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石油及PAHs污染修复的高效功能微生物及其菌剂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65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石油及PAHs污染修复的高效功能微生物及其菌剂制备和应用。该菌株为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石油及PAHs污染修复的高效功能微生物及其菌剂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适用于石油及PAHs污染修复的高效功能微生物及其菌剂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世界经济的命脉。但是在石油的开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泄漏,据估算,全世界每年约有1
×
109t石油及其产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中,我国污染土壤石油烃超标率达23.6%。部分石油化工区土壤残油高达临界值(200mg/kg)的50多倍,石油污染是人们亟需关注的问题。
[0003]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已被用于石油烃污染场地的修复。然而,由于石油烃污染物的疏水性和低水溶性,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性较低,难以被生物利用,实现修复目标。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可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有助于吸附态石油烃污染物的解吸并改善非水相液体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水相迁移能力或微生物接触的效率。在土壤修复过程中,表面活性剂通常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促进油污染物向水相迁移,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表面活性剂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由亲水和疏水两部分组成的两亲物质,包括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两性、双子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增流和增溶是表面活性剂增强土壤和含水层中石油烃污染物去除效率的两种主要作用机制。增流作用是提高石油烃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增加石油烃的表观溶解度。
[0004]目前关于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对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较少,国内外也暂未有其对石油烃的降解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降解功能的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该菌株于2021年08月3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05。
[0006]本研究报道菌株为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是从山东东营某石油污染场地取得土壤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得到,关于该菌株对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较少,国内外也暂未有其对苯并[a]芘(BaP)和石油烃(TPH)的降解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从山东东营某石油污染场地取得土壤样品中驯化和分离得到1株以BaP作为碳源的菌株LJD

5,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生长特性研究。此外,将其制成菌剂,以探究LJD

5菌剂对BaP和TPH的降解特性,并配合表面活性剂使用,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菌剂,包含上述的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作为活性成分。
[0008]优选的,所述的菌剂还包含能延长菌株活性时间的辅料,或其它菌剂可接受的辅
料。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物,包含上述的菌剂和表面活性剂。
[0010]优选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上述的菌剂或上述的组合物在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0012]优选的,所述的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污染环境包括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0013]优选的,所述的多环芳烃为苯并[a]芘。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解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的方法,将上述的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上述的菌剂或上述的组合物施用于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污染的环境中,对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进行降解。
[0015]优选的,所述的多环芳烃和/或石油烃污染的环境包括土壤和水体。
[0016]本专利技术从山东东营某石油污染场地取得土壤样品中驯化和分离得到一株以BaP为碳源的降解菌株LJD

5,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特征、ITS基因测序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LJD

5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为33℃,pH值为5.0;该菌株的ITS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LJD

5最相近的菌株为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相似度为99%)。LJD

5能够利用BaP作为碳源,在BaP初始浓度为25mg
·
L
‑1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培养14d后,降解率可达到73.5%。将其LJD

5制成菌剂后,对BaP和TPH的降解率分别为75.3%和76.6%,菌剂配合吐温80使用后对BaP和TPH的降解率分别为90.4%和80.61%。由此可见,菌株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配合吐温80使用可对BaP和TPH具有较强的修复效果。因此,该菌剂在石油土壤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0017]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其于2021年08月3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05。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菌株LJD

5在PDA培养基上生长72h的正面(左)和反面(右)。
[0019]图2为菌株LJD

5和其相关菌的基于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关系;构建方法为邻接法,自展值设定重复1000次,图中仅展示了自展值大于25%的结果,比例尺0.005代表每个核苷酸的替换率。
[0020]图3为菌株LJD

5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0021]图4为LJD

5菌剂以及该菌剂联合吐温80在含BaP和TPH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的降解效率(初始浓度分别为25mg
·
L
‑1和500mg
·
L
‑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1: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的分离和鉴定
[0024]1、样品来源
[0025]从山东东营某石油污染场地取得土壤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05。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作为活性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剂还包含能延长菌株活性时间的辅料,或其它菌剂可接受的辅料。4.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和表面活性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6.权利要求1所述的Pseudocercospora diplusodonii LJD

5、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兵罗春玲戴叶亮张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