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3535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PAYPMP。其制备方法为: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鲍鱼内脏,酶解结束后灭酶,得到酶解液;酶解液经离心、粗滤和超滤处理,收集得到小于1kDa分子量的多条多肽,并分别冷冻干燥成粉末;取多肽冻干粉末进行序列鉴定,获得多条多肽序列,删除重复序列,筛选得到多条不重复的多肽;以蛋白质HMGR作为受体,通过对接软件将得到的多条多肽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对接分数得分排名靠前的多肽,固相合成得到小分子活性肽。本发明专利技术小分子活性肽可以有效抑制细胞中的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脂的积累,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高,具有降血脂功效,可以应用于制备辅助降血脂药物,相比传统降血脂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肽
,尤其涉及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民的日常膳食摄入变得更加广泛,高血脂症患病人群在我国逐年增加,国民健康受到了威胁。目前在临床中使用较多的降血脂药物多为他汀类药物,据可靠研究,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会有主要两方面的副作用,一个是转氨酶升高,一个是肌肉痛的不良反应风险。因此,通过食疗控制血脂的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然而目前人们对鲍鱼的加工利用主要集中在罐头、冷冻、鲜销等,鲍鱼的精深加工利用较低、下脚料浪费严重。
[0003]现已有的对鲍鱼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腺、内脏、壳以及鳃等下脚料的抗氧化活性上。目前关于开发天然源的降血脂肽的研究越来越热门,但鲍鱼内脏源的降血脂肽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以鲍鱼下脚料为原料,获得具有降血脂功效的多肽,为鲍鱼下脚料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新思路,也为开发天然降血脂产品拓展了资源。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PAYPMP。
[0006]上述小分子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选取鲍鱼的内脏作为原料;S2.酶解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鲍鱼的内脏,酶解结束后灭酶,得到酶解液;S3.过滤酶解液经离心、粗滤和超滤处理,收集得到小于1kDa分子量的多条多肽,并分别冷冻干燥成粉末;S4. 序列鉴定取多肽冻干粉末进行序列鉴定,获得多条多肽序列,删除重复序列,筛选得到多条不重复的多肽;S5.虚拟筛选以蛋白质HMGR作为受体,通过对接软件将得到的多条多肽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对接分数得分排名靠前的多肽,进行固相合成,得到上述的小分子活性肽。
[0007]优选地,步骤S2中,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的8000~12000U/g底物,pH值为9.5~10.5,底物与超纯水的比例为1:40~60,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3~6h。
[0008]优选地,步骤S2中,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的10000U/g底物,pH值为10.0,底物与超
纯水的比例为1:50,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4h。
[0009]优选地,步骤S3中,酶解液采用平板离心机离心,采用陶瓷膜粗滤,得到的滤出液经<1 kDa的膜超滤,收集得到小于1kDa分子量的多条多肽。
[0010]优选地,步骤S4中,取多肽冻干粉末经除盐柱进行除盐后,采用纳喷离子源的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得到多肽序列。
[0011]优选地,步骤S5中,运用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对蛋白质HMGR分子加氢、去水,进行能量最小化处理,以多肽分子以Discovery Studio Client绘制小分子作为配体,最后确定蛋白质HMGR的活性口袋,在口袋范围8,盒子边缘4的条件下虚拟筛选。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蛋白和多肽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中多肽及蛋白互相结合,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LPAYPMP,所述蛋白质为HMGR蛋白质。
[0013]优选地,所述HMGR蛋白质的晶体结构为1HWK。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小分子活性肽及蛋白在制备辅助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小分子活性肽可以有效抑制细胞中的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脂的积累,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高,具有降血脂功效,可以应用于制备辅助降血脂药物,相比传统降血脂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0016]2、本专利技术小分子活性肽以鲍鱼内脏为原料制备得到,废物利用,不会浪费珍贵的鲍鱼肉,为鲍鱼下脚料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新思路,也为开发天然降血脂产品拓展了资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小分子活性肽的HPLC色谱图。
[0018]图2为小分子活性肽的质谱图。
[0019]图3为不同浓度LPAYPMP对Hep

G2细胞活力的影响。
[0020]图4为不同浓度LPAYPMP对Hep

G2细胞总胆固醇(TC)的影响。
[0021]图5为不同浓度LPAYPMP对Hep

G2细胞总甘油三酯(TG)的影响。
[0022]图6为不同浓度LPAYPMP的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
[0023]图7为1HWK与LPAYPMP的分子对接结果。
[0024]图8为图7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9为蛋白

配体复合物所有原子对于其初始结构的均方根偏差(RMSD)走势图。
[0026]图10为蛋白质

配体复合物的氨基酸骨架原子随时间变化的RMSF值。
[0027]图11为蛋白

配体复合物的相互作用统计图(按氨基酸参与分类)。
[0028]图12为蛋白和小分子形成的相互作用力统计图(按时间进行分类)。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PAYPMP,如序列表SEQIDNO:1
所示。该小分子活性肽可应用于制备辅助降血脂药物。
[0031]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蛋白和多肽的复合物,该复合物中多肽和蛋白互相结合,其中,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LPAYPMP,蛋白为HMGR蛋白质,且HMGR蛋白质的晶体结构为1HWK。
[0032]上述小分子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选取鲍鱼的内脏作为原料。
[0033]S2.酶解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鲍鱼的内脏,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的8000~12000U/g底物,pH值为9.5~10.5,底物与超纯水的比例为1:40~60,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3~6h。作为一较佳酶解实施方式,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的10000U/g底物,pH值为10.0,底物与超纯水的比例为1:50,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4h。酶解结束后灭酶,得到酶解液。
[0034]S3.过滤酶解液采用平板离心机离心,离心之后通过陶瓷膜粗滤,得到的滤出液经<1 kDa的膜超滤,收集得到小于1kDa分子量的多条多肽,并分别冷冻干燥成粉末。
[0035]S4. 序列鉴定取多肽冻干粉末进行序列鉴定,获得多条多肽序列,删除重复序列,筛选得到多条不重复的多肽。具体地,取多肽冻干粉末经C18除盐柱进行除盐后,采用纳喷离子源的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得到多肽序列。整套系统为串联EASY

nanoLC 1200的Q

Exactive Plus质谱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MA, US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为:LPAYPMP。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选取鲍鱼的内脏作为原料;S2.酶解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鲍鱼的内脏,酶解结束后灭酶,得到酶解液;S3.过滤酶解液经离心、粗滤和超滤处理,收集得到小于1 kDa分子量的多条多肽,并分别冷冻干燥成粉末;S4. 序列鉴定取多肽冻干粉末进行序列鉴定,获得多条多肽序列,删除重复序列,筛选得到多条不重复的多肽;S5.虚拟筛选以蛋白质HMGR作为受体,通过对接软件将得到的多条多肽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对接分数得分排名靠前的多肽,进行固相合成,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活性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分子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的8000~12000U/g底物,pH值为9.5~10.5,底物与超纯水的比例为1:40~60,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3~6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分子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的10000U/g底物,pH值为10.0,底物与超纯水的比例为1:50,酶解温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琨刘智禹刘丽娜陈贝许旻苏永昌刘淑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