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45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包括一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上的一工件载板、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该工件载板上方的一开夹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工件载板下方的一上料组件,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工位,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一上料板、与该上料板连接的一升降驱动机构、及与该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推动上料板在上料工位与工件载板下方间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板在竖直方向移动。该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能一次可完成多片工件的上料,极大的提高了工件上料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工件上料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工件上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板或光伏硅片上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路板或光伏硅片在上料时主要通过夹具夹取工件后,一片一片的传送至各个加工工序,上料动作繁琐且上料时间长,导致设备、及人工成本增加,还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现有技术中,还缺乏可以一次同时进行多片工件上料的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该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能一次可完成多片工件的上料,极大的提高了工件上料的效率。
[0004]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包括一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上的一工件载板、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该工件载板上方的一开夹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工件载板下方的一上料组件,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工位;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一上料板、与该上料板连接的一升降驱动机构、及与该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推动上料板在上料工位与工件载板下方间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板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工件载板包括一水平框架,该水平框架分别设置有数条第一分隔条与数条第二分隔条,所述第一分隔条与第二分隔条交错设置并将水平框架分隔出数个与工件匹配的通槽,在该通槽的侧边上设置有两两相向的数个夹具,其中,该夹具包括可向侧边伸缩的至少一夹块,且该夹块朝向通槽,所述开夹机构控制夹块的伸缩,在所述上料板上设置有与通槽一一对应的数个摆放台,该摆放台凸出于上料板的上表面。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还包括一夹具本体、及设置于该夹具本体上的一松紧组件,在所述夹具本体上形成有供松紧组件活动的一活动腔体,所述松紧组件包括活动设置于该活动腔体内的一移动块、连接于该移动块且伸出活动腔体一端的一拉杆、及位于活动腔内且套设于该拉杆外周的一弹性件,所述夹块连接于移动块并伸出活动腔体另一端;所述夹块且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具有楔形豁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腔体靠近拉杆的一端且位于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向内凸起的一限位部;所述拉杆伸出活动腔体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在所述夹具本体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耳,在该固定耳上形成有固定螺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两两交错设置于通槽相对的两个侧边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分隔条的宽度比第一分隔条的宽度大,所述夹具设置于第二分隔条、及水平框架且与第二分隔条相对的侧边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水平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夹具的安装
凹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载板还包括设置于水平框架相对两侧的至少一对挂臂,该挂臂一端与水平框架侧边连接,挂臂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在端部向外弯折形成挂耳,在该挂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倒锥形插块。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放台相对两个侧边间的距离小于工件相应两个侧边的距离;在摆放台上还设置有若干真空吸附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夹机构包括一升降驱动电机、设置于升降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连接板、及设置于该连接板下端面且与夹具一一对应设置的数个插销,该插销正对于操作手柄与夹具本体间的位置;所述插销的下端具有一导向斜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一水平驱动电机、设置于该水平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水平移动板、设置于该水平移动板下方的至少一水平滑轨、及滑动设置于该水平滑轨上且与水平移动板固定连接的至少一水平滑块;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水平移动板上的一伺服电机、与该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一升降丝杆,所述上料板与升降丝杆连接,在上料板与水平移动板间设置有至少一竖直导向杆,在该竖直导向杆与上料板间设置有至少一竖直滑块。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通过设置工件载板和上料板,能一次可完成多片工件的上料,极大的提高了工件上料的效率;
[0015]本技术的工件载板采用抱紧式固定方式,不会对工件表面产生遮挡,不需要在工件上留出工艺边,节约了材料,还减少了裁切工艺边的工序,可用于多种尺寸工件的载取、及传送;
[0016]本技术的夹具,其夹块端部具有楔形豁口结构,对比较软的FPC线路板或很薄很脆的光伏硅片也可以有效的进行夹取,不易发生变形或破碎。
[0017]上述是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工件载板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工件载板的主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工件载板的右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夹具的主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中夹具的俯视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中夹具的左视图;
[0026]图9为本技术中夹具的右视图;
[0027]图10为图3中位置B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11为图3中位置C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2为图1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13为本技术中上料板的俯视图;
[0031]图14为为本技术中摆放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33]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包括一机架1、设置于该机架1上的一工件载板2、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该工件载板2上方的一开夹机构3、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工件载板2下方的一上料组件4,在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工位11;所述上料组件4包括一上料板41、与该上料板41连接的一升降驱动机构42、及与该升降驱动机构42连接的一水平驱动机构43,所述水平驱动机构43推动上料板41在上料工位11与工件载板2下方间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2驱动上料板41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工件载板2包括一水平框架21,该水平框架21分别设置有数条第一分隔条211与数条第二分隔条212,所述第一分隔条211与第二分隔条212交错设置并将水平框架21分隔出数个与工件匹配的通槽22,在该通槽22的侧边上设置有两两相向的数个夹具5,其中,该夹具5包括可向侧边伸缩的至少一夹块51,且该夹块51朝向通槽22,所述开夹机构3控制夹块51的伸缩,在所述上料板41上设置有与通槽22一一对应的数个摆放台411,该摆放台411凸出于上料板41的上表面。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包括一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上的一工件载板、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该工件载板上方的一开夹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工件载板下方的一上料组件,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工位;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一上料板、与该上料板连接的一升降驱动机构、及与该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推动上料板在上料工位与工件载板下方间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板在竖直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载板包括一水平框架,该水平框架分别设置有数条第一分隔条与数条第二分隔条,所述第一分隔条与第二分隔条交错设置并将水平框架分隔出数个与工件匹配的通槽,在该通槽的侧边上设置有两两相向的数个夹具,其中,该夹具包括可向侧边伸缩的至少一夹块,且该夹块朝向通槽,所述开夹机构控制夹块的伸缩,在所述上料板上设置有与通槽一一对应的数个摆放台,该摆放台凸出于上料板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一夹具本体、及设置于该夹具本体上的一松紧组件,在所述夹具本体上形成有供松紧组件活动的一活动腔体,所述松紧组件包括活动设置于该活动腔体内的一移动块、连接于该移动块且伸出活动腔体一端的一拉杆、及位于活动腔内且套设于该拉杆外周的一弹性件,所述夹块连接于移动块并伸出活动腔体另一端;所述夹块且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具有楔形豁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多片式上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体靠近拉杆的一端且位于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向内凸起的一限位部;所述拉杆伸出活动腔体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在所述夹具本体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耳,在该固定耳上形成有固定螺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林琼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优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