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893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孢子进行制备;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菌种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产菌种培养,即菌种的扩大培养,就是把保藏的菌种,即沙土管,冷冻干燥罐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和种子罐,经逐级扩大培养后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纯种培养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指将保存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0003]目前的生产菌种培养中受到菌种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限制而影响种子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汇总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孢子的制备与生产大量菌丝的种子制备,更具体的是包括以下步骤:S1、对孢子进行制备;
[0007]S1

1、对放线菌孢子进行制备;
[0008]S1

2、对霉菌孢子进行制备;
[0009]S1

3、对细菌孢子进行制备;
[0010]S1

4、对于不产孢子的细菌进行制备;
[0011]S2、对种子进行制备,具体是将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出的孢子或菌体转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使其繁殖成大量菌丝或菌体的过程;
[0012]S2

1、摇瓶种子制备,指的是某些孢子发芽和菌丝繁殖速度缓慢的菌种,需将孢子经摇瓶培养成菌丝后再进入种子罐,这就是摇瓶种子;
[0013]S2

2、种子罐种子制备,从第一级种子罐开始计算发酵级数,种子罐的级数越少,越有利于简化工艺和控制,并可减少由于多次移种带来的染菌的机会,但也必须考虑要尽量延长发酵罐生产产物的时间,缩短由于种子发芽、生长而占用的非生产时间,以提高发酵罐的生产率。
[0014]优选的,S1
‑1‑
1、将放线菌孢子在营养物质含量底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到14天,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8
°
到37
°

[0015]S1
‑1‑
2、将菌种通过孢子进罐的方法或者摇瓶丝进罐的方法进行入罐。
[0016]优选的,S1

2、将霉菌孢子置于无机盐适量、碳氮含量低的天然农产品培养基中培养4到14天,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5
°
到28
°

[0017]优选的,S1

3、将细菌孢子置于氮含量丰富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1到2天,培养
的温度为37
°
,另外芽孢培养时间为5到8天。
[0018]优选的,S1

4、对于不产孢子的细菌,采用斜面营养细胞保藏法,在斜面培养基或者摇瓶液体培养基上活化,然后作种子罐种子。
[0019]优选的,S2

1、摇瓶种子制备具体包括母瓶培养与子瓶培养。
[0020]优选的,S2
‑1‑
1、母瓶培养与子瓶培养是从一级摇瓶到二级摇瓶再到种子罐。
[0021]优选的,S2

2、种子罐种子制备是从一级种子罐到二级种子罐再到三级种子罐,其中三级种子罐为三级发酵罐。
[0022]优选的,S2
‑2‑
1、级数的确定根据菌种的特性与发酵罐的体积。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对数生长期的种子能很快适应环境,生长繁殖快,可大大缩短在发酵罐中的调整期,缩短在发酵罐中的非产物合成时间,提高发酵罐的利用率,节省动力消耗。
[0025]2、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种子进入发酵罐后容易适应,而且种子液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有利于对发酵培养基的利用,还可以缩短发酵罐中菌体繁殖至高峰所需的时间,使产物合成速度加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
[0028]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包括孢子的制备与生产大量菌丝的种子制备两大部分,更具体的是包括以下步骤:S1、对孢子进行制备;
[0029]S1

1、对放线菌孢子进行制备,将放线菌孢子在营养物质含量底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到14天,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8
°
到37
°
,再将菌种通过孢子进罐的方法或者摇瓶丝进罐的方法进行入罐;
[0030]S1

2、对霉菌孢子进行制备,将霉菌孢子置于无机盐适量、碳氮含量低的天然农产品培养基中培养4到14天,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5
°
到28
°

[0031]S1

3、对细菌孢子进行制备,将细菌孢子置于氮含量丰富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1到2天,培养的温度为37
°
,另外芽孢培养时间为5到8天;
[0032]S1

4、对于不产孢子的细菌进行制备,采用斜面营养细胞保藏法,在斜面培养基或者摇瓶液体培养基上活化,然后作种子罐种子
[0033]S2、对种子进行制备,具体是将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出的孢子或菌体转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使其繁殖成大量菌丝或菌体的过程;
[0034]S2

1、摇瓶种子制备,指的是某些孢子发芽和菌丝繁殖速度缓慢的菌种,需将孢子经摇瓶培养成菌丝后再进入种子罐,这就是摇瓶种子;
[0035]摇瓶种子制备具体包括母瓶培养与子瓶培养,母瓶培养与子瓶培养是从一级摇瓶到二级摇瓶再到种子罐;
[0036]S2

2、种子罐种子制备,种子罐种子制备是从一级种子罐到二级种子罐再到三级种子罐,其中三级种子罐为三级发酵罐,级数的确定根据菌种的特性与发酵罐的体积;
[0037]从第一级种子罐开始计算发酵级数,种子罐的级数越少,越有利于简化工艺和控制,并可减少由于多次移种带来的染菌的机会,但也必须考虑要尽量延长发酵罐生产产物的时间,缩短由于种子发芽、生长而占用的非生产时间,以提高发酵罐的生产率。
[0038]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中所用到的培养基:蛋白胨、琼脂、水质、氨基酸,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选,并且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用孢子培养基或作为制备砂土孢子或传代所用的培养基要用比较单一的氮源,以便保持正常菌落类型的优势,另外选种或分离用的平板培养基,则需采用较复杂的有机氮源,目的是便于选择特殊代谢的菌落。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孢子进行制备;S1

1、对放线菌孢子进行制备;S1

2、对霉菌孢子进行制备;S1

3、对细菌孢子进行制备;S1

4、对于不产孢子的细菌进行制备;S2、对种子进行制备;S2

1、摇瓶种子制备;S2

2、种子罐种子制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1
‑1‑
1、将放线菌孢子在营养物质含量底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到14天,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8
°
到37
°
;S1
‑1‑
2、将菌种通过孢子进罐的方法或者摇瓶丝进罐的方法进行入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1

2、将霉菌孢子置于无机盐适量、碳氮含量低的天然农产品培养基中培养4到14天,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5
°
到2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图史超硕惠威郝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