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70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以下列物质作为原料,以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为100质量份计,包含碱金属硅酸盐1~20份,锌盐1~8份,铝盐1~6份,有机硼酸酯1~4份;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用水将碱金属硅酸盐、铝盐及锌盐分别配制成1~40%(wt)的溶液;(2)用酸调节(1)中配置好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的pH值小于6或大于10,调节反应温度为0~60℃,聚合1~10小时,陈化1~24小时;(3)将有机硼酸酯和(1)中配置好的锌盐和铝盐溶液加入到(2)中所述的陈化样中,调节反应温度为0~60℃,反应1~10小时,静置2~24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具有优良的絮凝除浊效果和除油性能,能同时提高储存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硼化聚硅酸盐多功能絮凝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包含有机硼化合 物在内并与多种无机离子相结合的含硼聚硅酸盐多功能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处理 和炼油工业的应用。
技术介绍
聚硅酸盐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它是在聚硅酸及传统的聚铝、聚铁等无 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硅酸与无机盐类的反应产物,是目前国内无机高分 子絮凝剂研究的热点。由于聚硅酸分子链中嵌入金属离子,使该类絮凝剂不但具有电中和 作用,而且具有卷扫网捕及吸附架桥作用,絮凝效果优于其它无机絮凝剂。传统的絮凝剂聚 铝的特点是形成的絮体大,但絮体松散易碎,沉降速度慢,且存在残余铝超标而引发老年痴 呆的问题;聚铁的特点是形成的絮体密实,沉降速度快,但絮体小,网捕卷扫效果差,处理后 水的色度深。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研制在国外始于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汉迪化学品公司 首先在1989年首先报道了聚合硅酸铝(PASS)的研制成功。目前,国内外制备聚硅酸盐的方 法主要有(1)以矿石、废矿渣、粉煤灰等作为原料进行制备;所得产品的有效浓度一般低于 10%,产品的凝聚效果优于硫酸铝。(2)将铝盐引入到聚硅酸溶液中进行制备。(3)用硅酸 钠、铝酸钠和硫酸铝等作为原料在高剪切工艺条件下进行制备。聚硅酸盐絮凝剂存在一大 缺点是储存稳定性差,不便于长久存放,必须现配现用,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关于含硼聚 硅酸盐絮凝剂的研制,国内有相关的专利和文章报导。专利CN200710029328. 6报导了一种 聚合硅酸硼镁铝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它是以硅酸钠、硼砂、铝盐、镁盐和铁盐为主要原料, 水为溶剂,制备成产品为聚合硅酸硼镁铝铁,该专利产品是用硼砂作为硼的导入物质,是以 硼酸根的形式存在。专利CN200710117682. 4报导了一种含硼聚合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的 制备方法,该专利产品是用四硼酸钠作为硼的导入物质,也是以硼酸根的形式存在,工艺与 CN200710029328. 6报导基本相同,这两项专利技术都是以无机硼元素的形式引入到聚硅酸絮凝 齐U。无机硼元素的引入对于产品稳定性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储存周期还是比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聚硅酸盐絮凝剂的储存稳定性问题,在聚硅酸盐絮凝剂 产品中引入了有机硼,使该产品的储存周期大大加长,可以存放9个月而不变质。其次,由 本产品除具有良好的除浊性能外,还具有优良的除油效果,适合于炼油厂及油田废水等含 油废水的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列物质作为原料,以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为100质量份计,包含碱金属硅酸盐1 20份,锌盐1 8份,铝盐1 6 份,有机硼酸酯1 4份;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水将碱金属硅酸盐稀释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 40%的溶液,将铝盐和锌盐分别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 40%的溶液,备用;(2)用酸调节(1)中配置好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的PH值,使其小于6或大于10, 调节反应温度为0 60°C,聚合1 10小时,陈化1 24小时;(3)将有机硼酸酯和(1)中配置好的锌盐和铝盐溶液加入到(2)中所述的陈化样 中,调节反应温度为0 60°C,反应1 10小时,静置2 24小时获得所需产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碱金属硅酸盐可以为纯的硅酸钠、硅酸钾或含有硅酸钠、硅酸钾的 水玻璃、经过加酸陈化处理水淬渣、电厂粉煤灰得到的碱金属硅酸盐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锌盐可以是含锌的硫酸盐、氯化盐、硝酸盐及磷酸盐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铝盐可以是含铝的硫酸盐、氯化盐、硝酸盐及磷酸盐等。所述的有机硼酸酯是指硼酸单烷基酯和硼酸双烷基酯的混合物,其中的烷基为 C1-C8的烷基。所述的酸可以是无机酸,也可以是有机酸,或者无机酸和有机酸的混合物。无机酸 如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硼酸、高氯酸等,有机酸如甲酸、乙酸、苯磺酸、柠檬酸、酒石酸、苯 甲酸等。由于在pH值6 10之间很容易聚合形成凝胶,失去絮凝活性,所以本专利技术在絮凝 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调节PH在小于6或大于10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以有机硼酸酯作为硼的导入物质,由于硼与硅在化学周期表中处于斜对角 关系,在某些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硼呈+3价态,为缺电子结构,可与羟基络合, 即能够与硅元素连接成Si-O-B-O-C的链状结构,形成部分以B为中心的骨架,是一种较好 的交联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产品中导入的有机 硼化物与聚合硅酸盐结合后生成物除具有优良絮凝除浊效果外,另外还有优良的除油性 能,同时提高储存稳定性能,可以存放9个月而不变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浊度的测定采用北京哈纳科仪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HANNAHI91434浊度仪测定。油含量采用JDS-109U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以下浓度均为质量百分比浓度。实施例1 配制浓度为15%的硅酸钠溶液160g,用硫酸在室温下调节其pH值为4,陈化18小 时,将浓度为20%的硫酸铝溶液53. Sg、浓度为25%的氯化锌溶液21. 5g和5. 3g硼酸-异 辛酯和硼酸-二异辛酯的混合物分别加入到陈化样中,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 获得产品S-I。对比例1 配制浓度为15 %的硅酸钠溶液160g,室温下用硫酸调节其pH值为4,陈化18小 时,将浓度为20%的硫酸铝溶液53. Sg、浓度为25%的氯化锌溶液21. 5g和5. 3g四硼酸钠 分别加入到陈化样中,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获得产品SD-I。实施例2 配制浓度为12%的硅酸钾溶液200g,用磷酸在30°C下调节其pH值为3,陈化20小 时后,将浓度为10%的硫酸铝溶液107g、浓度为5%的氯化锌溶液106g和12. 5g硼酸-异 辛酯和硼酸-二异辛酯的混合物分别加入到陈化样中,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静置10小时, 获得产品S-2。对比例2:配制浓度为12%的硅酸钠溶液200g,用磷酸在30°C下调节其pH值为3,陈化20 小时后,将浓度为10%的硫酸铝溶液107g、浓度为5%的氯化锌溶液106g和12. 5g硼砂分 别加入到陈化样中,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静置10小时,获得产品SD-2。实施例3 配制浓度为35%的硅酸钠溶液135g,用盐酸在30°C下调节其pH值为2,陈化10 小时。将浓度为10%的氯化铝溶液107g、浓度为15%的氯化锌溶液100g和8g硼酸乙酯和 硼酸-二乙酯的混合物分别加入到陈化样中,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静置16小时,获得产品 S-3。对比例3:配制浓度为35%的硅酸钠溶液135g,用盐酸在30°C下调节其pH值为2,陈化10 小时。将浓度为10%的氯化铝溶液107g、浓度为15%的氯化锌溶液100g和8g硼酸溶液分 别加入到陈化样中,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静置16小时,获得产品SD-3。实施例4 配制浓度为40%的硅酸钠溶液160g,用硝酸在50°C下调节其pH值11,陈化12 小时,将浓度为35%的氯化铝溶液50g、浓度为5%的硫酸锌溶液106g和7. 5g硼酸丁酯和 硼酸_ 二丁酯的混合物分别加入到陈化样中,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静置5小时,获得产品 S-4。对比彳列4:配制浓度为40%的硅酸钠溶液160g,用硝酸在50°C下调节其pH值11,陈化12小 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以下列物质作为原料,以硼化聚硅酸盐絮凝剂为100质量份计,包含碱金属硅酸盐1~20份,锌盐1~8份,铝盐1~6份,有机硼酸酯1~4份;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水将碱金属硅酸盐稀释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40%的溶液,将铝盐和锌盐分别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40%的溶液,备用;  (2)用酸调节(1)中配置好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的pH值,使其小于6或大于10,调节反应温度为0~60℃,聚合1~10小时,陈化1~24小时;  (3)将有机硼酸酯和(1)中配置好的锌盐和铝盐溶液加入到(2)中所述的陈化样中,调节反应温度为0~60℃,反应1~10小时,静置2~24小时获得所需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雄刘发强朱家仪刘光利梁宝锋曹凤霞赵保全史小云赵旭涛杨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