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79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括内环系统、外环系统、压环和螺栓;内环系统包含内环转动销、转动轴承和转芯座,外环系统包含外环销和外环梁;外环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具体是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各种体育和演出功能,体育场建筑大量建设,采用重型活动结构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要实现活动结构的升降,则需要设计一种装配式并且需要可反复使用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便现场快速施工。目前重型活动结构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大多采用全螺栓连接形式,模式转换时,成本高,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包括内环系统、外环系统、压环和螺栓;内环系统包含内环转动销、转动轴承和转芯座,外环系统包含外环销和外环梁;其中,
[0006]外环系统,外环梁外侧与梁连接,内侧与外环销连接;平台荷载通过梁传递给外环梁;外环梁再将荷载传递给外环销;
[0007]内环系统,内环转动销通过转动轴承连接在转芯座上,盖板将转动轴承和内环转动销固定,内环转动销绕着转芯座转动;转芯座与柱连接;
[0008]压环和螺栓:外环销与内环转动销接触连接,螺栓穿透压环穿入内环转动销,从而将外环销与内环转动销固定;外环销将荷载传递给内环转动销,通过转动轴承传递给转芯座和柱子;
[0009]外环销与内环转动销、外环销与压环之间的接触面为机加工面。
[0010]本技术所提出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的使用方法:
[0011]一、节点安装过程:
[0012]第1步,转动内环转动销,使齿部位于外环销的空挡;
[0013]第2步,向上移动外环系统并穿过内环转动销;
[0014]第3步,转动内环转动销,使齿部与外环销的地面投影重合;
[0015]第4步,安装压环和螺栓,使外环系统和内环系统固定。
[0016]二、节点拆除过程:
[0017]第1步,拆除螺栓和压环。
[0018]第2步,转动内环转动销,使齿部位于外环销的空挡;
[0019]第3步,向下移动外环系统并穿过内环转动销,使外环系统和内环系统脱离。
[0020]目前重型活动结构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大多采用全螺栓连接形式。每次模式转换时,需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完成螺栓的安装和拆除工作,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
力。为了保证结构能够重复使用,结构的制作和安装需要更高的精度,螺栓的安装需要更高的穿孔率,要求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螺栓不能重复使用,每次安装和拆除,需要替换新的螺栓,将产生较大成本。
[0021]本技术综合考虑到上述因素,节点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可以承载较大荷载,并有效限制了梁的位移和扭转,实现梁与柱连接节点的铰接连接;在脱开状态下平台(梁和楼板)可以沿柱上下整体移动;各个部分采用机械啮合连接,可以反复安装和拆卸;转换过程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22]图1 节点轴测图。
[0023]图2 节点(隐藏外环梁)轴测图。
[0024]图3 节点分解图。
[0025]图4 节点剖视图。
[0026]图5 节点脱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28]如图1~图5,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包括内环系统、外环系统、压环和螺栓;内环系统包含内环转动销、转动轴承和转芯座,外环系统包含外环销和外环梁;其中,
[0029]外环系统,外环梁1外侧与梁连接,内侧与外环销2连接;平台荷载通过梁传递给外环梁1;外环梁1再将荷载传递给外环销2;
[0030]内环系统,内环转动销3通过转动轴承4连接在转芯座5上,盖板6将转动轴承4和内环转动销3固定,内环转动销3绕着转芯座5转动;转芯座5与柱连接;
[0031]压环7和螺栓8:外环销2与内环转动销3接触连接,螺栓8穿透压环7穿入内环转动销3,从而将外环销2与内环转动销3固定;外环销2将荷载传递给内环转动销3,通过转动轴承4传递给转芯座5和柱子;
[0032]外环销2与内环转动销3、外环销2与压环7之间的接触面为机加工面。
[0033]本技术所提出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的使用方法:
[0034]一、节点安装过程:
[0035]第1步,转动内环转动销3,使齿部位于外环销2的空挡;
[0036]第2步,向上移动外环系统并穿过内环转动销3;
[0037]第3步,转动内环转动销3,使齿部与外环销2的地面投影重合;
[0038]第4步,安装压环7和螺栓8,使外环系统和内环系统固定。
[0039]二、节点拆除过程:
[0040]第1步,拆除螺栓8和压环7。
[0041]第2步,转动内环转动销3,使齿部位于外环销2的空挡;
[0042]第3步,向下移动外环系统并穿过内环转动销3,使外环系统和内环系统脱离。
[0043]目前重型活动结构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大多采用全螺栓连接形式。每次模式转换
时,需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完成螺栓的安装和拆除工作,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为了保证结构能够重复使用,结构的制作和安装需要更高的精度,螺栓的安装需要更高的穿孔率,要求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螺栓不能重复使用,每次安装和拆除,需要替换新的螺栓,将产生较大成本。
[0044]本技术综合考虑到上述因素,节点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可以承载较大荷载,并有效限制了梁的位移和扭转,实现梁与柱连接节点的铰接连接;在脱开状态下平台(梁和楼板)可以沿柱上下整体移动;各个部分采用机械啮合连接,可以反复安装和拆卸;转换过程操作简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反复拆装的梁与柱连接节点,其特征是:包括内环系统、外环系统、压环和螺栓;内环系统包含内环转动销、转动轴承和转芯座,外环系统包含外环销和外环梁;其中,外环系统,外环梁(1)外侧与梁连接,内侧与外环销(2)连接;平台荷载通过梁传递给外环梁(1);外环梁(1)再将荷载传递给外环销(2);内环系统,内环转动销(3)通过转动轴承(4)连接在转芯座(5)上,盖板(6)将转动轴承(4)和内环转动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洪冰潘斯勇王田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