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261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包括壳体和缓降器,缓降器设置于壳体内壁上。其中,缓降器由支撑架和钢板组成,钢板一端与壳体连接固定,中部与支撑架连接固定,并与壳体内壁、支撑架形成三角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混凝土在垂直运输过程中避免集料分离,同时避免了由于垂直运输时,高度过高,混凝土带来的冲击力对仓位混凝土的损害,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中的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在垂直运输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输出管道靠自重下落。但 是垂直运输时,高度越高下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集料分离的问题,同时对 仓位混凝土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中的缓冲装置,它能减缓垂 直运输管道中混泥土的运输速度,避免下落过程中的集料分离,同时防止 了对仓位混凝土造成损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垂直 运输中的缓冲装置,包括壳体和缓降器,缓降器设置于壳体内壁上。其中,缓降器由支撑架和钢板组成,钢板一端与壳体连接固定,中部 与支撑架连接固定,并与壳体内壁、支撑架形成三角结构。采用本技术,可以使混凝土在垂直运输过程中避免集料分离,同 时避免了由于垂直运输时,高度过高,混凝土带来的冲击力对仓位混凝土 的损害,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技术做更详细说明。参阅图l, 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中的缓冲装置,包括壳体l和缓降器, 缓降器设置壳体1内壁上。其中,缓降器由支撑架3和钢板2组成,钢板2—端与壳体1连接固 定,中部则与支撑架3连接固定,并与壳体l内壁、支撑架3形成三角结 构。钢板3水平方向长度等于壳体开口处5的长度。另外,缓降器安装于壳体1位于垂直方向的内壁上,而与缓降器水平 方向位置对应的壳体1另一侧,最好设计为凸起结构,以保证混凝土在经 过缓降器后,不会因为通道减小而产生堵塞。参阅图2,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与输送管道4连 接,并在管道入口处设置钢格栅,防止超径石进入输送管道4造成堵管。 同时,输送管道4每隔20M最好就安装一个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这 样才能使效果最好。当混凝土从高处输送下来时,从壳体开口处5进入缓 冲装置的混凝土全部落在缓降器上,由缓降器减速后,再次往下输送。这 样就可以把混凝土往下输送时的速度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从而避免产生集料分离,同时避免了由于垂直运输时,高度过高,混凝土带来的冲击力对 仓位混凝土的损害,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缓降器,缓降器设置于壳体内壁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缓降器由支撑架和钢板组成,钢板一端与壳体连接固定,中部与支撑架连 接固定,并与壳体内壁、支撑架形成三角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包括壳体和缓降器,缓降器设置于壳体内壁上。其中,缓降器由支撑架和钢板组成,钢板一端与壳体连接固定,中部与支撑架连接固定,并与壳体内壁、支撑架形成三角结构。采用本技术,可以使混凝土在垂直运输过程中避免集料分离,同时避免了由于垂直运输时,高度过高,混凝土带来的冲击力对仓位混凝土的损害,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文档编号E04G21/02GK201367737SQ20092007910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任俊友, 孙林智, 涛 梁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缓降器,缓降器设置于壳体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俊友孙林智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