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28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棒切割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包括控制器、铝棒输送、上料、锯切、定尺、收集系统;输送系统包括锯前中后输送段;上料系统设在锯前输送段;锯切系统包括切割台与后侧自动进给锯切组件组成的自动进给锯切装置,切割台设在锯前与锯中输送段间,自动进给锯切组件左右设铝棒压紧装置,后设铝屑收集装置,前设棒头棒尾收集装置;定尺系统设在锯后输送段;收集系统包括分别在锯中、锯后输送段的废棒、成品棒收集装置,二者均包括倾翻台以及倾翻台前或后的接料台;控制器连系统动力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集成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多种功能,提高铝棒的切割效率、精度与安全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棒切割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铝液熔铸生产线上铝棒铸造后,为保证整根棒材内部成分均匀,需对每根铝棒掐头去尾锯切,在保证每根出厂的铝棒符合长度需求的同时,锯切面必须平整光滑、棒体干净整洁。铝棒锯切完毕后,需要对切割后的铝棒进行废棒、成品棒的鉴别,并分别收集。
[0003]现有技术中多使用人工铝材锯切机对铝棒进行锯切,此种方式下上棒、推棒、锯切、拨棒、收棒各需一名操作人员,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切割效率、精度、安全性均较低。具体的,(1)为保障每根铝棒依次按需进入锯床,在锯切机前设置一个上料岗位,此岗位人员负责进料平台布棒并人工推动整体前移,依次将每根铝棒从进料平台推入锯床,工作劳动强度大,而且推棒过程中人员反应不及时难免出现手指被挤压现象,棒体下滑过程中容易出现直接顶住颈椎的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人工手动压切锯片难免用力不均造成锯切面错峰台痕,切面不平整,不得不组织人员对每根铝棒的棒头棒尾进行二次打磨,导致锯切效率低下,锯切精度不高,增大了人员劳动强度,且容易损坏锯片,缩短了锯片的使用寿命,同时锯切过程中锯头采用循环水冷却容易导致棒体被二次污染,并且棒头棒尾及锯屑含水量大,时常发生锯屑或棒头棒尾回炉爆炸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3)依靠人工对每根铝棒进行定尺锯切,人员劳动强度大,人工定尺误差大,导致整批棒材锯切误差大,无法满足长度需求,而且锯切过程中需多次复测棒体长度,定尺效率低下,降低了铝棒的切割效率,进一步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更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4)通过人工使用天车或叉车将切割后的铝棒二次转运到打捆台,收集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二次转运容易造成成捆铝棒内每根棒体错位,打捆后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发货品质。
[0004]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使用自动切割系统对铝棒进行切割的,但是现有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功能不全,没有实现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的一体化,而且其中的输送装置运行速度不平稳,不利于铝棒的平稳切割,容易刮伤棒体,存在棒材滚落或夹手的风险,定尺装置大都结构复杂、制作及运行成本高、操作不便,铝棒收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运行成本较高、操作不便、容易刮伤铝棒棒体而影响成品棒质量。
[0005]可见,现有铝棒切割技术功能较少,没有实现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的一体化,切割效率、精度、安全性均较低,且人员劳动强度较大、运行成本高、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能够在一个系统中集成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多种功能,提高铝棒的切割效率、精度与安全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包括控制器、铝棒输送系统、铝棒上料系统、铝棒锯切系统、铝棒定尺系统、铝棒收集系统;所述铝棒输送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锯前输送段、锯中输送段、锯后输送段;所述铝棒上料系统设置在所述锯前输送段且用于将待切割铝棒上料到所述锯前输送段;所述铝棒锯切系统包括自动进给锯切装置、铝棒压紧装置、铝屑收集装置、棒头棒尾收集装置;所述自动进给锯切装置包括切割台3

1、自动进给锯切组件,所述切割台3

1设置在所述锯前输送段与所述锯中输送段之间,所述自动进给锯切组件设置在所述切割台3

1后方;所述自动进给锯切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铝棒压紧装置,所述铝棒压紧装置用于对铝棒输送系统上铝棒的对应侧从上至下进行压紧;所述铝屑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自动进给锯切装置后方,所述棒头棒尾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切割台3

1前方;所述铝棒定尺系统设置在所述锯后输送段且用于对铝棒输送系统上铝棒进行定尺;所述铝棒收集系统包括废棒收集装置、成品棒收集装置;所述废棒收集装置包括废棒倾翻台、废棒接料台,所述成品棒收集装置包括成品棒倾翻台、成品棒接料台,所述废棒倾翻台设置在所述锯中输送段,所述成品棒倾翻台设置在所述锯后输送段,所述废棒接料台设置在所述废棒倾翻台前方或后方,所述成品棒接料台设置在所述成品棒倾翻台前方或后方,所述废棒倾翻台用于将废棒倾翻入所述废棒接料台,所述成品棒倾翻台用于将成品棒倾翻入所述成品棒接料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铝棒上料系统、铝棒输送系统、铝棒锯切系统、铝棒定尺系统、铝棒收集系统分别自动进行铝棒上料、输送、锯切、定尺、收集。
[0008]进一步的,所述铝棒输送系统中,每个输送段均为辊式输送系统,所述辊式输送系统包括矩形的框架2

1及设置在所述框架2

1上的多个托辊2

2。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辊式输送系统为链传动辊式输送系统,所述辊式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电机、至少一个链条自调整组件,所述托辊2

2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框架2

1上方,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链盘,所述主动链盘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内侧啮合连接有多个从动链盘和至少一个调整链盘2

15,多个从动链盘分别与所述多个托辊2

2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输送电机电连接;所述链条自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轴2

4、第一调整杆2

6、配重块2

7、第二调整杆2

8、调整块2

10、第一锁紧螺栓2

12、第二锁紧螺栓2

13、调整板2

14、调整滚轮2

16,所述调整轴2

4的一端与所述调整链盘2

1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整滚轮2

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杆2

6的一端与所述调整轴2

4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2

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2

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整杆2

8固定连接,所述调整块2

10设置在所述调整滚轮2

16上方且顶部固定在所述框架2

1的底部,所述调整块2

10的底部开设有门字型且水平的通槽2

11且在所述通槽2

11两侧均开设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

12、第二锁紧螺栓2

13分别从所述调整块2

10的外部两侧穿入对应的螺纹孔后伸入所述通槽2

11内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调整板2

14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调整滚轮2

16的外侧壁且上部位于所述间隙内。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铝棒输送系统、铝棒上料系统、铝棒锯切系统、铝棒定尺系统、铝棒收集系统;所述铝棒输送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锯前输送段、锯中输送段、锯后输送段;所述铝棒上料系统设置在所述锯前输送段且用于将待切割铝棒上料到所述锯前输送段;所述铝棒锯切系统包括自动进给锯切装置、铝棒压紧装置、铝屑收集装置、棒头棒尾收集装置;所述自动进给锯切装置包括切割台(3

1)、自动进给锯切组件,所述切割台(3

1)设置在所述锯前输送段与所述锯中输送段之间,所述自动进给锯切组件设置在所述切割台(3

1)后方;所述自动进给锯切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铝棒压紧装置,所述铝棒压紧装置用于对铝棒输送系统上铝棒的对应侧从上至下进行压紧;所述铝屑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自动进给锯切装置后方,所述棒头棒尾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切割台(3

1)前方;所述铝棒定尺系统设置在所述锯后输送段且用于对铝棒输送系统上铝棒进行定尺;所述铝棒收集系统包括废棒收集装置、成品棒收集装置;所述废棒收集装置包括废棒倾翻台、废棒接料台,所述成品棒收集装置包括成品棒倾翻台、成品棒接料台,所述废棒倾翻台设置在所述锯中输送段,所述成品棒倾翻台设置在所述锯后输送段,所述废棒接料台设置在所述废棒倾翻台前方或后方,所述成品棒接料台设置在所述成品棒倾翻台前方或后方,所述废棒倾翻台用于将废棒倾翻入所述废棒接料台,所述成品棒倾翻台用于将成品棒倾翻入所述成品棒接料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铝棒上料系统、铝棒输送系统、铝棒锯切系统、铝棒定尺系统、铝棒收集系统分别自动进行铝棒上料、输送、锯切、定尺、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棒输送系统中,每个输送段均为辊式输送系统,所述辊式输送系统包括矩形的框架(2

1)及设置在所述框架(2

1)上的多个托辊(2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式输送系统为链传动辊式输送系统,所述辊式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电机、至少一个链条自调整组件,所述托辊(2

2)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框架(2

1)上方,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链盘,所述主动链盘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内侧啮合连接有多个从动链盘和至少一个调整链盘(2

15),多个从动链盘分别与所述多个托辊(2

2)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输送电机电连接;所述链条自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轴(2

4)、第一调整杆(2

6)、配重块(2

7)、第二调整杆(2

8)、调整块(2

10)、第一锁紧螺栓(2

12)、第二锁紧螺栓(2

13)、调整板(2

14)、调整滚轮(2

16),所述调整轴(2

4)的一端与所述调整链盘(2

1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整滚轮(2

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杆(2

6)的一端与所述调整轴(2

4)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2

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2

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整杆(2

8)固定连接,所述调整块(2

10)设置在所述调整滚轮(2

16)上方且顶部固定在所述框架(2

1)的底部,所述调整块(2

10)的底部开设有门字型且水平的通槽(2

11)且在所述通槽(2

11)两侧均开设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

12)、第二锁紧螺栓(2

13)分别从所述调整块(2

10)的外部两侧穿入对应的螺纹孔后伸入所述通槽(2

11)内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调整板(2

14)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调整滚轮(2

16)的外侧壁且上部位于所述间
隙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2

2)的中部沿周向开设有V型的调整槽(2

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

7)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一调整杆(2

6)、第二调整杆(2

8)均为圆杆且均与所述配重块(2

7)共轴,所述调整轴(2

4)通过固定套(2

5)与所述第一调整杆(2

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2

5)为弧形柱面形状,所述固定套(2

5)共轴卡设在所述调整轴(2

4)的中部外壁且与所述调整轴(2

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杆(2

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套(2

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2

7)的侧壁固定有把手(2

9)。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棒上料系统包括接棒装置、两个止棒装置、至少两个上棒装置;所述框架(2

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支撑杆、前支撑杆(2
‑1‑
1)、右支撑杆、后支撑杆(2
‑1‑
2),所述前支撑杆(2
‑1‑
1)、后支撑杆(2
‑1‑
2)间垂直设置多根加强杆(2
‑1‑
3)且底部均固定有多根支撑腿(2
‑1‑
4);所述接棒装置包括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接料杆(1

1),所述接料杆(1

1)从前端到后端向下倾斜且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接料杆(1

1)垂直于所述前支撑杆(2
‑1‑
1)且后端位于所述前支撑杆(2
‑1‑
1)上方;所述止棒装置包括下止棒块(1

5)、上止棒块(1

6)、止棒固定块(1

10)、止棒固定螺栓(1

11),两个下止棒块(1

5)分别固定在两根接料杆(1

1)后端左侧、右侧,所述下止棒块(1

5)的顶部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下锯齿(1

7),所述上止棒块(1

6)的底部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上锯齿(1

8),所述上止棒块(1

6)咬合连接在所述下止棒块(1

5)上,所述上止棒块(1

6)的后端顶部固定有止棒挡板(1

9);所述止棒固定块(1

10)包括第一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一止棒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对应上止棒块(1

6)的远离对应接料杆(1

1)的侧壁、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二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二止棒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三止棒固定板伸到对应下止棒块(1

5)下方且开设有止棒螺纹孔,所述止棒固定螺栓(1

11)从下向上穿过所述止棒螺纹孔后抵靠在下止棒块(1

5)的底面;所述上棒装置包括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所有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在两根接料杆(1

1)的后端之间均匀分布且均在顶部铰接有上棒气缸(1

12),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上棒活塞杆(1

14)竖直朝上,所述上棒活塞杆(1

1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铰接座(1

15),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铰接座(1

16),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之间铰接有倾倒板(1

17);所述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设置在所述框架(2

1)前侧下方且位置与一加强杆(2
‑1‑
3)对应,所述第二铰接座(1

16)固定在对应加强杆(2
‑1‑
3)的顶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电磁阀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水平通槽且在所述第一水平通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倾倒板(1

17)有两块且在两端开设有第二销孔,两块倾倒板(1

17)相互平行且中部通过倾倒连接板(1

18)固定连接,两块倾倒板(1

17)的两端分别卡在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通过第一上棒销轴(1

19)、第二上棒销轴(1

20)铰接;所述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铰接板(1

22),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底部固定有第三铰接座(1

23),所述第三铰接座(1

2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水平通槽且在所述第二水平通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三销孔,所述铰接板(1

22)上开设有第四销孔,所述第三铰接座(1

23)卡在所述铰接板(1

22)的两侧且与所述铰接板(1

22)通过第三上棒销轴(1

24)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3

1)从后端到前端向下倾斜且设有前后方向的锯缝(3

13);所述自动进给锯切组件包括支撑台(3

2)、滑台(3

3),所述支撑台(3

2)设置在所述切割台(3

1)后方且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条滑轨(3

4),每条滑轨(3

4)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台(3

3)固定在四个滑块的顶部;所述支撑台(3

2)的顶部在两条滑轨(3

4)之间固定有进给液压缸(3

5),所述进给液压缸(3

5)的进给活塞杆(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克强薛峰平宁博罗彦平李二军张辉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