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是介于电芯单体与电池包的中间储能单元,它通过将多个电芯串并联,再加上起到汇集电流、收集数据、固定保护电芯等作用的辅助结构件形成模块化电池组,模组是介于电芯单体与电池包的中间储能单元,它通过将多个电芯串并联,再加上起到汇集电流、收集数据、固定保护电芯等作用的辅助结构件形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电池箱进行装载。
[0003]现有电池箱主要有大面积风冷以及底部风冷两种形式,但是电池模组各电芯的发热功率或者热积累均有所差异,甚至环境温度均会导致热量分布不均,若仅靠单一风冷的形式,散热速率固定,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难以保持一致,不仅易浪费风冷资源,且会导致热量残留,进一步考虑,对于电池模组长度较大的电池箱,现有散热设备空调风的出风位置固定,则会导致风道热量的凝聚,靠近出风位置的电池模组部位热量较低,远离出风位置的电池模组部位热量会逐渐升高,则会进一步导致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不一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包括钣金下箱体(1)以及设置在钣金下箱体(1)上端的电池模组(2),电池模组(2)的上端安装有压板(3),其特征在于:电池模组(2)设置有两组,钣金下箱体(1)和电池模组(2)之间设置有支风道(4),支风道(4)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散热组件(5),第一散热组件(5)对应设置有两组,两组电池模组(2)之间设置有主风道(6),支风道(4)和主风道(6)相连通,主风道(6)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散热组件(7),且第二散热组件(7)位于两组第一散热组件(5)之间,空调风顺着钣金下箱体(1)的两侧端依次进入支风道(4)和主风道(6),通过第一散热组件(5)和第二散热组件(7)的导向,与电池模组(2)进行热交换,由空调风将热量带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钣金下箱体(1)包括钣金下底板(11)以及设置在钣金下底板(11)一端的前梁(12),钣金下底板(11)的另一端安装有立式面板(15),钣金下底板(11)的两侧端均设置有左右侧梁(13),左右侧梁(13)的一端与前梁(12)的一端相连接,左右侧梁(13)的另一端与立式面板(15)内侧表面相对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立式面板(15)内侧表面的中端安装有聚风件(16),立式面板(15)通过聚风件(16)与钣金下底板(11)相对接,立式面板(15)和钣金下底板(11)之间设置有出风口(17),聚风件(16)位于出风口(17)的中端,左右侧梁(13)的侧表面排列开设有进风口(14),立式面板(15)外侧表面的中端安装有风机(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板(3)的底表面设置有压槽(31),压板(3)通过压槽(31)与电池模组(2)的上表面相对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风道(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组件(7),第二散热组件(7)设置有一组,第二散热组件(7)包括第一L形弯梁(71)以及安装在第一L形弯梁(71)一端的第一底部连接件(72),第一L形弯梁(7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尾端连接件(73),第一L形弯梁(71)通过第一底部连接件(72)与钣金下底板(11)的表面相连接,第一L形弯梁(71)通过第一尾端连接件(73)与聚风件(16)的上表面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风道(6)的内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宇,朱帅帅,林诚也,陈玉杰,刘子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果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