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6657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一种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包括均温板与热管;均温板上设有至少一孔缘,热管包含一外管与一内管,外管一端呈封闭状、另一端呈开口状且连通于孔缘,内管二端皆呈开口状,且内管其中一端通过孔缘而连通于均温板内部、另一端则顺着外管轴向长度延伸而形成至少一通口,以通过通口而使外管在其呈封闭状的该端处与内管内作连通;通过使内管位于该外管内部间而形成一环围的间隙,且通过通口与间隙连通,而使均温板与热管内形成一内回路。均温板与热管内形成一内回路。均温板与热管内形成一内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与一种导热元件有关,尤指一种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利用内部真空腔封存工作流体,并通过受热或冷凝与否而使工作流体产生汽液相变化的热传导元件,如热管(Heat pipe)或导热板(Vapor chamber)等,已被广泛利用于散热场合上。同时,也由于导热板(亦称之「均温板」)在形状上具有大面积贴附热源的特性,故常作为贴附热源的受热部,再搭配与热管结合后,可通过热管竖立连通于导热板内部,而使导热板内部的工作流体汽化后流入热管作冷凝,再使经冷凝而液化的工作流体回流至导热板内,借以达到循环热交换的目的。
[0003]然而,由于热管本身即为一管状体,其一端口虽由导热板一表面结合并连通至内部,但也代表着热管与导热板间的连通仅得透过该端端口。所以,受热而汽化的工作流体与冷凝而液化的工作流体,在彼此流动方向相反且皆需通过该端口的情况下,于前述的端口处会造成汽化的工作流体与冷凝而液化的工作流体相冲突而影响热交换效率。更甚者,如使得液态工作流体无法回流至导热板内,即容易造成作为受热的导热板发生干烧,以致无法维持原有的导热及热交换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其通过内、外管的设计,以提供均温板与热管组合而成的导热装置具有内回路,可避免汽化的工作流体与回复成液态的工作流体在流动方向上相冲突等问题,进而使热交换循环更为顺利。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包括一均温板、以及至少一热管;均温板具有相互盖合而构成内部中空状的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且第二板体上设有至少一孔缘;热管包含一外管、以及一穿设于外管内的内管,外管一端呈封闭状、另一端呈开口状且连通于孔缘,而内管二端皆呈开口状,且内管其中一端通过孔缘而连通于均温板内部、另一端则顺着外管轴向长度延伸而形成至少一通口,以通过通口而使外管在其呈封闭状的该端处与内管内作连通;其中,内管位于外管内部间而形成一环围的间隙,并通过通口与间隙的连通,而使均温板与热管内具有一由均温板内部连通该内管下端、且通过内管内而由通口连通至外管内、再经由间隙连通至均温板内的内回路。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导热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07]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热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08]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热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09]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热装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10]图5为根据图4导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1]图6为本专利技术导热装置实际应用的剖面示意图。
[0012]其中,附图标记:
[0013]1:均温板
[0014]10:第一板体
[0015]100:容置部
[0016]101:除气部
[0017]101a:除气口
[0018]11:第二板体
[0019]110:孔缘
[0020]111:除气部
[0021]12:毛细结构
[0022]13:支撑结构
[0023]2:热管
[0024]20:外管
[0025]200:沟槽
[0026]21:内管
[0027]210:通口
[0028]22:毛细环
[0029]220:间隙
[0030]3:鳍片
[0031]4: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者。
[0033]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导热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立体组合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包括一均温板1、以及至少一热管2;其中:
[0034]该均温板1具有相互盖合而构成内部中空的一第一板体10与一第二板体11;而在本专利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由该第一板体10凹设一容置部100,以供第二板体11盖设后而构成所述中空状。此外,该均温板1内部亦可设有一毛细结构12、以及两个以上支撑于第一板体10与第二板体11之间的支撑结构13;所述毛细结构12可为编织网或粉末烧结而成,所述支撑结构13可为粉末烧结而成,且如毛细结构12与支撑结构13皆为粉末烧结时,彼此可一体烧结而成。
[0035]承上所述,上述第一、二板体10、11皆具有一侧向延伸而出的除气部101、111,且相盖合后可预留一除气口101a,通过该除气口101a提供第一、二板体10、11封合时的除气作业,并可于除气完成后将除气部101、111予以密封压合,视需求亦可进一步将除气部101、111予以裁去。
[0036]再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该热管2竖立设于上述均温板1上。而在本专利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管2竖立设于上述第二板体11上;进一步地,该第二板体11上设有至少一供所
述热管2穿设的孔缘110,而各热管2皆包含一外管20、以及一穿设于该外管20内的内管21,其中该外管20一端呈封闭状、另一端呈开口状且连通于该孔缘110,而该内管21二端皆呈开口状,且其中一端通过该孔缘110而连通于均温板1内部,另一端则顺着该外管20轴向长度延伸而形成至少一通口210,以通过该通口210而使该外管20在其呈封闭状的该端处与该内管21内作连通,即如图5所示。
[0037]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透过上述内管21设于外管20内部间而形成一环围的间隙220,并通过上述通口210与该间隙220的连通,而使均温板1与热管2内具有一由该均温板1内部连通该内管21下端、且通过该内管20内而由该通口210连通至该外管21内、再经由该间隙220连通回该均温板内的内回路。
[0038]是以,通过上述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
[0039]据此,请先参阅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所述热管2较佳为两个以上,并可于各热管2上穿设或结合两个以上鳍片3以帮助凝冷,并通过均温板1贴附于一热源4上以提供该热源4作散热。如图5所示,当均温板1经由热源4提供的热量而使其内部的工作流体汽化时,汽化的工作流体(如图式中以虚线的箭头表示)会通过热管2的内管21下端而能顺势向上流通,再经由位于内管21上端的通口210而至外管20内;此时,由于外管20与外界的温度相当且可提供鳍片3作冷凝,因此汽化的工作流体经由降温后可回复成液态(如图式中以实线的箭头表示),并附着于外管20内壁而顺着环状的间隙220回流至均温板1内,且在回流的过程中已与通过内管21内的汽化工作流体区隔,使得彼此不会互相干扰,从而能维持各自的流速以顺势进行热传递及热交换,避免液态工作流体无法回流而发生干烧等情事。
[0040]此外,本专利技术在热管2的外管20内壁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沟槽200,并于外管20与内管21下端间可增设一毛细环22,所述毛细环22亦可由粉末烧结而成,并结合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均温板,具有相互盖合而构成内部中空状的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且该第二板体上设有至少一孔缘;以及至少一热管,包含一外管、以及一穿设于该外管内的内管,该外管一端呈封闭状、另一端呈开口状且连通于该孔缘,而该内管二端皆呈开口状,且该内管其中一端通过该孔缘而连通于该均温板内部、另一端则顺着该外管轴向长度延伸而形成至少一通口,以通过该通口而使该外管在其呈封闭状的该端处与该内管内作连通;其中,该内管位于该外管内部间而形成一环围的间隙,并通过该通口与该间隙的连通,而使该均温板与该热管内具有一由该均温板内部连通该内管下端、且通过该内管内而由该通口连通至该外管内、再经由该间隙连通至该均温板内的内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均温板内部设有毛细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内回路的导热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雄沈俊安黄建程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