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699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润滑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钡基润滑脂由基础油与多种酸、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混合皂化通过两次炼制并在纳米碳球、抗氧化剂和防锈剂份的配合下既解决了排水困难和分层现象,又使得润滑脂具有高滴点、使用时间长不易变质、润滑效果好的效果。润滑效果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剂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润滑脂是通过稠化剂稠化基础油制备而成的一种类固体状的润滑剂,在这种润滑剂中加入合适的添加剂可以改善润滑脂的应用性能。润滑脂作为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领域,其发展还处于起步状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润滑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润滑脂,比如锂基润滑脂、钙基润滑脂、聚脲润滑脂。润滑脂是机械设备运转中不可缺少的润滑产品,它可以减少设备的摩擦磨损,减少因摩擦磨损造成的材料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润滑脂可以防止润滑油在运行过程中流失,避免固体颗粒和水等污染物的渗透,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密封材料。
[0003]复合钡基润滑脂是由两种或是两种以上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复合钡皂稠化基础油而成,它具有优良的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以其抗极压、耐磨、耐高温、抗水和长寿命等特性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润滑脂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轴承、冶金、汽车、纺织和印染等行业对润滑脂的性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目前对润滑脂存在寿命短、耐高温性不佳、抗磨性不高,而且复合钡基润滑脂的传统制备方法容易出现分层现象以及排水时出现的溢釜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多种酸与氢氧化钡多次皂化和多次炼制,结合系列添加剂可以减少制备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使得润滑脂具有较高的滴点、耐磨性和较长的使用期限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0007]基础油50

60份、12

羟基硬脂酸12

16份、硬脂酸2

4份、癸二酸3

6份、己二酸3

6份、醋酸1

3份、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8

12份、纳米碳球2

4份、抗氧化剂0.5

1份和防锈剂0.5

1份。
[0008]优选的,所述基础油为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9]优选的,所述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的粒径为0.2

0.4mm。
[0010]优选的,所述纳米碳球的粒径为100

500nm。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按所述质量份称取原料;
[0013]2)将1/2的基础油、硬脂酸、癸二酸、己二酸、醋酸、抗氧化剂和防锈剂混合得到复合基础油;
[0014]3)将剩余1/2的基础油和12

羟基硬脂酸混合加热,边搅拌边加入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和纳米碳球进行第一皂化,然后逐次加入所述步骤2)得到的复合基础油进行第二皂
化;
[0015]4)将所述步骤3)第二皂化后所得物料依次经过第一炼制、第二炼制、自然降温、研磨和脱气得到复合钡基润滑脂。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混合加热温度为80

100℃,加热时间为30

90min。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第一皂化的温度为90

110℃,时间为1

2h。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第二皂化的温度为120

130℃,时间为1.5

3h。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第一炼制的温度为150

180℃,炼制时间为30

60min。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第二炼制的温度为180

210℃,炼制时间为1.5

2.5h。
[0021]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基础油与多种酸、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混合皂化通过两次炼制并在纳米碳球、抗氧化剂和防锈剂份的配合下既解决了排水困难和分层现象,又使得润滑脂具有高滴点、使用时间长不易变质、润滑效果好的效果,使滴点达到290℃以上,蒸发损失率低,满足长效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0023]基础油50

60份、12

羟基硬脂酸12

16份、硬脂酸2

4份、癸二酸3

6份、己二酸3

6份、醋酸1

3份、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8

12份、纳米碳球2

4份、抗氧化剂0.5

1份和防锈剂0.5

1份;
[0024]各原料的质量份优选为:基础油55份、12

羟基硬脂酸15份、硬脂酸3份、癸二酸4份、己二酸4份、醋酸2份、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10份、纳米碳球3份、抗氧化剂0.8份和防锈剂0.8份。
[0025]本专利技术使用多种不同的酸与氢氧化钡发生皂化反应,其生成的皂纤维具有多种形貌,包括管状、螺旋状以及珊瑚状,通过不同的皂纤维形状、大小和皂纤维之间的作用力,使其对基础油的吸附力明显大于单一皂纤维,如此提高润滑脂的滴点以及使用寿命。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基础油用量少,稠化剂相对较多,而且本专利技术发现稠化剂在提高用量大约20%时,既不会影响润滑性能,滴点温度达到最高。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础油优选为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更优选为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和植物油的组合。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的粒径优选为0.2

0.4mm,更优选为0.3mm。本专利技术使用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而不用八水合氢氧化钡水溶液可以解决排水时的溢釜问题。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纳米碳球的粒径优选为100

500nm;更优选为200

400nm;进一步优选为300nm。所述纳米碳球均匀的分散在润滑脂体系内,其显著增加了润滑脂的散热和耐极压抗磨性。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按所述质量份称取原料;
[0031]2)将1/2的基础油、硬脂酸、癸二酸、己二酸、醋酸、抗氧化剂和防锈剂混合得到复合基础油;
[0032]3)将剩余1/2的基础油和12

羟基硬脂酸混合加热,边搅拌边加入八水合氢氧化钡
粉末和纳米碳球进行第一皂化,然后逐次加入所述步骤2)得到的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钡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基础油50

60份、12

羟基硬脂酸12

16份、硬脂酸2

4份、癸二酸3

6份、己二酸3

6份、醋酸1

3份、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8

12份、纳米碳球2

4份、抗氧化剂0.5

1份和防锈剂0.5

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水合氢氧化钡粉末的粒径为0.2

0.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球的粒径为100

500nm。5.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质量份称取原料;2)将1/2的基础油、硬脂酸、癸二酸、己二酸、醋酸、抗氧化剂和防锈剂混合得到复合基础油;3)将剩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博陈煜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诺润滑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