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0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包括一壳体、复合毛细以及复数个支撑结构:壳体包含第一板与第二板,并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与连通区域,连通区域上构成段差部;复合毛细包含设于第一板内的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设于第二板内的第三毛细、以及通过连通区域的束状毛细;其中,束状毛细通过支撑结构的间距,以延伸于第一、二区域而被夹置第一、二板之间,且连通区域上形成由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重叠的交叠区,交叠区位于段差部的下游处。借此,可实现借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以维持均温板内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毛细均温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与一种热交换元件有关,尤指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现有的均温板(Vapor Chamber),主要是由上、下二导热性良好的板件封边焊合而成一真空腔体,且其腔体内部包含如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等高效率热传物质,从而使均温板在接触热源后,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并扩散到其大面积的板面上进行冷却,已为现今不可或缺的散热构件之一。
[0003]而在实际的应用上,均温板往往也需要视使用场合的不同,来改变其板件的几何形状、甚至将其板面设计为复数个断面且使彼此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借以能配合应用场合的周边元件,以期能有效利用板面面积。
[0004]然而,由于均温板内部必须通过工作流体的回流,方可维持其进行热交换循环。故若改变均温板的外形、尤其是设计为具有段差形态时,其板体内部为了薄化而配合外形的改变,极有可能影响到工作流体的回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采多毛细搭配的方式,尤其利用束状毛细作为工作流体在传输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至少由一第一板与一第二板相盖合而成,并具有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连通区域,且所述连通区域上至少构成有段差部;一复合毛细,设于该壳体内,并包含设于该第一板内的第一毛细与第二毛细、设于该第二板内的第三毛细、以及通过所述连通区域而延伸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束状毛细;以及复数个支撑结构,支撑于该壳体内;其中,该束状毛细是通过所述支撑结构的间距,以延伸于所述第一区域至所述第二区域而被夹置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且所述连通区域上形成由该第一毛细与该第二毛细重叠的交叠区,所述交叠区位于该段差部的下游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第二区域进一步连通一延伸区域,且该束状毛细朝向所述延伸区域作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区域于该第一板处是由该第二毛细延伸设置而成,而于该第二板处则由该第三毛细延伸设置而成。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毛细均温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程江文雄陈昱丞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