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29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5
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好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的
,具体涉及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领域,利用传统生化系统处理小规模污水例如农村地区污水时,碳源消耗大,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大、成本高、运维难度大;且由于地势地形等因素,不同区域条件和污水处理规模不尽相同,可复制和推广的小规模污水处理方案更加匮乏。
[0003]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利用巧妙的设计,依靠曝气、环流等技术手段,将传统污水处理中缺氧、好氧、溢流、排泥等集成在一个装置中,可以实现占地面积小、应用场景灵活、处理效率高的优势。
[0004]但是,当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依然存在好氧厌氧分区不明显、脱氮性能较低、出水水质不稳定、生物膜生物浓度富集低、处理成本高、一体化程度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申请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意图确定本申请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意图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6]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以解决目前中小规模污水处理不灵活、处理成本高、运维难度大的难题。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外壳,为由第一竖直筒、第二喇叭状筒、第三竖直筒上下依次连接形成底部密封的中空筒,所述第二喇叭状筒呈上宽下窄设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内的若干隔板,包括:第一竖直环形隔板,以及上下依次连接且内部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二竖直环形隔板和第三喇叭状隔板;所述第二竖直环形隔板的顶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竖直环形隔板内,套设部分二者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三喇叭状隔板呈上窄下宽设置,与所述第二喇叭状筒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竖直筒与所述第二竖直环形隔板、所述第三喇叭状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申请提供的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外壳仅由板材围合而成的竖直筒及喇叭状筒构成,其内部仅由板材围合而成的竖直环形隔板及
喇叭状隔板构成,结构精简,加工组装简便,装置一体化程度极高,吊装便捷,能够适应多场景的污水处理应用环境。
[0009]第二,本申请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仅依靠部件自身位置的相对关系,形成有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沉淀溢出通道,功能分区明确,能实现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空间利用率高,能实现污水处理效率的最大化。第一连接通道可以实现水体导流、过滤空气的多重作用,第二连接通道大角度实现水体导流,整体形成装置内水体环流的高效性和连续性,达到流态稳定,混合效果好,传质效率高的优势,保证污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效果。
[0010]第三,本申请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适当设置进水补水装置和潜水曝气器,形成污水环流,有利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进行;耗能设备仅有风机装置和潜水曝气装置,污水处理耗能大幅下降。装置内部污水处理整体流向为上下方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效率高,仅依靠潜水曝气装置及水体自身重力,即可实现装置内水体环流。进气量可控,实现装置内发生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保证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无需额外添加碳源,大幅降低反应所需曝气量,多维度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1]本申请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支撑件中的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竖直筒;2、第二喇叭状筒;3、第三竖直筒;4、第一竖直环形隔板;5、第二竖直环形隔板;6、第三喇叭状隔板;7、进水管;8、环形溢流板;9、出水管;10、布水管;11、潜水曝气装置;12、风管;13、风机;14、内部支撑件;15、出水导流渠;16、外部支撑件;17、第一导流通道;18、第二导流通道;19、第一连接通道;20、第二连接通道;21、沉淀溢出通道。
[001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零部件或作用同等的零部件,所有附图仅仅是为了便于解释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成最优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数字、零部件的位置、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零部件的尺寸等技术特征不构成对技术方案本身的限定,而应延伸至该
所覆盖的整个领域。附图中的元件、部件仅仅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而示出的,而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附图中某些元件、部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部件放大了,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
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装置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申请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0014]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申请,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申请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1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外壳,为由第一竖直筒、第二喇叭状筒、第三竖直筒上下依次连接形成底部密封的中空筒,所述第二喇叭状筒呈上宽下窄设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内的若干隔板,包括:第一竖直环形隔板,以及上下依次连接且内部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二竖直环形隔板和第三喇叭状隔板;所述第二竖直环形隔板的顶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竖直环形隔板内,套设部分二者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三喇叭状隔板呈上窄下宽设置,与所述第二喇叭状筒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竖直筒与所述第二竖直环形隔板、所述第三喇叭状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

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为由第一竖直筒、第二喇叭状筒、第三竖直筒上下依次连接形成底部密封的中空筒,所述第二喇叭状筒呈上宽下窄设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内的若干隔板,包括:第一竖直环形隔板,以及上下依次连接且内部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二竖直环形隔板和第三喇叭状隔板;所述第二竖直环形隔板的顶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竖直环形隔板内,套设部分二者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三喇叭状隔板呈上窄下宽设置,与所述第二喇叭状筒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竖直筒与所述第二竖直环形隔板、所述第三喇叭状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环形隔板与所述第三竖直筒的口径相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环形隔板与所述第一竖直筒之间形成沉淀溢出通道,所述沉淀溢出通道高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支撑件,用于将所述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稳定地固定支撑于安装场所;和/或,内部支撑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竖直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来夏苏辉宁建勇李林静孙璐史瑞钟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