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25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本体,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列第一突起组件,相邻两列的第一突起组件上下相互错开,第一突起组件包括向上凹陷并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突起段,且第一突起段位于第一连接段的中间;本体相对的一侧向上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上翻边,相对的另一侧向下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下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上翻边和下翻边,使得上下层本体之间产生流体的通道,从而将冷流体和热流体隔开;采用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突起段两段式结构,使得流体介质通过时不产生死区,且在流体流速较低时依旧能够有效的产生湍流,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还能够缓解压力集中在换热板上的情况。板上的情况。板上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大宗化学品的生产设计上少不了加热或冷却的工艺。对于换热器设备的设计需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满足工艺要求,即维持工艺操作温度;第二,减少能量损失,节能节材,余热得到充分利用。
[0003]当前板式换热器大多采用波纹板片之间通过触点支撑,波纹高度受限制导致板片之间流道狭小,不适宜于气

气换热,且板片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密封性会随时间衰弱,易泄露,需常跟换垫圈,易堵塞,不适用于含悬浮物的流体,且使用压力受限制一般不超过1MPa。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板。
[000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0006]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采用上翻边和下翻边,使得上下层本体之间产生流体的通道,从而将冷流体和热流体隔开;采用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突起段两段式结构,使得流体介质通过时不产生死区,且在流体流速较低时依旧能够有效的产生湍流,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还能够缓解压力集中在换热板上的情况。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换热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列第一突起组件,相邻两列的第一突起组件上下相互错开,所述第一突起组件包括向上凹陷并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突起段,且第一突起段位于第一连接段的中间;所述本体相对的一侧向上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上翻边,相对的另一侧向下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下翻边。采用上翻边和下翻边,使得上下层本体之间产生相应的流体的通道,从而将冷流体和热流体隔开,实现传导换热;采用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突起段两段式结构,使得流体介质通过时不产生死区,且在流体流速较低时依旧能够有效的产生湍流,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还能够缓解压力集中在换热板上的情况。
[0009]作为优选,相邻的两个第一突起组件中间均设置有第二突起组件,所述第二突起组件包括向下凹陷并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突起段,且第二突起段位于第二连接段的中间。第一突起组件、第二突起组件通过正反冲压成型,受压强度高,同时还可以减少本体的减薄量;当若干换热板上下堆叠设置时,第一突起段与第二突起段抵接,不仅能够对流体进行分流,形成更多的气体流道,增加扰动,使得流体从层流的状态变为湍流的状态,流体流动顺畅不易堵塞,还能使得本体与本体之间互相支撑,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本体的抗压能力;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高度可依据实际工况做出相应调整,使得相邻本体间距具
有较强的适应性。第一突起组件和第二突起组件凹陷成一个腔体,流体经过时对流体进行集中或者向外扩散,对流体的扰动更大,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为椭圆形,所述第一突起段、第二突起段为突球。椭圆形和突球无死角,流体流动更顺畅。
[0011]作为优选,相邻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均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倾斜布置,使得流体流道时不断的改变方向,进一步对流体进行扰动,从而增加传热效果;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角度根据工况确定,进而可以调节相邻本体之间间距,改变换热系数。
[001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
[0013]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上述所述的换热板、冷流体入口烟道、冷流体出口烟道、热流体入口烟道以及热流体出口烟道;若干层本体上下堆叠布置,相邻的本体之间形成有通道,上层本体的下翻边与下层本体的上翻边满焊固定,上层本体的上翻边与下层本体的下翻边之间形成有与相应通道连通的空腔,上层本体的第二突起与下层本体的第一突起抵接,所述冷流体入口烟道、冷流体出口烟道分别设置在堆叠的本体相对的两端,热流体入口烟道、热流体出口烟道分别设置在堆叠的本体相对的两侧。上层本体的下翻边与下层本体的上翻边满焊固定,使得换热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冷流体由冷流体入口烟道流入经过相邻本体之间的相应通道后由冷流体出口烟道流出,热流体由热流体入口烟道流入经过相邻本体之间的相应通道后由热流体出口烟道流出,冷流体和热流体通过上下相邻的通道进行传导换热。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中采用椭圆形和突球两段式结构,使得流体介质通过时不产生死区,而且能够流体进行扰动,使流体流速较低时依旧能够有效的产生湍流,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抗压能力,在投放使用过程中。
[0016]2、采用上翻边和下翻边,使得上下层本体之间产生相应的流体的通道,从而将冷流体和热流体隔开,实现传导换热,同时还能避免了泄露风险,节省后期的运行成本。
[0017]3、第一突起组件、第二突起组件通过正反冲压成型,受压强度高,同时还可以减少本体的减薄量;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倾斜布置,使得流体流道时不断的改变方向,进一步对流体进行扰动,从而增加传热效果;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角度根据工况确定,进而可以调节相邻本体之间间距,改变换热系数;当若干换热板上下堆叠设置时,第一突起段与第二突起段抵接,不仅能够对流体进行分流,使流体流动顺畅不易堵塞,还能使得本体与本体之间互相支撑,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本体的抗压能力;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高度可依据实际工况做出相应调整,使得相邻本体间距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0]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通道、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本体;11、上翻边;12、下翻边;2、第一突起组件;21、第一连接段;22、第一突起段;3、第二突起组件;31、第二连接段;32、第二突起段;4、冷流体入口烟道;5、冷流体出口烟道;6、热流体入口烟道;7、热流体出口烟道;8、通道;9、空腔。
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换热板,包括本体1,本体1相对的一侧向上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上翻边11,相对的另一侧向下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下翻边12。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列第一突起组件2,相邻两列的第一突起组件2上下相互错开;相邻的两个第一突起组件2中间均设置有第二突起组件3,第二突起组件3的结构与第一突起组件2的结构相同,通过正反冲压成型;具体的,各第一突起组件2均包括向上凹陷并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段21和第一突起段22,且第一突起段22位于第一连接段21的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列第一突起组件,相邻两列的第一突起组件上下相互错开,所述第一突起组件包括向上凹陷并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突起段,且第一突起段位于第一连接段的中间;所述本体相对的一侧向上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上翻边,相对的另一侧向下垂直有向外延伸的下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突起组件中间均设置有第二突起组件,所述第二突起组件包括向下凹陷并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突起段,且第二突起段位于第二连接段的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为椭圆形,所述第一突起段、第二突起段为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东唐国祥杨潮张生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