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88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分动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包括箱体和箱体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等速轴和差速轴;箱体上开有输入孔、等速输出孔和差速输出孔;等速轴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等速输出端,输入端通过轴承一与输入孔转动配合,等速输出端通过轴承二与等速输出孔转动配合,等速轴上固连有第一锥齿轮;差速轴一端固连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差速轴的另一端为差速输出端,差速输出端与差速输出孔通过轴承三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结构的优化,降低了齿轮啮合时的噪音,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实现了选用常规轴承即可达到设计标准,降低了维修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分动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

技术介绍

[0002]所谓分动箱,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可以将动力输出到后轴,或者同时输出到前、后轴。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分动箱也一直进行着改变,并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动箱,匹配在不同诉求的汽车上,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0003]目前分动箱市场问题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齿轮啮合异响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轴承损坏较多,造成分动箱的异响和性能的丧失;而且,为提高使用寿命,对易损件轴承的要求比较高,售后市场和配件市场价格较高,使得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实现了结构的优化,降低了齿轮啮合时的噪音,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实现了选用常规轴承即可达到设计标准,降低了维修成本。
[0005]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包括箱体和箱体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等速轴和差速轴;箱体上开有输入孔、等速输出孔和差速输出孔;等速轴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等速输出端,输入端通过轴承一与输入孔转动配合,等速输出端通过轴承二与等速输出孔转动配合,等速轴上固连有第一锥齿轮;差速轴一端固连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差速轴的另一端为差速输出端,差速输出端与差速输出孔通过轴承三转动配合。
[0006]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优化了结构,在实现一个输入转化为一个等速输出和差速输出的同时,降低了出现齿轮异响问题的次数,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即使出现轴承损坏,使用常规的轴承也可以达到设计标准,降低了维修成本,另外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更换轴承便捷。
[0007]作为优选,等速轴的输入端花键连接有花键套,花键套和输入孔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
[0008]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输入端与动力元件更稳定的传动连接。采用油封的密封方式,实现了更好的密封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
[0009]作为优选, 箱体的等速输出孔端固连有轴套,轴套和等速输出孔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
[0010]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等速输出端动力输出的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采用油封的密封方式,实现了更好的密封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
[0011]作为优选,等速轴为空心轴,输入端设置有油封密封。
[0012]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更好的密封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
[0013]作为优选,差速轴的差速输出端设置为花键轴,差速轴外套设有长轴套,所述长轴套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差速输出孔一端。
[0014]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差速输出端动力输出的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
[0015]作为优选,等速轴与第一锥齿轮采用孔轴过渡配合,第一锥齿轮锥底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等速轴设置有固定第一锥齿轮的轴肩,轴肩端面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孔。
[0016]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第一锥齿轮和等速轴的固定,轴向、径向及周向全部得到固定,可以有效避免异响,降低了齿轮的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避免传动过程中对轴承的冲击,降低了轴承的故障率。
[0017]作为优选,差速轴和第二锥齿轮为一体成型的锥齿轮轴。
[0018]通过采用一体成形的锥齿轮轴,相较于配合安装的,可以有效降低输出轴和第二锥齿轮的故障率,同时装配也更节省时间和人力。
[0019]作为优选,轴承一和轴承二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0020]作为优选,轴承一和轴承三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0021]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静载荷和动载荷大幅提升,解决了市场汽车常见的异响和轴承损坏的故障,圆锥滚子轴承为常规轴承,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0022]作为优选, 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表面进行磨齿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粗糙度不低于Ra0.8,硬度为HRC58

63。
[0023]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提高了锥齿强度,同时降低了锥齿啮合的噪音。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5]1.优化了结构,在实现一个输入转化为一个等速输出和差速输出的同时,降低了出现齿轮异响问题的次数,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即使出现轴承损坏,使用常规的轴承也可以达到设计标准,降低了维修成本,另外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更换轴承便捷。
[0026]2.通过采用螺钉连接来固定第一锥齿轮和等速轴,实现了对第一锥齿轮轴向、径向及周向全部得到固定,可以有效避免异响,降低了齿轮的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避免传动过程中对轴承的冲击,降低了轴承的故障率。
[0027]3.通过对轴承的设计,实现了静载荷和动载荷大幅提升,解决了市场汽车常见的异响和轴承损坏的故障,圆锥滚子轴承为常规轴承,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半剖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0030]图3是等速轴的示意图;
[0031]图4是差速轴的示意图;
[0032]图5是图1中Ⅰ处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箱体;11、输入孔;12、等速输出孔;13、差速输出孔;
[0035]2、箱体盖板;3、等速轴;31、输入端;32、等速输出端;33、轴承一;34、轴承二;
[0036]4、差速轴;41、差速输出端;42、轴承三;
[0037]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花键套;8、轴套;9、长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包括箱体1、箱体盖板2、等速轴3和差速轴4;箱体1、箱体盖板2可拆卸地连接,箱体1上开有输入孔11、等速输出孔12和差速输出孔13;等速轴3一端为输入端31,另一端为等速输出端32,输入端31通过轴承一33与输入孔11转动配合,箱体1的等速输出孔12端固连有轴套8,等速输出端32通过轴承二34与轴套8转动配合,等速轴3上固连有第一锥齿轮5;差速轴4一端固连有与第一锥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差速轴4和第二锥齿轮6为一体成型的锥齿轮轴,差速轴4的另一端为差速输出端41,差速输出端41与差速输出孔13通过轴承三42转动配合。
[0040]作为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实施方式,等速轴3的输入端31花键连接有花键套7,花键套7和输入孔11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
[0041]作为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实施方式,轴套8和等速输出孔12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
[0042]作为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实施方式,等速轴3为空心轴,输入端31设置有油封密封。
[0043]作为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实施方式,差速轴4的差速输出端4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包括箱体(1)和箱体盖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等速轴(3)和差速轴(4);所述箱体(1)上开有输入孔(11)、等速输出孔(12)和差速输出孔(13);所述等速轴(3)一端为输入端(31),另一端为等速输出端(32),所述输入端(31)通过轴承一(33)与所述输入孔(11)转动配合,所述等速输出端(32)通过轴承二(34)与所述等速输出孔(12)转动配合,所述等速轴(3)上固连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差速轴(4)一端固连有与第一锥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所述差速轴(4)的另一端为差速输出端(41),所述差速输出端(41)与所述差速输出孔(13)通过轴承三(42)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速轴(3)的输入端(31)花键连接有花键套(7),所述花键套(7)和输入孔(11)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等速输出孔(12)端固连有轴套(8),所述轴套(8)和等速输出孔(12)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后驱汽车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速轴(3)为空心轴,所述输入端(31)设置有油封密封。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张宝华姜先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邦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