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66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属于电池模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仅靠单一风冷的形式,散热速率固定,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难以保持一致,不仅易浪费风冷资源,且会导致热量残留,以及现有散热设备空调风的出风位置固定,则会导致风道热量的凝聚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风道可选用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三散热组件,主风道可选用第二散热组件和第四散热组件,根据电池模组各电芯的发热功率、各部位的热积累,以及所处场景的环境温度,通过支风道和主风道的两两配合活动,选择相匹配的散热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根据实际需求改变散热速率,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最大程度保持一致,避免浪费风冷资源,且不会出现热量残留的问题。且不会出现热量残留的问题。且不会出现热量残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是介于电芯单体与电池包的中间储能单元,它通过将多个电芯串并联,再加上起到汇集电流、收集数据、固定保护电芯等作用的辅助结构件形成模块化电池组,模组是介于电芯单体与电池包的中间储能单元,它通过将多个电芯串并联,再加上起到汇集电流、收集数据、固定保护电芯等作用的辅助结构件形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电池箱进行装载。
[0003]现有电池箱主要有大面积风冷以及底部风冷两种形式,但是电池模组各电芯的发热功率或者热积累均有所差异,甚至环境温度均会导致热量分布不均,若仅靠单一风冷的形式,散热速率固定,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难以保持一致,不仅易浪费风冷资源,且会导致热量残留,进一步考虑,对于电池模组长度较大的电池箱,现有散热设备空调风的出风位置固定,则会导致风道热量的凝聚,靠近出风位置的电池模组部位热量较低,远离出风位置的电池模组部位热量会逐渐升高,则会进一步导致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不一致。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仅靠单一风冷的形式,散热速率固定,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难以保持一致,不仅易浪费风冷资源,且会导致热量残留,以及现有散热设备空调风的出风位置固定,则会导致风道热量的凝聚,靠近出风位置的电池模组部位热量较低,远离出风位置的电池模组部位热量会逐渐升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包括钣金下箱体以及设置在钣金下箱体上端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上端安装有压板,电池模组设置有两组,钣金下箱体和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支风道,支风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对应设置有两组,两组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主风道,支风道和主风道相连通,主风道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散热组件,且第二散热组件位于两组第一散热组件之间,空调风顺着钣金下箱体的两侧端依次进入支风道和主风道,通过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的导向,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由空调风将热量带走。
[0007]进一步地,钣金下箱体包括钣金下底板以及设置在钣金下底板一端的前梁,钣金下底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立式面板,钣金下底板的两侧端均设置有左右侧梁,左右侧梁的一端与前梁的一端相连接,左右侧梁的另一端与立式面板内侧表面相对接。
[0008]进一步地,立式面板内侧表面的中端安装有聚风件,立式面板通过聚风件与钣金下底板相对接,立式面板和钣金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出风口,聚风件位于出风口的中端,左右侧梁的侧表面排列开设有进风口,立式面板外侧表面的中端安装有风机。
[0009]进一步地,压板的底表面设置有压槽,压板通过压槽与电池模组的上表面相对应。
[0010]进一步地,主风道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设置有一组,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一L形弯梁以及安装在第一L形弯梁一端的第一底部连接件,第一L形弯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尾端连接件,第一L形弯梁通过第一底部连接件与钣金下底板的表面相连接,第一L形弯梁通过第一尾端连接件与聚风件的上表面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主风道的内侧设置有第四散热组件,第四散热组件设置有一组,第四散热组件为几形横截面结构,第四散热组件包括第二L形弯梁以及安装在第二L形弯梁一端的第二底部连接件,第二L形弯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尾端连接件,第二L形弯梁通过第二底部连接件与钣金下底板的表面相连接,第二L形弯梁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导热侧板,第二L形弯梁前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对接匹配滑槽,一组第二L形弯梁通过对接匹配滑槽与另一组第二L形弯梁的第二尾端连接件相滑接,一组第二L形弯梁前端的侧立面开设有连通敞槽。
[0012]进一步地,支风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塑胶支架以及安装在塑胶支架两侧端的第一防晃梁条,第一防晃梁条的侧表面排列开设有第一进风槽,第一进风槽之间的间距不相等,第一进风槽的横向开口尺寸不相等,第一进风槽与塑胶支架的上端相对应,塑胶支架的上表面排列分布有凸起横梁,凸起横梁的两端与第一防晃梁条的内侧表面相连接,一组凸起横梁设置在两组第一进风槽之间,凸起横梁与第一进风槽相互对应。
[0013]进一步地,凸起横梁用于支撑电池模组底部各电芯间边缘位置,第一防晃梁条用于限位电池模组两侧边缘位置。
[0014]进一步地,支风道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散热组件,第三散热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安装在承载板两侧端的第二防晃梁条,承载板的内部和第二防晃梁条的侧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进风槽,第二进风槽之间的间距不相等,第二进风槽的横向开口尺寸不相等,第二进风槽之间设置有金属散热片,金属散热片与第二进风槽相错开,金属散热片设置在承载板的上表面。
[0015]进一步地,承载板用于支撑电池模组底部各电芯间边缘位置,第二防晃梁条用于限位电池模组两侧边缘位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支风道可选用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三散热组件,主风道可选用第二散热组件和第四散热组件,根据电池模组各电芯的发热功率、各部位的热积累,以及所处场景的环境温度,通过支风道和主风道的两两配合活动,选择相匹配的散热组件,电池箱外部空调风通过进风口进入到支风道,通过第一散热组件或者第三散热组件对热风进行分流,将电池模组下表面的热量带走后流入主风道中,再通过第二散热组件或者第四散热组件对热风进行导流,最后通过风机的风力使热量顺着出风口排除至电池箱外,根据实际需求改变散热速率,电池箱前后位置的散热量最大程度保持一致,避免浪费风冷资源,且不会出现热量残留的问题。
[0017]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当电池模组长度较大时,通过设置一组或者一组以上的第四散热组件,以匹配对应长度的电池模组,其他构件均对应匹配,且第二L形弯梁的侧立面开设有连通敞槽,处于前端位置的第二L形弯梁未开设有连通敞槽,各个第二L形弯梁之间可根据连通敞槽相互连通,进一步提升电池箱前后位置散热量
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整体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各风道风向流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第一散热组件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第三散热组件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第一散热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钣金下箱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第二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第四散热组件组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第四散热组件横截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第四散热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包括钣金下箱体(1)以及设置在钣金下箱体(1)上端的电池模组(2),电池模组(2)的上端安装有压板(3),其特征在于:电池模组(2)设置有两组,钣金下箱体(1)和电池模组(2)之间设置有支风道(4),支风道(4)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散热组件(5),第一散热组件(5)对应设置有两组,两组电池模组(2)之间设置有主风道(6),支风道(4)和主风道(6)相连通,主风道(6)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散热组件(7),且第二散热组件(7)位于两组第一散热组件(5)之间,空调风顺着钣金下箱体(1)的两侧端依次进入支风道(4)和主风道(6),通过第一散热组件(5)和第二散热组件(7)的导向,与电池模组(2)进行热交换,由空调风将热量带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钣金下箱体(1)包括钣金下底板(11)以及设置在钣金下底板(11)一端的前梁(12),钣金下底板(11)的另一端安装有立式面板(15),钣金下底板(11)的两侧端均设置有左右侧梁(13),左右侧梁(13)的一端与前梁(12)的一端相连接,左右侧梁(13)的另一端与立式面板(15)内侧表面相对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立式面板(15)内侧表面的中端安装有聚风件(16),立式面板(15)通过聚风件(16)与钣金下底板(11)相对接,立式面板(15)和钣金下底板(11)之间设置有出风口(17),聚风件(16)位于出风口(17)的中端,左右侧梁(13)的侧表面排列开设有进风口(14),立式面板(15)外侧表面的中端安装有风机(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板(3)的底表面设置有压槽(31),压板(3)通过压槽(31)与电池模组(2)的上表面相对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风道(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组件(7),第二散热组件(7)设置有一组,第二散热组件(7)包括第一L形弯梁(71)以及安装在第一L形弯梁(71)一端的第一底部连接件(72),第一L形弯梁(7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尾端连接件(73),第一L形弯梁(71)通过第一底部连接件(72)与钣金下底板(11)的表面相连接,第一L形弯梁(71)通过第一尾端连接件(73)与聚风件(16)的上表面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热风的电池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风道(6)的内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宇朱帅帅林诚也陈玉杰刘子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果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