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0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包括一壳体、复合毛细以及复数个支撑结构:壳体包含第一板与第二板,并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与连通区域,连通区域上构成段差部;复合毛细包含设于第一板内的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设于第二板内的第三毛细、以及通过连通区域的束状毛细;其中,束状毛细通过支撑结构的间距,以延伸于第一、二区域而被夹置第一、二板之间,且连通区域上形成由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重叠的交叠区,交叠区位于段差部的下游处。借此,可实现借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毛细均温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与一种热交换元件有关,尤指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现有的均温板(Vapor Chamber),主要是由上、下二导热性良好的板件封边焊合而成一真空腔体,且其腔体内部包含如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等高效率热传物质,从而使均温板在接触热源后,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并扩散到其大面积的板面上进行冷却,已为现今不可或缺的散热构件之一。
[0003]而在实际的应用上,均温板往往也需要视使用场合的不同,来改变其板件的几何形状、甚至将其板面设计为复数个断面且使彼此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借以能配合应用场合的周边元件,以期能有效利用板面面积。
[0004]然而,由于均温板内部必须通过工作流体的回流,方可维持其进行热交换循环。故若改变均温板的外形、尤其是设计为具有段差形态时,其板体内部为了薄化而配合外形的改变,极有可能影响到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采多毛细搭配的方式,尤其利用束状毛细作为工作流体在传输上的主流,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
[0006]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包括一壳体、复合毛细以及复数个支撑结构:壳体包含一第一板与一第二板相盖合而成,并具有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以及连通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连通区域,且连通区域上至少构成有段差部;复合毛细设于壳体内,并包含设于第一板内的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设于第二板内的第三毛细、以及通过连通区域而延伸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束状毛细;而各支撑结构则支撑于壳体内;其中,束状毛细通过支撑结构的间距,以延伸于第一区域至第二区域而被夹置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且连通区域上形成由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重叠的交叠区,交叠区位于段差部的下游处。借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该壳体的第二区域进一步连通一延伸区域,且该束状毛细朝向所述延伸区域作延伸。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延伸区域于该第一板处是由该第二毛细延伸设置而成,而于该第二板处则由该第三毛细延伸设置而成。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毛细为粉末烧结、所述第二毛细则为编织网。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毛细为编织网。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该束状毛细具有一第一段、以及一与所述第一段相远离的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由该壳体的第一区域延伸至所述连通区域,以连接至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段。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该束状毛细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形成一弯曲段,且所述第二段是朝向所述弯曲段的弯曲方向延伸。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该束状毛细为纤维束。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各所述支撑结构包含分布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支撑柱、分布配置于所述连通区域内的第二支撑柱、以及分布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三支撑柱。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各所述第一支撑柱包含实心部以及包覆于该实心部外围的烧结部,各所述第二支撑柱为铜或铝构成的实心柱,而各所述第三支撑柱则为粉末烧结而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板体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板体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 中A部分的放大详图。
[0021]图中:1:壳体;10:第一板;100:第一区域;101:第二区域;102:连通区域;103:段差部;104:延伸区域;11:第二板;110: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连通区域;113:段差部;114:延伸区域;2:复合毛细;20:第一毛细;21:第二毛细;23:第三毛细;24: 束状毛细;240:第一段;241:第二段;242:弯曲段;243:倾斜段;3:支撑结构;30:第一支撑柱;300:实心部;301:烧结部;31:第二支撑柱;32:第三支撑柱;O:交叠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3]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包括一壳体1、设于该壳体1内的复合毛细2以及复数个(两个以上)支撑结构3;其中:该壳体1包含一第一板10与一第二板11相盖合而成,并具有一第一区域100/110、一第二区域101/111、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区域100/110与第二区域101/111之间的连通区域102/112。且如图4所示,所述连通区域102/112上至少构成一段差部103/113,以供第一区域100/110与第二区域101/111产生高低落差,即第一区域100/110与第二区域101/111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段差部103/113在宽度方向上可由连通区域102/112朝向第二区域101/111为由窄渐宽的形态(如图1至图3所示)。
[0024]再请参阅图1所示,该复合毛细2是设于上述壳体1内壁上,并包含贴附于该壳体1的第一板10内的第一毛细20与第二毛细21、贴附于该壳体1的第二板11内的第三毛细23、以及一通过该壳体1的连通区域102/112而延伸于第一区域100/110与第二区域101/111之间的束状毛细24。如图2所示,该第一板10内的毛细是由铺设于第一区域100内的所述第一毛细20、以及铺设于第二区域101内的所述第二毛细21构成,且第一毛细20与第二毛细21均分
别朝向连通区域102延伸,以于所述连通区域102上形成由第一毛细20与第二毛细21重叠而成的交叠区O,所述第一毛细20为粉末烧结、所述第二毛细21为编织网,而所述交叠区O则为粉末绕结与编织网混合而成。
[0025]承上所述,如图3所示,上述第三毛细23铺设于第二板11内,即第二板11内的第一区域110、第二区域111及连通区域112均由第三毛细23所构成,且所述第三毛细23为编织网。
[0026]再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所示,各所述支撑结构3支撑于上述述壳体1的第一板10与第二板11之间,并包含分布配置于该壳体1的第一区域100/110内的第一支撑柱30、分布配置于该壳体1的连通区域102/112内的第二支撑柱31、以及分布配置于该壳体1的第二区域101/111内的第三支撑柱32,其中各第一支撑柱30包含实心部300以及包覆于该实心部300外围的烧结部301,各第二支撑柱31则由如铜或铝等材质构成实心柱,而各第三支撑柱32则为粉末烧结而成。最后,再由呈长条状的束状毛细24,通过各支撑结构3的间距而从壳体1的第一区域100/110,并通过连通区域102/112延伸至第二区域101/111,以被夹置于第一板10与第二板1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至少由一第一板与一第二板相盖合而成,并具有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连通区域,且所述连通区域上至少构成有段差部;一复合毛细,设于该壳体内,并包含设于该第一板内的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设于该第二板内的第三毛细、以及通过所述连通区域而延伸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束状毛细;以及复数个支撑结构,支撑于该壳体内;其中,该束状毛细是通过所述支撑结构的间距,以延伸于所述第一区域至所述第二区域而被夹置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且所述连通区域上形成由该第一毛细与该第二毛细重叠的交叠区,所述交叠区位于该段差部的下游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第二区域进一步连通一延伸区域,且该束状毛细朝向所述延伸区域作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区域于该第一板处是由该第二毛细延伸设置而成,而于该第二板处则由该第三毛细延伸设置而成。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程江文雄陈昱丞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