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处理
的方法及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促使 水体中悬浮藻类快速凝聚沉降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天然水体由于受纳积累的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盐急剧攀升,导致 其中的有害藻类持续暴发,严重恶化了水生生态环境,影响了水体的景观、生 态、渔业,甚至于饮用水安全,如2007年5月发生在无锡的太湖蓝藻事件。鉴 于河湖水环境恶化及富营养化污染问题对社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诸多研究人员对富营养化水域的水华污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投入了大量的 人力与物力,然收效并不理想。为此,研究开发高效、安全、节能的富营养化 污染控制技术是解决我国当前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重要途径。水华污染除气候等环境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盐的 积累。对于长期受污的天然水体,即使在实行点源截污后仍可能因水体内蓄积 的营养盐而发生水华藻的过度增殖。在当前采用的水华污染控制技术中,传统 的化学法除藻不仅无助于水体内营养盐的去除,而且会在水体内引入其它化学 试剂,增加水体的污染;物理方法中的机械清除、过滤等方法则存在除藻效果 较差,且难于规模化运作;生物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使水体中悬浮藻类快速凝聚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悬浮取水装置收集富营养化污染水域的富含藻类营养细胞的源水,经泵输送到增压聚藻设备中; 第二步,进入增压聚藻设备的源水在增压设备内停留后经排水管流出 ,而凝聚沉降下的藻细胞截留在聚藻泥斗内经排泥管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民,王志平,蔡俊,李亚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