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格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911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1
本申请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气格栅电机,包括电路板总成、驱动电机、多级减速齿轮组和进气格栅电机壳体;电路板总成安装在驱动电机的顶部,电路板总成上具有穿入驱动电机的转轴和驱动齿轮的容置孔;多级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固定安装在电路板总成上、且与驱动电机的齿轮啮合,多级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进气格栅扇叶连接;电路板总成基于接收到的车辆信号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多级减速齿轮组控制进气格栅扇叶转动。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无需增加多级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的固定支架,内部结构布置紧凑,能够使车辆在冷车状态快速升温,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废气排放,在发动机温度较高时提高散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气格栅电机


技术介绍

1、主进气格栅是位于汽车前脸的开口可调的进气格栅,通常安装在汽车中网后面,发动机舱前面,主要为发动机起到进气和散热两大功能。主动进气格栅通过电机驱动进气格栅扇叶,通过改变进气格栅扇叶的开闭来控制进气量及风阻,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及快速达到发动机较佳工作温度。

2、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主进气格栅电机内部具有电路板、电机、齿轮安装支架a和多级减速齿轮组,电机固定安装在下壳体上,电机上方安装电路板,电路板的上方安装齿轮安装支架a。齿轮安装支架a包括焊接凸台a1、第一齿轮轴孔a2、电机转轴孔a3、弹性固定片a4和第二齿轮轴孔a5。齿轮安装支架a采用如下固定方式:下壳体的内部边缘共分布三个支撑柱,齿轮安装支架a的底部与下壳体内部的三个支撑柱抵接,齿轮安装支架a的顶部一端通过弹性固定片a4与上壳体内顶面抵接,齿轮安装支架a的顶部另一端通过焊接凸台a1穿过上壳体顶部相匹配的孔并与上壳体焊接在一起。第一齿轮、电机转子和第二齿轮分别通过各自的转轴安装在第一齿轮轴孔a2、电机转轴孔a3和第二齿轮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总成(2)、驱动电机(3)、多级减速齿轮组(5)和进气格栅电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总成(2)包括齿轮座(21)和电路板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5)包括第一齿轮(50)、第二齿轮(51)、第三齿轮(52)、第四齿轮(53)和第五齿轮(54);所述第一齿轮(50)为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5)的输入端,所述第五齿轮(54)为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5)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总成(2)、驱动电机(3)、多级减速齿轮组(5)和进气格栅电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总成(2)包括齿轮座(21)和电路板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5)包括第一齿轮(50)、第二齿轮(51)、第三齿轮(52)、第四齿轮(53)和第五齿轮(54);所述第一齿轮(50)为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5)的输入端,所述第五齿轮(54)为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5)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座(21)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主体的齿轮座安装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格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电机壳体包括盖板和下壳体,盖板和壳体扣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安装所述电路板总成(2)、所述驱动电机(3)和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5)的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涛李永强郝新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邦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