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74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申请涉及变色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聚氰胺、甲醛和阳离子改性剂混合,加入碱溶液调节pH值,加热反应,得到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将隐色染料、显色剂和相变材料混合熔融,得到芯材溶液;向阴离子型乳化剂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之后将芯材溶液加入阴离子型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得到温致变色芯材乳液;将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温致变色芯材乳液中,加热搅拌,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得到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向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之后干燥,即得到温致变色微胶囊粉末。粉末。粉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变色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温致变色材料是指物质材料在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同时自身的颜色发生变化,颜色变化伴随着自身物理结构或化学结构的变化,物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光谱性质转变,从而表现出宏观颜色的变化。温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类具有热记忆功能的智能材料,在防伪、示温、纺织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与具有温致变色性的单一化合物相比,有机类温致变色材料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可作为隐色剂、显色剂和相变材料的有机物种类多,受到广泛关注。有机温致变色材料具有从有色到无色的可逆变色性能,但自身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研究者们利用微胶囊的保护作用将有机温致变色材料经微胶囊化封装后应用于基体,不仅扩大了温致变色材料的应用范围,而且增强了温致变色材料的使用便捷性。将有机温致变色材料制成微胶囊时,常用的壳材为密胺树脂,例如专利CN102477290A公开了一种热敏变色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的芯材为芯材为发色剂、显色剂和溶剂组成的热敏变色复配物,壁材为密胺树脂预聚体。密胺树脂预聚体在聚合过程中,水相中仍存在较多游离的预聚体,整个反应体系呈现黏度增大且剪切变稀的特性,从而导致以密胺树脂预聚体为壳材的变色微胶囊存在粒径易呈双峰分布、易产生空包、壳材致密程度降低的问题。
[0004]基于以上分析,提供一种空包率低、壳材致密程度高的变色微胶囊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变色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易产生空包、壳材致密程度低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将三聚氰胺、甲醛和阳离子改性剂混合,加入碱溶液调节pH值至8.3

8.6,加热反应,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步骤S102,将隐色染料、显色剂和相变材料混合熔融,得到芯材溶液;步骤S103,向阴离子型乳化剂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至4

5,加热,之后将芯材溶液加入阴离子型乳化剂中乳化5

15 min,得到温致变色芯材乳液;步骤S104,将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温致变色芯材乳液中,加热搅拌,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至4

5,再次加热,之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步骤S105,向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之后干燥,即得到温致变色微胶囊粉末。
[000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氯化胆碱、甜菜碱、聚季铵盐

10中的一种或
多种的混合。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碱溶液为碳酸钠、三乙醇胺、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酸溶液为柠檬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隐色染料为结晶紫内酯或绿色素

5。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色剂为双酚A、双酚AF、双酚S、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为正十二烷醇、正十四烷醇、正十六烷醇、正十八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13]一些实施例中,三聚氰胺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3

1:4,三聚氰胺与阳离子改性剂的摩尔比为1:0.03

1:0.08。
[0014]一些实施例中,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与芯材溶液的重量比1:1

1:4。
[0015]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1中,加热的温度为75

85℃。
[0016]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熔融的温度为125

135℃。
[0017]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加热的温度为70

80℃。
[0018]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4中,加热的温度为70

80℃,再次加热的温度为85

95℃。
[0019]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5中,干燥的温度为80

90℃。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的壁材为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芯材为隐色染料、显色剂和相变材料。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由三聚氰胺、甲醛和阳离子改性剂制得。
[0022]一些实施例中,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摩尔比为1:3

1:6。
[0023]一些实施例中,相变材料的质量为芯材总质量的80%

90%。
[002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先利用三聚氰胺与甲醛在弱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水溶性密胺树脂预聚体,之后阳离子改性剂的羟甲基与预聚体羟甲基脱水缩合,形成同时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将该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反应体系后,一方面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极大增强了阴离子乳化剂对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的吸附能力,减少了水相中游离的密胺树脂预聚体,另一方面微胶囊壳材表面形成了由乳化剂及阳离子改性剂形成的双电子层,阻碍了瞬态分子桥的形成,因此整个反应体系在加入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前后黏度稳定、无明显变化,得到的微胶囊产物无明显空包,且壳材更加致密均匀,耐磨性能明显优于未经阳离子改性的微胶囊。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制备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制得的温致变色微胶囊的SEM图;
图3为本申请对比例1制得的温致变色微胶囊的SEM图。
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色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易产生空包、壳材致密程度低的问题。
实施例
[0029]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阳离子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三聚氰胺、甲醛和阳离子改性剂混合,加入碱溶液调节pH值,加热反应,得到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S102,将隐色染料、显色剂和相变材料混合熔融,得到芯材溶液;S103,向阴离子型乳化剂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加热,之后将芯材溶液加入阴离子型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得到温致变色芯材乳液;S104,将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温致变色芯材乳液中,加热搅拌,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再次加热,之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S105,向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之后干燥,即得到温致变色微胶囊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氯化胆碱、甜菜碱、聚季铵盐

1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为碳酸钠、三乙醇胺、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酸溶液为柠檬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色染料为结晶紫内酯或绿色素

5;所述显色剂为双酚A、双酚AF、双酚S、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相变材料为正十二烷醇、正十四烷醇、正十六烷醇、正十八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改性密胺树脂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为苯乙烯

马来酸酐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宇邓宇昊刘丹周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