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及驾驶模拟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496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及驾驶模拟方法,包括: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活动机构和支撑平台,其中,支撑平台被配置为随着活动机构的运动而进行多姿态运动;整车座舱,整车座舱包括座舱零部件和驾乘模拟器;算法平台,与驾乘模拟器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操作信息,确定与座舱零部件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与活动机构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座舱零部件,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控制信息,执行对应的响应动作,以模拟真实驾乘体验;活动机构,被配置为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带动支撑平台进行姿态调整,以模拟真实行车姿态。通过本公开提供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同时完成算法开发与测试、零部件功能测试、安全技术研究、驾乘体验评价等诸多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及驾驶模拟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驾驶模拟
,具体涉及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及驾驶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国汽车安全测评规则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当前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安全开发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主动刹车、被动防护等,迫切需要更多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融合应用的场景功能,如在碰撞不可避免时提前安全带预碰撞收紧、座椅预碰撞调节、气囊预碰撞充气准备等等。以往由于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薄弱,汽车安全技术主要有国外主导提出,研发成功后推向市场,当成本下降后国内自主品牌逐步配置应用。从特斯拉汽车model3汽车推向市场开始,拉开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新革命,国内汽车行业迅速跟进。在智能安全和自动驾驶技术上,除极个别国外企业稍领先,国内外整车厂基本处于同一技术水平,特别是当前驾驶辅助系统的应用打破了以往安全技术保护的边界,使得主被动安全的保护边界变得模糊起来,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个性化乘员保护技术等的融合研究与开发变得越来越迫切。
[0003]然而汽车碰撞事件是一个危险的工况,真实环境中复现事故工况难度非常大、也非常危险,一个碰撞实验往往需要准备数天才能完成,并且不是任何危险场景都能通过试验解决,更无法体验相关零部件的安全功能在该场景下的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款驾驶模拟器和适用方法进行安全技术开发和功能测试与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驾驶模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驾驶模拟器无法同时完成算法开发与测试、安全技术开发、座舱零部件功能测试、真实驾乘验证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驾驶模拟方法,以实现同时完成算法开发与测试、零部件功能测试、安全技术研究、驾乘体验评价等诸多功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包括:
[0007]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活动机构和与所述活动机构连接的支撑平台,其中,所述支撑平台被配置为随着所述活动机构的运动而进行多姿态运动;
[0008]整车座舱,配置到所述支撑平台上,并随着所述支撑平台运动;其中,所述整车座舱包括座舱零部件和驾乘模拟器,所述驾乘模拟器被配置为产生操作信息;
[0009]算法平台,与所述驾乘模拟器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座舱零部件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与所述活动机构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
[0010]所述座舱零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响应动作,以模拟真实驾乘体验;
[0011]所述活动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带动所述支撑平台进行姿态调整,以模拟真实行车姿态。
[0012]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系统包括:
[0013]虚拟信号输出装置,所述虚拟信号输出装置与所述座舱零部件和所述活动机构通信连接;所述虚拟信号输出装置被配置为产生虚拟场景信息,其中,所述虚拟场景信息用于虚拟出真实驾乘操作时所处的驾乘场景;
[0014]所述座舱零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虚拟场景信息,执行对应的响应动作,以模拟在驾乘场景下的真实驾乘体验;
[0015]所述活动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和所述虚拟场景信息,带动所述支撑平台进行姿态调整,以模拟在驾乘场景下的真实行车姿态。
[0016]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驾乘模拟器包括操作套件;
[0017]其中,所述操作套件被配置为向用户提供驾驶操作,所述操作套件至少包括方向盘、加速踏板和减速踏板。
[0018]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驾乘模拟器还包括乘员感知装置,所述乘员感知装置对所述整车座舱中的用户进行信息采集,得到感知信息;
[0019]所述算法平台,具体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套件所产生的操作信息和所述乘员感知装置所产生的感知信息,确定与所述座舱零部件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套件所产生的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活动机构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
[0020]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显示系统,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用于显示虚拟场景信息、感知信息和操作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0021]其中,所述虚拟场景信息包括道路信息和碰撞信息,用于虚拟出真实驾乘操作所处的驾乘场景;
[0022]所述感知信息包括驾乘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动作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0023]所述操作信息包括加速度信息、方向信息和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0024]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整车座舱的底部包括底盘安装硬点和门槛梁举升点;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点和多个安装杆;
[0025]其中,多个所述安装点与所述底盘安装硬点或门槛梁举升点连接;
[0026]多个所述安装杆安装到所述显示系统上。
[0027]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活动机构包括:
[0028]支撑件;
[0029]多个电控主缸,每个所述电控主缸的一个连接端安装到所述支撑件上,另一个连接端连接所述支撑平台;其中,每两个所述电控主缸的两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0030]电控系统,与多个所述电控主缸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电控主缸进行多自由度伸缩。
[0031]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支撑件包括地基;或者,
[0032]滑台,所述滑台沿所述整车座舱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滑轨上,以带动所述支撑平台滑动产生平移加速度。
[0033]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座舱零部件至少包括座椅、仪表盘、安全带、内饰板、拉手、气囊和门锁。
[003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汽车,应用于算法平台,其中,所述算法平台与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和整车座舱通信连接,其中,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包括活动机构和与所述活
动机构连接的支撑平台,整车座舱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并随着所述支撑平台运动;其中,所述整车座舱包括座舱零部件和驾乘模拟器,所述驾乘模拟器被配置为产生操作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0035]接收所述驾乘模拟器产生的操作信息;
[0036]基于所述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座舱零部件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与所述活动机构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
[0037]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座舱零部件执行对应的响应动作;
[0038]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活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撑平台执行姿态调整动作。
[0039]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座舱零部件和所述活动机构还与虚拟信号输出装置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0]接收虚拟信号输出装置产生的虚拟场景信息;
[0041]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座舱零部件执行对应的响应动作,包括:
[0042]基于所述虚拟场景信息和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座舱零部件执行相关动作;
[0043]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活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撑平台执行姿态调整动作,包括:
[0044]基于所述虚拟场景信息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活动机构和与所述活动机构连接的支撑平台,其中,所述支撑平台被配置为随着所述活动机构的运动而进行多姿态运动;整车座舱,配置到所述支撑平台上,并随着所述支撑平台运动;其中,所述整车座舱包括座舱零部件和驾乘模拟器,所述驾乘模拟器被配置为产生操作信息;算法平台,与所述驾乘模拟器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座舱零部件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与所述活动机构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座舱零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响应动作,以模拟真实驾乘体验;所述活动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带动所述支撑平台进行姿态调整,以模拟真实行车姿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虚拟信号输出装置,所述虚拟信号输出装置与所述座舱零部件和所述活动机构通信连接;所述虚拟信号输出装置被配置为产生虚拟场景信息,其中,所述虚拟场景信息用于虚拟出真实驾乘操作时所处的驾乘场景;所述座舱零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虚拟场景信息,执行对应的响应动作,以模拟在驾乘场景下的真实驾乘体验;所述活动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和所述虚拟场景信息,带动所述支撑平台进行姿态调整,以模拟在驾乘场景下的真实行车姿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乘模拟器包括操作套件;其中,所述操作套件被配置为向用户提供驾驶操作,所述操作套件至少包括方向盘、加速踏板和减速踏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乘模拟器还包括乘员感知装置,所述乘员感知装置用于对所述整车座舱中的用户进行信息采集,得到感知信息;所述算法平台,具体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套件所产生的操作信息和所述乘员感知装置所产生的感知信息,确定与所述座舱零部件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套件所产生的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活动机构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系统,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用于显示虚拟场景信息、感知信息和操作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虚拟场景信息包括道路信息和碰撞信息,用于虚拟出真实驾乘操作所处的驾乘场景;所述感知信息包括驾乘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动作信息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操作信息包括加速度信息、方向信息和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座舱的底部包括多个底盘安装硬点或多个门槛梁举升点;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点和多个安装杆;其中,多个所述安装点与多个所述底盘安装硬点或多个所述门槛梁举升点连接;多个所述安装杆安装到所述显示系统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支撑件;多个电控主缸,每个所述电控主缸的一个连接端安装到所述支撑件上,另一个连接端连接所述支撑平台;其中,每两个所述电控主缸的两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电控系统,与多个所述电控主缸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电控主缸进行多自由度伸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驾驶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地基;或者,滑台,所述滑台沿所述整车座舱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滑轨上,以带动所述支撑平台滑动产生平移加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斌毛溶洁李锐阳何欣尹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