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12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驱动装置。控制装置(10)在车速(V)小于第一阈值(TH1)的情况下,在要求驱动力(T)小于第二阈值(TH2)且蓄电装置(BT)的充电量是第三阈值(TH3)以上的情况下,以将第一驱动单元(100A)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一模式,并通过第一驱动单元(100A)以及第二驱动单元(100B)双方输出要求驱动力(T)的方式进行控制,在要求驱动力(T)是第二阈值(TH2)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蓄电装置(BT)的充电量小于第三阈值(TH3)的情况下,以将第一驱动单元(100A)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二模式,并通过第一驱动单元(100A)以及第二驱动单元(100B)双方输出要求驱动力(T)的方式进行控制。驱动力(T)的方式进行控制。驱动力(T)的方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驱动前轮和后轮中的一方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驱动另一方的第二驱动单元的车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车用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在以下“
技术介绍
”以及“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的说明中,在括弧内引用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
[0003]专利文献1的车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驱动单元(10),其具备与车辆具备的内燃机(14)驱动连结的输入部件、与前轮(66、68)驱动连结的第一输出部件、第一旋转电机(16)以及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18);第二驱动单元(12),其具备与后轮(80、82)驱动连结的第二输出部件、以及第二旋转电机(70),并驱动后轮(80、82)。
[0004]专利文献1的车用驱动装置构成为能够根据车辆的状态来切换动作模式。例如,在车辆以恒定的速度行驶的情况下,选择仅将内燃机(14)以及第一旋转电机(16)中的、第一旋转电机(16)的驱动力向前轮(66、68)传递的马达行驶模式。另外,在车辆起步的情况下,选择将第一旋转电机(16)的驱动力作为反作用力,放大内燃机(14)的驱动力并向前轮(66、68)传递的转矩放大模式。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59851号公报
[0006]在专利文献1的车用驱动装置中,成为基本上仅使用第一驱动单元(10)的驱动力,仅在起步状态、加速状态等有限的状况下,除了第一驱动单元(10)之外还使用第二驱动单元(12)的驱动力的结构。因此,基本上第一驱动单元(10)的驱动力大于第二驱动单元(12)的驱动力。因此,即使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而使前轮(66、68)和后轮(80、82)的驱动力分配变化,能够变化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0007]然而,根据车辆的种类、使用方式,要求在更广泛的状况下驱动前轮(66、68)和后轮(80、82)双方的技术并且还要求确保前轮(66、68)和后轮(80、82)的驱动力分配的设定的自由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期望实现一种无论车辆的行驶状况如何,特别是无论蓄电装置的充电量的高低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设定前后轮的驱动力分配,并能够根据需要前后轮分配适当的驱动力且确保车辆的行驶性能的车用驱动装置。
[0009]鉴于上述情况,车用驱动装置的特征结构是以下方面:
[0010]其是用于驱动车辆的前轮以及后轮的车用驱动装置,
[0011]在将上述前轮以及上述后轮中的一方设为第一车轮,将另一方设为第二车轮,该车用驱动装置具备:
[0012]第一驱动单元,其具备与上述车辆具备的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部件、与上述第一车轮驱动连结的第一输出部件、第一旋转电机、以及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并驱动上述第
一车轮;
[0013]第二驱动单元,其具备与上述第二车轮驱动连结的第二输出部件、以及第二旋转电机,并驱动上述第二车轮;以及
[0014]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上述第二驱动单元以及上述内燃机,
[0015]上述第一旋转电机以及上述第二旋转电机以在与蓄电装置之间进行电力的授受的方式,与该蓄电装置电连接,
[0016]上述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具备:与上述输入部件驱动连结的第一旋转构件、与上述第一输出部件驱动连结的第二旋转构件、以及与上述第一旋转电机驱动连结的第三旋转构件,
[0017]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作为动作模式,具备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0018]在上述第一模式中,成为在上述内燃机与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一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
[0019]在上述第二模式中,成为通过将从上述内燃机向上述第一旋转构件传递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从上述第一旋转电机向上述第三旋转构件传递,而将上述内燃机的驱动力经由上述第二旋转构件向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
[0020]上述控制装置
[0021]在上述车辆的速度小于规定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
[0022]在上述车辆所要求的驱动力亦即要求驱动力小于规定的第二阈值且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量是规定的第三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控制,在该第一控制中进行控制,以便将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上述动作模式设为上述第一模式,并且设为将上述第二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上述第二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且通过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上述第二驱动单元双方输出上述要求驱动力,
[0023]在上述要求驱动力是上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量小于上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控制,在该第二控制进行控制,以便将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上述动作模式设为上述第二模式,并且设为将上述第二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上述第二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且通过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上述第二驱动单元双方输出上述要求驱动力。
[0024]根据该特征结构,在车辆的速度比较低的状态下,在要求驱动力比较小且蓄电装置的充电量比较高的情况下,将第一驱动单元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一模式,并且设为将第二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第二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该第一模式成为在内燃机与第一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的状态下,将第一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第一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要求驱动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或者在蓄电装置的充电量比较低的情况下,将第一驱动单元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二模式,并且设为将第二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第二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该第二模式成为通过将从内燃机向第一旋转构件传递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从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三旋转构件传递,而将内燃机的驱动力经由第二旋转构件向第一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这样,在车辆以比较低的速度行驶中,无论蓄电装置的充电量的高低如何,都能够驱动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因此,能够适当地设定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驱动力分配,能够根据需要向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分配适当的驱动力,能够确保车辆的行驶性能。另外,由于通过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双方输出要求驱动力,所以能够避免仅其
一方大型化的情况,并且能够确保车辆的行驶性能。而且,在要求驱动力高的情况下,除了第一旋转电机之外还能够利用内燃机的驱动力来驱动第一车轮,所以也能够确保高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用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0026]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用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0027]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用驱动装置的控制框图。
[0028]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用驱动装置的各动作模式下的卡合装置的状态的图。
[0029]图5是表示车辆以比较低的速度行驶中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30]图6是表示执行第二控制中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31]图7是表示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比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0032]图8是表示在蓄电装置的充电量比较高的情况下用于决定第一驱动单元的动作模式的控制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用驱动装置,是用于驱动车辆的前轮以及后轮的车用驱动装置,在将上述前轮以及上述后轮中的一方设为第一车轮,将另一方设为第二车轮,所述车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驱动单元,其具备与上述车辆具备的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部件、与上述第一车轮驱动连结的第一输出部件、第一旋转电机、以及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并驱动上述第一车轮;第二驱动单元,其具备与上述第二车轮驱动连结的第二输出部件、以及第二旋转电机,并驱动上述第二车轮;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上述第二驱动单元以及上述内燃机,上述第一旋转电机以及上述第二旋转电机以在与蓄电装置之间进行电力的授受的方式,与该蓄电装置电连接,上述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具备:与上述输入部件驱动连结的第一旋转构件、与上述第一输出部件驱动连结的第二旋转构件、以及与上述第一旋转电机驱动连结的第三旋转构件,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作为动作模式,具备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上述第一模式中,成为在上述内燃机与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一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在上述第二模式中,成为通过将从上述内燃机向上述第一旋转构件传递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从上述第一旋转电机向上述第三旋转构件传递,而将上述内燃机的驱动力经由上述第二旋转构件向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车辆的速度小于规定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上述车辆所要求的驱动力亦即要求驱动力小于规定的第二阈值且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量是规定的第三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控制,在该第一控制中进行控制,以便将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上述动作模式设为上述第一模式,并且设为将上述第二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上述第二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且通过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上述第二驱动单元双方输出上述要求驱动力,在上述要求驱动力是上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量小于上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控制,在该第二控制进行控制,以便将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上述动作模式设为上述第二模式,并且设为将上述第二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向上述第二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且通过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上述第二驱动单元双方输出上述要求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驱动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作为上述动作模式,还具备第三模式,在上述第三模式中,成为上述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的上述第一旋转构件、上述第二旋转构件以及上述第三旋转构件一体旋转,且至少将上述内燃机的驱动力向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传递的状态,上述控制装置在进行将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上述动作模式从上述第二模式向上述第三模式转移的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以补偿由该模式转移引起的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力
变动的方式来控制上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驱动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具备变速器,该变速器配置在上述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与上述第一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且构成为能够切换多个变速挡,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变速器进行上述变速挡的切换动作之前,在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中使向上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驱动力减少,并且在上述第二驱动单元中使向上述第二输出部件输出的驱动力增加,在上述变速器结束上述变速挡的切换动作之后,在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中使向上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驱动力增加,并且在上述第二驱动单元中使向上述第二输出部件输出的驱动力减少。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驱动装置,其中,上述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的上述第一旋转构件、上述第二旋转构件以及上述第三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的顺序是所记载的顺序,上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具备:将上述输入部件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断开或连接的第一卡合装置;以及将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上述第二旋转构件以及上述第三旋转构件这三个旋转构件中选择的两个之间的动力传递断开或连接的第二卡合装置,在上述第一模式中,将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山大树前田拓洋所昇平佐佐井耕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