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80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属于棉粕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剥绒机,剥绒机由对毛棉和光棉籽刮除蓬松的第一刮动部、初级运输传送的第一传输部、碾压分离的倾斜压紧部、提供驱动传输的驱动部、压动传输的压动部、辊压调节的伸缩调节部、辊压分离的辊压分离部及其辊压完成转运的第二传输部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位于第一刮动件上的毛棉向第一传输部上进行传输,第一刮动件的端部不断拨动毛棉,使毛棉产生蓬松,由于第一刮动件的端部弯曲使毛棉中的棉籽局部受到冲击,进而使第一刮动件端部刺伤棉籽,使棉籽更好与毛棉进行分离,增强了刮剥绒的能力,满足了棉籽榨取高质量油脂和生产高蛋白棉粕的需要。高蛋白棉粕的需要。高蛋白棉粕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棉粕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棉粕是指棉籽经过压榨后得出的面饼,再经过浸出工艺将里面的大部分残油分离出来,得到的一种微红或黄色的颗粒状物品,它是制作饲料的主要原料,它含有的粗蛋白可达40%以上,棉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为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单宁和植酸,棉粕的营养价值相差非常大,影响棉粕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棉籽脱壳程度及制油方法。
[0003]棉粕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专用的剥绒装置来对原料进行剥绒加工,但是常见的剥绒装置在应用于棉粕加工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加工过程中一些棉绒会从原料的外部脱离,继而存在于加工装置的内部,形成车肚绒,即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又可能影响到装置内部其它器械的工作,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且无法对毛棉和棉籽进行分离,增加工艺的生产成本。
[0004]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棉绒会从原料的外部脱离,继而存在于加工装置的内部,形成车肚绒,和无法对毛棉和棉籽进行分离,增加工艺的生产成本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清理:去除毛棉籽中的杂质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含有霉变等影响质量的杂质或毛棉籽;
[0009]S2:剥绒:由剥绒机进行多级辊压后的棉籽进行刮除分离,得到合格的毛棉和光棉籽;
[0010]S3:剥壳:对分级后的棉籽进行破碎、剥壳,棉籽仁和棉籽壳经多次分离后,得到合格的棉籽仁和棉籽壳;
[0011]S4:蒸炒:将坯片进行膨化,对膨化后坯片进行烘干、熟化处理,调整水份和温度形成预榨饼和预榨毛油;
[0012]S5:浸出、包装:将膨化、熟化后预榨饼和预榨毛油进行脱溶精炼处理,得到一至三级棉油,脱溶后降温、调质,粉碎、打包。
[0013]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设备,应用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在S2步骤中,所述剥绒机由对毛棉和光棉籽刮除蓬松的第一刮动部、初级运输传送的第一传输部、碾压分离的倾斜压紧部、提供驱动传输的驱动部、压动传输的压动部、辊压调节的伸缩调节部、辊压分离的辊压分离部及其辊压完成转运的第二传输部组成。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刮动部由环形件和第一刮动件组成,所述环形件为相对的盘状
结构,且第一刮动件沿所述环形件相对盘状结构之间半径均匀安装,所述第一刮动件的一侧和所述第一传输部的一端相平行。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刮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部的上端,所述倾斜压紧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一传输部的一侧相平行,所述倾斜压紧部为倾斜状,且上下平行的辊状结构组成,所述倾斜压紧部上下平行的辊状结构的一端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
[0016]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为皮带、皮带盘传动机构,所述压动部包括支撑座、环形压动件、凸起和第二刮动件,所述支撑座对称固定于所述环形压动件的两侧,所述支撑座的中心位置贯穿安装有传输轴,所述环形压动件对称固定于两侧所述支撑座之间,且所述第二刮动件安装于两侧所述环形压动件之间,所述环形压动件的一侧表面均匀设有凸起。
[0017]优选地,所述倾斜压紧部的一侧设有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包括导向杆、振动板和支撑板,所述导向杆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振动板的一侧滑动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振动板的另一侧和所述支撑板的表面铰接安装,所述振动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孔洞。
[0018]优选地,所述辊压分离部包括辊压分离部包括导向板、第二辊压组、第一辊压组和第三辊压组,所述导向板安装于所述环形压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三辊压组和第一辊压组呈相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辊压组、第一辊压组和第三辊压组的表面设有齿条,所述第一辊压组和第三辊压组表面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辊压组垂直设于所述第一辊压组和第三辊压组的下端。
[0019]优选地,所述伸缩调节部包括安装架、滑动块、压缩弹簧和滑动轴,所述导向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辊压组和第三辊压组的一侧贯穿所述滑动块的内部,所述滑动轴固定于所述滑动块的顶部,所述压缩弹簧活动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所述第二辊压组的一侧贯穿所述安装架的一侧。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部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为折弯状,所述挡板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传输部的一侧。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位于第一刮动件上的毛棉向第一传输部上进行传输,第一刮动件的端部不断拨动毛棉,使毛棉产生蓬松,由于第一刮动件的端部弯曲使毛棉中的棉籽局部受到冲击,进而使第一刮动件端部刺伤棉籽,使棉籽更好与毛棉进行分离,增强了刮剥绒的能力,满足了棉籽榨取高质量油脂和生产高蛋白棉粕的需要。
[0023]通过设置振动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孔洞,经过倾斜压紧部压紧分离的毛棉和棉籽通过第一传输部的传输至振动板进行振动分离,振动板产生的振动将棉籽由毛棉进行振动分离,振动分离后的棉籽落于振动板上的孔洞进行筛分,并进行集中收集,其中,在喂入大量的毛棉时,振动板的一侧沿导向杆进行滑动,使振动板的另一侧沿支撑板的表面铰接发生位置改变,以满足毛棉不同喂入量的需求。
[0024]通过设置第二辊压组、第一辊压组和第三辊压组的表面设有齿条,第一辊压组和第三辊压组表面的齿条相互啮合,此时毛棉处于被紧紧压实的状态,且毛棉的中间部位被压合对中压紧状态,剩余毛棉上的棉籽不断被齿条进行推进剥离,并重新落入上述实施中第一传输部上进行传输,由振动板再次进行振动筛分收集,保证毛棉和光棉籽精准分离,再由第二传输部一侧的挡板和第二传输部进行限位传输,进行集中收集。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剥绒机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剥绒机整体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剥绒机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振动部、压动部及其伸缩调节部装配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的B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压动部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第一刮动部;2、第一传输部;3、倾斜压紧部;4、驱动部;5、压动部;6、伸缩调节部;7、辊压分离部;8、第二传输部;9、振动部;11、环形件;12、第一刮动件;51、支撑座;52、环形压动件;53、凸起;54、第二刮动件;61、安装架;62、滑动块;63、压缩弹簧;64、滑动轴;71、导向板;72、第二辊压组;73、第一辊压组;74、第三辊压组;91、导向杆;92、振动板;93、支撑板。
[0034]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去除毛棉籽中的杂质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含有霉变等影响质量的杂质或毛棉籽;S2:剥绒:由剥绒机进行多级辊压后的棉籽进行刮除分离,得到合格的毛棉和光棉籽;S3:剥壳:对分级后的棉籽进行破碎、剥壳,棉籽仁和棉籽壳经多次分离后,得到合格的棉籽仁和棉籽壳;S4:蒸炒:将坯片进行膨化,对膨化后坯片进行烘干、熟化处理,调整水份和温度形成预榨饼和预榨毛油;S5:浸出、包装:将膨化、熟化后预榨饼和预榨毛油进行脱溶精炼处理,得到一至三级棉油,脱溶后降温、调质,粉碎、打包。2.一种高蛋白棉粕加工设备,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蛋白棉粕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所述剥绒机由对毛棉和光棉籽刮除蓬松的第一刮动部(1)、初级运输传送的第一传输部(2)、碾压分离的倾斜压紧部(3)、提供驱动传输的驱动部(4)、压动传输的压动部(5)、辊压调节的伸缩调节部(6)、辊压分离的辊压分离部(7)及其辊压完成转运的第二传输部(8)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蛋白棉粕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动部(1)由环形件(11)和第一刮动件(12)组成,所述环形件(11)为相对的盘状结构,且第一刮动件(12)沿所述环形件(11)相对盘状结构之间半径均匀安装,所述第一刮动件(12)的一侧和所述第一传输部(2)的一端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蛋白棉粕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动部(1)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部(2)的上端,所述倾斜压紧部(3)的一侧和所述第一传输部(2)的一侧相平行,所述倾斜压紧部(3)为倾斜状,且上下平行的辊状结构组成,所述倾斜压紧部(3)上下平行的辊状结构的一端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蛋白棉粕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为皮带、皮带盘传动机构,所述压动部(5)包括支撑座(51)、环形压动件(52)、凸起(53)和第二刮动件(54),所述支撑座(51)对称固定于所述环形压动件(52)的两侧,所述支撑座(51)的中心位置贯穿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山周建军周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荣粮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