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41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辅助设备,进一步涉及一种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拖辊表面磨损严重的技术缺陷。位于盘类零件端面下起支撑作用的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差速机构的数量至少为3;所述拖辊机构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架在支架中间的固定轴,固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承上并排安放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位于两端滚动轴承端面与支架之间的隔套。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工件与拖辊表面的线速度差,减小了拖辊与工件表面的滑动摩擦力,从而降低了拖辊的表面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辅助设备,进一步涉及一种盘类零件旋转端 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
技术介绍
如附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当大型盘类零件水平旋转时,由 于下端面拖辊是整体圆柱形辊轮,在旋转过程中,拖辊外表面的线速 度不同,外圆面与工件接触面产生相对滑移运动,使得拖辊表面磨损 严重,运动平稳性差,驱动力矩大。工件旋转其端面各点的线速度为2TTRn(r^转速、11=工件半径), 即各点速度与R成正比,如附图2所示,工件内外圆半径差为300mm, 即速度差为600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拖辊表面磨损严重,运动平稳性差,驱动 力矩大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包括驱动盘类零件旋转的主驱动 轮,通过与盘类零件的外圆周面的摩擦力驱动盘类零件旋转;从动轮, 起对盘类零件径向定位的作用;位于盘类零件端面下起支撑作用的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差速机构的数量至少为3;所述 拖辊机构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架在支架中间的固定 轴,固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承上并排安放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位于两端滚动轴承端面与支架之间的隔 套。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剖面形状优选为梯形,与盘类零件接触端为 梯形的短边。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一) 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的设计大大降低了 工件与拖辊表面的线速度差,减小了拖辊与工件表面的滑动摩擦力, 从而降低了拖辊的表面磨损。(二) 滑动摩擦了的减小,增加了工件旋转过程的平稳性。(三) 滑动摩擦力的减小,降低了驱动力矩,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图l为现有技术中的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图中,l代表主驱动轮,2代表拖辊机构,3代表从动轮,4代表工件。图2为图1中拖辊沿A-A剖面图,图中,ll代表拖辊轮,12代表支架,13代表轴承,14代表螺栓,15代表底板。图3为本专利技术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的剖面图,图中,21代表拖辊轮,22代表滚动轴承,23代表固定轴,24代表隔套。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在图1所示现有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中替换其 中拖辊机构而实现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包括驱动盘类零件旋转的主驱动 轮,通过与盘类零件的外圆周面的摩擦力驱动盘类零件旋转;从动轮, 起对盘类零件径向定位的作用;位于盘类零件端面下起支撑作用的拖辊机构,拖辊机构的数量为3,且均匀分布;所述拖辊机构包括底 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架在支架中间的固定轴,固定轴与支架 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承上并排安放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数量为9; 分别位于两端滚动轴承端面与支架之间的隔套。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剖面形状为梯形,与盘类零件接触端为梯形 的短边,梯形短边的长度为IO毫米。权利要求1、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在支架中间的固定轴,固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承上并排安放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位于两端滚动轴承端面与支架之间的隔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剖面形状为梯形,与盘类零件接触 端为梯形的短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短边的长度为IO亳米。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承的数量为9。5、 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包括驱动盘类零件旋转的主 驱动轮,通过与盘类零件的外圆周面的摩擦力驱动盘类零件旋转;从 动轮,起对盘类零件径向定位的作用;位于盘类零件端面下起支撑作 用的拖辊机构,拖辊机构的数量至少为3;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辊机 构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架在支架中间的固定轴,固 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承上并排安放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 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位于两端滚动轴承端面与支架之间的隔套。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剖面形状为梯形,与盘类零件接触端为梯形 的短边。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梯形短边的长度为io毫米。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滚动轴承的数量为9。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辅助设备,进一步涉及一种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拖辊表面磨损严重的技术缺陷。位于盘类零件端面下起支撑作用的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差速机构的数量至少为3;所述拖辊机构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架在支架中间的固定轴,固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承上并排安放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位于两端滚动轴承端面与支架之间的隔套。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工件与拖辊表面的线速度差,减小了拖辊与工件表面的滑动摩擦力,从而降低了拖辊的表面磨损。文档编号B23Q3/00GK101623828SQ20091007008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常玉昆, 李惠玲 申请人:天津天丰中高频感应淬火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盘类零件旋转端面支承拖辊差速机构,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在支架中间的固定轴,固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承上并排安放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位于两端滚动轴承端面与支架之间的隔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玉昆李惠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丰中高频感应淬火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