
ꢀ‑
60um,所述第二微孔尺寸的范围为60um
ꢀ‑
3000um;并且,所述第二微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微孔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还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膜的辅助微孔结构,所述辅助微孔结构的孔径或节间距离为辅助微孔尺寸,所述微孔尺寸的范围为30um

1000um,所述辅助微孔结构在所述第一膜上所占的面积比为10%

50%,所述辅助微孔结构使得水分子快速通过,但血液中细胞限制性通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单元包括第一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一贴合结构;并且,所述第二膜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远端面和近端面均覆有所述第一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径向发散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并且,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弯曲段至少部分填充卵圆孔隧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差异内皮化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单元包括第二支撑骨架和第三支撑骨架,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支撑骨架;并且,所述第二膜与所述第三支撑骨架连接。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