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58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旋流厌氧池;所述的旋流厌氧池进水沿上切线方向进入,出水沿下切线方向流出,旋流厌氧池底部设有污泥消化坑,顶部为硬化顶板,靠近生态净化层的一侧开有出水堰;在所述的出水堰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生态净化层、好氧层、缺氧层与集水池,好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线以上;缺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以下;在所述的集水池中部向上穿过生态净化层、好氧层、缺氧层设置有通风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污水净化的过程中,无电气设备,不消耗能源,运行管理简单,可实现“傻瓜式”运行,适用于地势落差较大,经济发展落后的山区农村污水处理。济发展落后的山区农村污水处理。济发展落后的山区农村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尽管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趋势较好,但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水平相比城镇仍是十分落后的,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山区,生活污水仍然处于直排状态,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也存在管理复杂、运行成本高的缺点,在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适用性,导致有的污水处理设施闲置起来。本专利技术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开发了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简化了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管理,增强实用性,降低闲置率,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以解决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存在运行管理复杂、运行成本高的问题,适用于地势落差较大,经济发展落后的山区农村污水处理。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旋流厌氧池;所述的旋流厌氧池进水沿上切线方向进入,出水沿下切线方向流出,旋流厌氧池底部设有污泥消化坑,顶部为硬化顶板,靠近生态净化层的一侧开有出水堰;
[0005]在所述的出水堰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生态净化层、好氧层、缺氧层与集水池,好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线以上;缺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以下;
[0006]在所述的集水池中部向上穿过生态净化层、好氧层、缺氧层设置有通风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塔为双曲线通风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塔上设置有无动力风机。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生态净化层周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设置有进风廊道。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进风廊道对应好氧层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窗。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进风廊道上方开口处设置有鼓风扇。
[0012]进一步的的,在所述的鼓风扇上一体设置有风力驱动扇,所述的风力驱动扇在风力作用下带动鼓风扇向进风廊道鼓风。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进风廊道向下设置有连通集水池的水封井。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集水池底板为由四周向中心倾斜结构,集水池中心处设置有沉泥坑。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净化层由砂滤层及其上部的绿色植被构成;砂滤层应由多层砂石组成,相邻两层砂石中上层砂石的粒径大于下层。
[0016]本专利技术在地势落差较大的偏远山区,来水的动能可以为旋流厌氧池提供旋流力,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沉到污泥消化坑,进行污泥消化反应,实现污
泥减量化,上清液通过出水堰流入生态净化层,生态净化层由砂滤层及其上部的绿色植被构成,其具有一定的坡度,流入的污水会形成水膜,均匀散布在砂滤层上,生态净化层的植物应根系发达、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具有抗冻及抗病虫害的能力、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美化景观效果且容易管理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大气复氧作用溶解到污水中,砂滤层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一步拦截,避免污水中过高的悬浮物堵塞后续处理单元,绿色植被应定期处置,并根据砂滤层的堵塞情况,定期更换砂滤料。在实现污水净化的过程中,无电气设备,不消耗能源,运行管理简单,可实现“傻瓜式”运行,适用于地势落差较大,经济发展落后的山区农村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该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平面图;
[0018]图2为该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1

1平面图;
[0019]图3为该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2

2平面图。
[0020]驱动扇1;鼓风扇2;生态净化层3;好氧层4;缺氧层5;无动力风机6;双曲线通风塔7;水封井8;集水池9;污泥消化坑10;旋流厌氧池11;绿色植被12;进风廊道13;百叶窗14;进水管15;出水管16;遮雨板17;联动轴18;出水堰19;进风筒20;排泥管21;沉泥坑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包括旋流厌氧池11;所述的旋流厌氧池进水口15沿上切线方向进入,出水沿下切线方向流出,旋流厌氧池底部设有污泥消化坑10,顶部为硬化顶板,靠近生态净化层的一侧开有出水堰19;
[0026]在所述的出水堰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生态净化层3、好氧层4、缺氧层5与集水池9,好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线以上;缺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以下;
[0027]在所述的集水池中部向上穿过生态净化层、好氧层、缺氧层设置有通风塔7。
[0028]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山区农户排出的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经进水管15排入旋流厌氧池11,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沉降至污泥消化坑10,进行污泥
消化,实现污泥减量化。
[0029]进一步的,经旋流厌氧池11处理后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19流入生态净化层3,生态净化层3由砂滤层23及其上部的绿色植被12构成,其具有一定的坡度,流入的污水会形成水膜,均匀散布在砂滤层23上,绿色植物1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大气复氧作用溶解到污水中,砂滤层23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一步拦截,避免污水中过高的悬浮物堵塞后续处理单元。
[0030]进一步的,污水进入生态净化层3下部为好氧层4,与好氧层4中悬挂的填料上的生物膜进行充分接触,实现BOD的降解;填料类型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溅散从生态净化层落下的水滴,或能使水形成薄膜流;山区丰富的风能为好氧层提供新鲜空气,该一体化装置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设计为地埋式或地上式,当装置设计为地埋式时,好氧层4的氧气除了来自绿色植被12的光合作用,还依靠风力可以使驱动扇1带动鼓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厌氧池;所述的旋流厌氧池进水沿上切线方向进入,出水沿下切线方向流出,旋流厌氧池底部设有污泥消化坑,顶部为硬化顶板,靠近生态净化层的一侧开有出水堰;在所述的出水堰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生态净化层、好氧层、缺氧层与集水池,好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线以上;缺氧层位于集水池水面以下;在所述的集水池中部向上穿过生态净化层、好氧层设置有通风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塔为双曲线通风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塔上设置有无动力风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生态净化层周侧间隔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辉朱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