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83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夹具。线束夹具包括线束夹具本体,该线束夹具本体包括基部、竖立部、固定部、折回部、第一延长部和第二延长部。第二延长部的远端和竖立部限定第一间隙。第四弯曲部和基部限定第二间隙。基部、折回部和第一延长部限定用于夹持线束的第一夹具空间。基部、竖立部和第二延长部限定用于夹持从第一夹具空间通过第二间隙而变形的线束的第二夹具空间。在第一间隙的宽度为A,第二间隙的宽度为B,线束的直径为φ,并且变形的线束的最大直径为a的情况下,B<φ和A<a的关系得以满足。B<φ和A<a的关系得以满足。B<φ和A<a的关系得以满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已经提出了一种线束夹具,该线束夹具包括一体地设置有线束安装面的近端和每一个被从近端沿着线束的外周边弯曲以在覆盖线束的外周边的状态中保持线束的保持部(例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12

095437(JP 2012

095437 A))。小于线束的直径的间隙被形成在保持部的远端和线束安装面之间。线束通过间隙插入。因此,在用线束夹具的保持部覆盖线束的外周边的状态中,线束被夹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然而,对于在JP 2012

095437 A中描述的线束夹具,取决于线束夹具的使用环境(例如,其中振动被施加到线束夹具的环境),存在线束穿过间隙并且脱落的麻烦事。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线束的脱落的线束夹具。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线束夹具。该线束夹具包括线束夹具本体。该线束夹具本体包括:基部;竖立部,该竖立部从基部的第一端经由第一弯曲部在离开基部的方向上延伸;固定部,该固定部从竖立部的远端经由第二弯曲部朝向与基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且被固定到固定对象;折回部,该折回部被从基部的第二端折回;第一延长部,该第一延长部从折回部的远端朝向竖立部基本平行于基部延伸并且进一步经由第三弯曲部在接近基部的方向上延伸;和第二延长部,该第二延长部从第一延长部的远端经由第四弯曲部在离开基部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延长部的远端是自由端。第二延长部的远端和竖立部限定第一间隙。第四弯曲部和基部限定第二间隙。基部、折回部和第一延长部限定第一夹具空间。第一夹具空间是用于夹持线束的空间。基部、竖立部和第二延长部限定第二夹具空间。第二夹具空间是用于夹持由于从第一夹具空间穿过第二间隙而变形的线束的空间。在第一间隙的宽度为A,第二间隙的宽度为B,线束的直径为φ,并且变形的线束的最大直径为a的情况下,B<φ并且A<a的关系得以满足。
[0006]利用这种配置,能够抑制线束的脱落。
[0007]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即,线束夹具设置有多个夹具功能,即,在功能上用作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具空间和在功能上用作第二夹具的第二夹具空间。
[0008]在以上线束夹具中,折回部可以以圆弧形状延伸,并且折回部的直径可以基本等于线束的直径。
[0009]在以上线束夹具中,线束夹具本体可以通过弯曲金属板来制造。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线束的脱落的线束夹具。
附图说明
[0011]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
义,其中类似的符号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2]图1A是线束夹具和第一夹具空间中的线束的截面视图;
[0013]图1B是线束夹具和穿过第二间隙的线束的截面视图;
[0014]图1C是线束夹具和第二夹具空间中的线束的截面视图;
[0015]图2A是线束夹具和第一夹具空间中的线束的截面视图;
[0016]图2B是线束夹具和穿过第二间隙的线束的截面视图;
[0017]图2C是线束夹具和第二夹具空间中的线束的截面视图;
[0018]图3是其中线束夹具被固定到固定对象的示例;并且
[0019]图4是示出在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线束夹具10。在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并且将不重复描述。
[0021]图1A是线束夹具10和第一夹具空间S1中的线束30的截面视图。图1B是线束夹具10和穿过第二间隙G2的线束30的截面视图。图1C是线束夹具10和第二夹具空间S2中的线束30的截面视图。图1A到图1C示出包括线束和线束夹具的驱动单元。更具体地,驱动单元包括马达、旋转角度传感器、线束、线束夹具和外壳(固定对象40)(未示出)。线束30被连接到旋转角度传感器。线束夹具10被附接到容纳马达的外壳(固定对象40)。
[0022]线束夹具10是具有夹持线束30的功能的托架。如在图1A到图1C中所示,线束30包括多根芯线31和具有柔性以包覆芯线31的圆筒形护套32。芯线31例如是引线。护套32例如是丙烯酸橡胶管。线束夹具10具有的形状使得抑制线束30从线束夹具10脱落,如将在以后描述的那样。
[0023]如在图1A到图1C中所示,线束夹具10包括线束夹具本体20。线束夹具本体20包括基部21、竖立部22、固定部23、折回部24、第一延长部25和第二延长部26。竖立部22经由第一弯曲部C1在离开基部21的方向上从基部21的一端延伸。固定部23经由第二弯曲部C2从竖立部22的远端朝向与基部21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且被固定(例如,以螺纹方式固定连接)到固定对象。折回部24从基部21的另一端以圆弧形状延伸并且被折回。第一延长部25从折回部24的远端朝向竖立部22基本平行于基部21延伸并且经由第三弯曲部C3进一步在接近基部21的倾斜方向上延伸以在基部21和折回部24之间形成第一夹具空间S1。第二延长部26经由第四弯曲部C4在离开基部21的倾斜方向上从第一延长部25的远端延伸以在基部21和竖立部22之间形成第二夹具空间S2。第二延长部26的远端是自由端。
[0024]第一夹具空间S1是用于夹持线束30的空间。第一夹具空间S1由基部21、折回部24和第一延长部25形成。第二间隙G2被形成在第四弯曲部C4和基部21之间。当第二间隙G2的宽度为B并且线束30的直径为φ时,其间的关系为B<φ。当折回部24的直径为C并且线束30的直径为φ时,其间的关系为C≈φ。根据这些关系,第一夹具空间S1在功能上用作第一夹具以夹持在第一夹具空间S1中插入的线束30。
[0025]线束30经由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插入在第一夹具空间S1中。
[0026]当线束夹具10被固定到振动的固定对象时,线束30能够由于振动而穿过第二间隙G2(线束脱落)。特别地,如在图2A到图2C中所示,当线束夹具10在折回部24被置放在上方并
且固定部23被置放在下方的状态中被固定时,线束夹具10不仅受到振动而且还受到它自身重量的影响,从而线束30更容易能够穿过第二间隙G2。
[0027]因此,设置了第二夹具空间S2。
[0028]第二夹具空间S2是用于夹持由于穿过第二间隙G2而变形为椭圆形状的线束30(见图1C和图2C)的空间。第二夹具空间S2由基部21、竖立部22和第二延长部26形成。第一间隙G1被形成在第二延长部26的远端和竖立部22之间。当由于穿过第二间隙G2而变形为椭圆形状的线束30的最大直径为a(见图1B)并且第一间隙G1的宽度为A时,其间的关系为A<a。根据这个关系,第二夹具空间S2在功能上用作第二夹具以夹持由于穿过第二间隙G2并且移动到第二夹具空间S2中而变形为椭圆形状的线束30(见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夹具本体,所述线束夹具本体包括:基部;竖立部,所述竖立部从所述基部的第一端经由第一弯曲部在离开所述基部的方向上延伸;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从所述竖立部的远端经由第二弯曲部朝向与所述基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且被固定到固定对象;折回部,所述折回部被从所述基部的第二端折回;第一延长部,所述第一延长部从所述折回部的远端朝向所述竖立部基本平行于所述基部延伸,并且进一步经由第三弯曲部在接近所述基部的方向上延伸;和第二延长部,所述第二延长部从所述第一延长部的远端经由第四弯曲部在离开所述基部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延长部的远端是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二延长部的远端和所述竖立部限定第一间隙;所述第四弯曲部和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健太郎秋山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