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66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脱模结构,包括加工箱和成型机构;所述加工箱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脱模部和驱动部;所述上模具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连接框的末端贯穿所述隔板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内底部;所述下模具安装于所述隔板上,所述下模具内部开设有模槽;所述脱模部设置于所述隔板下方,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末端的上方;所述脱模部的顶升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模槽内。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模具在脱模时,由于成型模具在腔内压得较为紧实,采用翻转模具的方式来进行脱模,导致脱模效率较低,同时成型模具掉落在地面上后,容易对模具表面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从而降低了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从而降低了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脱模设备
,具体涉及为一种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
[0003]在中国技术CN217021322U提出“一种MINI上壳塑料制造品注塑成型的自动脱模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机械式自动脱模的功效,主要是在脱模过程中,翻转下模具,使模具内部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从而达到脱模的效果;但是现有市场的塑料模具在注塑成型后,由于成型模具在模具腔内压得很紧实,通过翻转模具使其物料进行自由掉落的方式,使得脱模比较困难,且在掉落过程中,容易对物料表面造成损坏,无形中降低了产品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脱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脱模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模具在脱模时,由于成型模具在腔内压得较为紧实,采用翻转模具的方式来进行脱模,导致脱模效率较低,同时成型模具掉落在地面上后,容易对模具表面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脱模结构,包括加工箱和成型机构;
[0007]所述加工箱内部设置有隔板;
[0008]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脱模部和驱动部;所述上模具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连接框的末端贯穿所述隔板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内底部;所述下模具安装于所述隔板上,所述下模具内部开设有模槽;所述脱模部设置于所述隔板下方,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末端的上方;所述脱模部的顶升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模槽内;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加工箱内,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框进行升降;当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接框向下移动时,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配合进行压模;当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接框向上移动时,所述连接框末端带动所述脱模部向上移动,并顶升所述下模具内部物料。
[0009]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的两侧均开设有齿槽,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槽啮合连接。
[0010]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面向所述下模具的一面固定有与所述模槽配合的压板。
[0011]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为n型框体;所述连接框的末端固定有与所述脱
模部配合的提升板。
[0012]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部包括弹簧柱、横板和若干顶升板;所述弹簧柱连接在所述隔板下端,且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两侧;所述弹簧柱的末端连接有所述横板;若干所述顶升板连接在所述横板上,所述顶升板远离所述横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具的模槽内。
[0013]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框进行升降的通孔。
[0014]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转轴和驱动齿轮;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加工箱背面,所述转轴轴向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轴轴向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工箱内,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驱动齿轮的外周面与所述齿槽啮合。
[0015]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框上且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还啮合有辅助部。
[0016]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部包括转动杆和辅助齿轮;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加工箱内,所述辅助齿轮固定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辅助齿轮的外周面啮合有所述齿槽。
[0017]在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箱上端为中空结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9]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驱动部来驱动连接框在加工箱内部进行上下移动,当驱动部带动连接框向下移动时,使连接框与下模具配合,对模槽内部的物料进行压紧成型,完成加工;后续需要脱模时,则由驱动部驱动整个连接框向上移动,并远离下模具,当连接框向上移动时,位于隔板下方的部件,也同步向上移动,并挤压脱模部,使得脱模部的顶升端在模槽内向上移动,并顶升物料,使其完成脱模,方便工作人员取出加工好的模具,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脱模效果,同时避免模具表面受到碰撞,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成型机构俯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加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下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中脱模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中正面示意图。
[0025]图中:1、加工箱;11、隔板;2、成型机构;21、上模具;211、连接框;2111、齿槽;212、压板;213、提升板;22、下模具;23、脱模部;231、弹簧柱;232、横板;233、顶升板;24、驱动部;241、电机;242、转轴;243、驱动齿轮;25、辅助部;251、转动杆;252、辅助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脱模结构,包括加工箱1和成型机构2;
[0028]加工箱1内部设置有隔板11;
[0029]成型机构2包括上模具21、下模具22、脱模部23和驱动部24;上模具21包括连接框211;连接框211设置于隔板11上方,连接框211的末端贯穿隔板11并延伸至加工箱1内底部;下模具22安装于隔板11上,下模具22内部开设有模槽;脱模部23设置于隔板11下方,且位于连接框211末端的上方;脱模部23的顶升端活动连接于模槽内;驱动部24安装于加工箱1内,并用于驱动连接框211进行升降;当驱动部24驱动连接框211向下移动时,上模具21与下模具22配合进行压模;当驱动部24驱动连接框211向上移动时,连接框211末端带动脱模部23向上移动,并顶升下模具22内部物料。
[0030]其中通过驱动部24,驱动整个连接框211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框211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具22的模槽中,对模具进行压紧成型,成型完毕需要进行脱模时,驱动部24控制连接框211向上移动,当位于隔板11下方的连接框211的一端向上移动时,会挤压脱模部23,使其也向上移动,这样使其脱模部23位于模槽中的顶升端同步向上移动,从而完成对下模具22中物料进行脱模的效果,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取出模具,且无需对下模具22进行翻转,保证了模具的产品质量。
[0031]其中为提高连接框211的升降效率,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框211的两侧均开设有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箱和成型机构;所述加工箱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脱模部和驱动部;所述上模具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连接框的末端贯穿所述隔板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内底部;所述下模具安装于所述隔板上,所述下模具内部开设有模槽;所述脱模部设置于所述隔板下方,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末端的上方;所述脱模部的顶升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模槽内;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加工箱内,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框进行升降;当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接框向下移动时,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配合进行压模;当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接框向上移动时,所述连接框末端带动所述脱模部向上移动,并顶升所述下模具内部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两侧均开设有齿槽,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槽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面向所述下模具的一面固定有与所述模槽配合的压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为n型框体;所述连接框的末端固定有与所述脱模部配合的提升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曹刚王林曾干胡银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聚亚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