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52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包括甬道,甬道内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环形中空管,相邻环形中空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相邻环形中空管的连接管,相邻环形中空管之间设置有导热片,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上设置有进液口,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水泵的进液端通过管子与储液箱底部连通,水泵的出液端通过管子与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上的进液口连通,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上的出液口通过管子与储液箱连通,储液箱内设置有用于冷却冷却液的冷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喷丝板挤出的纺丝快速冷却,又不会使纺丝黏连。又不会使纺丝黏连。又不会使纺丝黏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纤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纤在生产时,先将原料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随后通过计量泵在喷丝板上挤出形成纺丝,实现纺丝,纺丝后的化纤通过甬道后冷却固化,最终通过卷绕机构进行卷绕收集。
[0003]现有的甬道大都通过风冷的方式对纺丝进行冷却,冷却方式单一,冷却效果较差,而且风冷过程中,相邻的纺丝易黏连在一起发生并丝现象,影响化纤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提升冷却效果,防止纺丝黏连。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包括甬道,甬道上侧设置有喷丝板,喷丝板下方的甬道内从上至下间隔水平设置有环形中空管,相邻环形中空管之间均匀竖直设置有连通相邻环形中空管的连接管,相邻环形中空管之间均匀竖直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环形中空管连接,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上设置有进液口,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上设置有出液口,还包括储液箱、水泵、压缩机、一号换热器、节流装置、风扇、二号换热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缩机具有排气端及吸气端,压缩机的排气端与一号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管子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与二号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管子连接,一号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管子与节流装置的一端连接,二号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管子与节流装置另一端连接,一号换热器一侧设置有风扇,二号换热器置于储液箱内,水泵的进液端通过管子与储液箱底部连通,水泵的出液端通过管子与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上的进液口连通,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上的出液口通过管子与储液箱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甬道内,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水泵、风扇、压缩机电连接。
[0006]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喷丝板挤出的纺丝从环形中空管中间穿过,在控制器中预设温度,甬道内的温度传感器将甬道中的温度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控制器,当甬道内的温度高于控制器中的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压缩,压缩机排气端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一号换热器进行散热,风扇能加速一号换热器的散热速度,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液态的制冷剂经节流装置,进入二号换热器,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处于低温,控制器控制水泵,将冷却液泵入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上的进液口,冷却液通过连接管向上流动最后从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上的出液口流出回流至储液箱,甬道内的热量则通过导热片、环形中空管和连接管传递给冷却液,由冷却液带走,保证甬道内处于低温环境,喷丝板挤出的纺丝由此得到冷却。
[0007]进一步的,储液箱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减少储液箱内冷却液与外部环境进行热
交换。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压缩机、一号换热器、节流装置、风扇、二号换热器能使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处于低温,通过水泵、环形中空管、连接管、导热片能使甬道内处于低温,从而使喷丝板挤出的纺丝快速冷却,又不会使纺丝黏连。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1]实施例1: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包括甬道14,甬道14上侧设置有喷丝板9,喷丝板9下方的甬道14内从上至下间隔水平设置有环形中空管10,相邻环形中空管10之间均匀竖直设置有连通相邻环形中空管10的连接管11,相邻环形中空管10之间均匀竖直设置有导热片13,导热片1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环形中空管10连接,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10上设置有进液口,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10上设置有出液口,还包括储液箱6、水泵8、压缩机1、一号换热器3、节流装置4、风扇2、二号换热器7、控制器、温度传感器12,压缩机1具有排气端及吸气端,压缩机1的排气端与一号换热器3的第一端通过管子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端与二号换热器7的第一端通过管子连接,一号换热器3的第二端通过管子与节流装置4的一端连接,二号换热器7的第二端通过管子与节流装置4另一端连接,一号换热器3一侧设置有风扇2,二号换热器7置于储液箱6内,水泵8的进液端通过管子与储液箱6底部连通,水泵8的出液端通过管子与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10上的进液口连通,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10上的出液口通过管子与储液箱6连通,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甬道14内,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2、水泵8、风扇2、压缩机1电连接。
[0013]储液箱6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5,减少储液箱6内冷却液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
[0014]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甬道迅速降温装置,包括甬道(14),甬道(14)上侧设置有喷丝板(9),其特征在于,喷丝板(9)下方的甬道(14)内从上至下间隔水平设置有环形中空管(10),相邻环形中空管(10)之间均匀竖直设置有连通相邻环形中空管(10)的连接管(11),相邻环形中空管(10)之间均匀竖直设置有导热片(13),导热片(1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环形中空管(10)连接,最下侧的环形中空管(10)上设置有进液口,最上侧的环形中空管(10)上设置有出液口,还包括储液箱(6)、水泵(8)、压缩机(1)、一号换热器(3)、节流装置(4)、风扇(2)、二号换热器(7)、控制器、温度传感器(12),压缩机(1)具有排气端及吸气端,压缩机(1)的排气端与一号换热器(3)的第一端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严亚仙陈伟男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成晴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