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降噪装置和降噪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54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降噪装置和降噪方法,属于车轮降噪技术领域,车轮降噪装置包括降噪环、多组弹性组件和多组降噪组件;降噪环用于安装在车轮轮辋上;降噪环内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降噪空间,降噪空间与降噪环的外周壁连接;多组弹性组件沿降噪环的周向间隔设于降噪环内;多组降噪组件与多个降噪空间一一对应,降噪组件设于对应的降噪空间内,且与降噪空间的凹陷内壁连接;降噪组件上还设有多个消音孔;降噪方法采用上述降噪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轮降噪装置和降噪方法,可大幅提高车轮的降噪效果,减小车轮产生的噪声污染。减小车轮产生的噪声污染。减小车轮产生的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降噪装置和降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轮降噪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轮降噪装置和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更大的交通压力。随之而来的噪声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地铁运行所带来的经常性的振动和噪声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改善乘客舒适性,控制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0003]现有技术中,为降低车辆行进时车轮所生的噪声,通常需要在车轮上增加减振降噪装置,目前比较常用降噪方案是在车轮轮辋处加工一个凹槽,将一个金属圆环嵌入凹槽中,然后将金属圆环的两端连接起来。受到外力冲击时,金属圆环和车体之间相对运动的干摩擦阻尼是此种方式中减振降噪的根本原因。但是,干摩擦阻尼只能是将车轮振动所产生的噪声能量进行吸收,且整体的降噪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降噪装置和降噪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降噪装置使用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轮降噪装置,包括:
[0007]降噪环,用于安装在车轮轮辋上;所述降噪环内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降噪空间;
[0008]多组弹性组件,沿所述降噪环的周向间隔设于所述降噪环内;以及
[0009]多组降噪组件,与多个所述降噪空间一一对应,所述降噪组件设于对应的所述降噪空间内,且与所述降噪空间的凹陷内壁连接;所述降噪组件上还设有多个消音孔。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降噪环包括降噪内圈、降噪外圈,以及位于所述降噪内圈和所述降噪外圈之间的吸声层,所述吸声层内填充有吸声材料;其中,多组所述弹性组件设于所述吸声层内。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声层内设有向内凹陷呈弧形的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降噪外圈围设出所述降噪空间。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0013]两个连接板,沿所述降噪环的周向间隔设于所述吸声层内,且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降噪内圈和所述降噪外圈连接;
[0014]第一弹性件,沿所述降噪环的周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连接。
[0015]示例性的,所述分隔板和所述连接板均为金属材料和橡胶材料硫化而成。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降噪组件包括:
[0017]辐射管,一端与所述降噪空间的靠近所述降噪环中心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沿所述降噪环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辐射管内设有声辐射通道;
[0018]消音管,设于所述辐射管的延伸端,且与所述声辐射通道连通;所述消音管上设有多个所述消音孔;以及
[0019]封闭盖,设于所述消音管远离所述辐射管的一端,用于拦截进入所述消音管内的声波能量;
[0020]其中,进入所述辐射管内的声波能量经所述声辐射通道进入所述消音管,并通过所述消音孔辐射至所述降噪空间的内壁上。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管包括多个沿所述降噪环的径向间隔设置的橡胶环,每个所述橡胶环上沿所述橡胶环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消音孔。
[0022]示例性的,多个所述橡胶环的直径沿所述降噪环的径向逐渐减小。
[00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盖的一侧铰接在所述消音管上;所述封闭盖具有封闭所述消音管的封闭状态,所述封闭盖还具有摆动至放开所述消音管的开放状态;
[0024]所述封闭盖与所述消音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将所述封闭盖限位在所述封闭状态;
[0025]其中,在所述车轮的噪声能量超出所述降噪装置的吸收能力时,所述封闭盖的另一侧用于绕其连接端摆动,使所述封闭盖由所述封闭状态摆动至所述开放状态。
[0026]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使所述声波能量在所述降噪环、所述降噪空间和所述降噪组件之间不断被吸收,并通过降噪组件将未被吸收的声波能量释放至降噪空间内,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吸收和消耗;具体的,可将车轮上噪声能量吸收至降噪环内,弹性组件用于对降噪环吸收的声波能量进行缓冲,降噪组件能够通过降噪空间吸收降噪环无法直接吸收的声波能量,并通过消音孔释放至降噪空间内,使降噪环无法直接吸收的能量在降噪空间和降噪组件内不断吸收释放,直至噪声能量被完全吸收,以提高车轮的降噪效果,减少噪声污染。
[0027]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降噪方法,采用上述车轮降噪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所述降噪环吸收所述车轮上的噪声能量;
[0029]S2.所述降噪环吸收的部分声波能量压缩所述弹性组件,使部分所述声波能量转换为弹性组件的弹性势能,以缓冲所述降噪环上的大量所述声波能量;
[0030]S3.未被吸收的所述声波能量经所述降噪环进入所述降噪空间,进入所述降噪空间内的所述声波能量经所述降噪组件吸收;进入到所述降噪组件内未被吸收的声波能量通过所述消音孔被再次释放至所述降噪空间内,并通过所述降噪环和所述降噪空间进行二次吸收;
[0031]S4.再次进入步骤S3,并使直至所述声波能量被完全吸收。
[0032]本申请提供的降噪方法,由于采用了上述车轮降噪装置,因而具有上述车轮降噪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可提高车轮的降噪效果,减少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轮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噪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降噪环;11、降噪内圈;12、吸声层;13、降噪外圈;14、分隔板;15、降噪空间;
[0037]2、弹性组件;21、连接板;22、第一弹性件;
[0038]3、降噪组件;31、辐射管;311、声辐射通道;32、消音管;321、消音孔;33、封闭盖;331、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环,用于安装在车轮轮辋上;所述降噪环内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降噪空间;多组弹性组件,沿所述降噪环的周向间隔设于所述降噪环内;以及多组降噪组件,与多个所述降噪空间一一对应,所述降噪组件设于对应的所述降噪空间内,且与所述降噪空间的凹陷内壁连接;所述降噪组件上还设有多个消音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环包括降噪内圈、降噪外圈,以及位于所述降噪内圈和所述降噪外圈之间的吸声层,所述吸声层内填充有吸声材料;其中,多组所述弹性组件设于所述吸声层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内设有向内凹陷呈弧形的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降噪外圈围设出所述降噪空间。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板,沿所述降噪环的周向间隔设于所述吸声层内,且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降噪内圈和所述降噪外圈连接;第一弹性件,沿所述降噪环的周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和所述连接板均为金属材料和橡胶材料硫化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包括:辐射管,一端与所述降噪空间的靠近所述降噪环中心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沿所述降噪环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辐射管内设有声辐射通道;消音管,设于所述辐射管的延伸端,且与所述声辐射通道连通;所述消音管上设有多个所述消音孔;以及封闭盖,设于所述消音管远离所述辐射管的一端,用于拦截进入所述消音管内的声波能量;其中,进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莘海萍刘洋郭继祥王宏图张西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