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枕用橡胶套靴及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31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枕用橡胶套靴,设置在轨枕和道床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套靴主体,包括底板部和从底板部边缘向上延伸的侧板部;以及微孔橡胶垫板,设置在底板部上,其中,底板部用于包覆轨枕的底部,侧板部包括侧板和多个横向棱条,侧板用于包覆轨枕的侧面,横向棱条设置在侧板朝向轨枕的表面上。横向棱条的设计可阻碍水分向下进入橡胶套靴主体底部,保证轨枕用橡胶套靴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同时,横向棱条与轨枕接触的部分在轨枕垂向动态位移条件下随之上下摆动,能够消耗一部分轨枕的冲击振动能量,进一步提高轨枕用橡胶套靴的减振效果,且横向棱条与轨枕之间的接触部分也不易发生磨损,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枕用橡胶套靴及轨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轨枕用橡胶套靴及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套靴是目前在地铁、客货共线或重载铁路的隧道内常用的一种轨枕减振产品,起到降低轮轨振动传递、减少隧道结构病害的作用。
[0003]轨枕用橡胶套靴一般由橡胶包套和橡胶垫板组成。其中,橡胶包套用于包裹轨枕底部及四周侧面并且上部开口,主要用于隔离混凝土轨枕和道床,防止产生振动短路;橡胶垫板设置在轨枕底部,为系统提供弹性和阻尼。
[0004]在现有专利CN202020733951.0中,公开了一种热塑弹性体套靴,内部设置有组合收纳槽,组合收纳槽的内侧设置有增阻防护纹,且增阻防护纹呈垂直状分布,增阻防护纹可以增大铁路轨枕套靴与轨枕之间的摩擦阻力,防止铁路轨枕套靴出现脱落的情况。
[0005]在现有专利CN201520954637.4中,公开了一种套胶靴的弹性支承块式短轨枕,包括支承块、块下胶垫和橡胶套靴,橡胶套靴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竖向的条形槽,条形槽使橡胶套靴四周侧壁形成一定的弹性可变性,同时,由于支承块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在橡胶套靴内发生上下活塞运动产生空气流动,该条形槽能使弹性支承块短枕形成呼吸作用所需的气孔。
[0006]常见的橡胶套靴四周侧壁大多采用如上两种竖向棱条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与轨枕的接触面积,增加与轨枕之间的摩擦阻力。但在长期列车荷载冲击下,橡胶套靴极易产生磨损,尤其是在列车通过时轨枕与橡胶套靴之间的反复垂向位移条件下,使得轨枕与橡胶套靴四周侧壁竖向棱条的接触部分磨损加重,扩大轨枕与套靴之间的间隙,影响橡胶套靴正常发挥减振作用。此外,橡胶套靴四周侧壁的竖向棱条之间的沟槽,使得水分和异物更加容易进入橡胶套靴底部,对橡胶套靴的正常减振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枕用橡胶套靴及轨道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枕用橡胶套靴,设置在轨枕和道床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套靴主体,包括底板部和从底板部边缘向上延伸的侧板部;以及微孔橡胶垫板,设置在底板部上,其中,底板部用于包覆轨枕的底部,侧板部包括侧板和多个横向棱条,侧板用于包覆轨枕的侧面,横向棱条设置在侧板朝向轨枕的表面上。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横向棱条平行于底板部,多个横向棱条沿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排列。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侧板包括平行于钢轨延伸方向的第一侧板和垂直于钢轨延伸方向的第二侧板,横向棱条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上的第一棱条和设置在第二侧板上的第二棱条,第一棱条的数量小于第二棱条的数
量,第一棱条的刚度大于第二棱条的刚度。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横向棱条垂直于侧板方向上的高度均为5.5mm~6.5mm。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横向棱条的截面为梯形,相邻的两条第一棱条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相邻的两条第二棱条之间形成第二凹槽,单个第一棱条与单个第一凹槽在平行于第一侧板方向上的宽度之和为14mm,单个第二棱条与单个第二凹槽在平行于第二侧板方向上的宽度之和为7mm。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第二凹槽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上槽宽为3.5mm,下槽宽为1.5mm,槽深为4mm。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微孔橡胶垫板为矩形结构,宽度为255mm~260mm,长度为455mm~460mm,厚度为14mm~16mm。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微孔橡胶垫板的四角为圆角,圆角的半径为10mm。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用橡胶套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微孔橡胶垫板与底板部一体成型。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床;轨枕,设置在道床上;钢轨,通过轨枕安装在道床上;以及轨枕用橡胶套靴,设置在轨枕与道床之间,其中,轨枕用橡胶套靴为上述的轨枕用橡胶套靴。
[0018]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轨枕用橡胶套靴及轨道系统,由于该轨枕用橡胶套靴采用橡胶套靴主体包覆轨枕的底部和侧面,能够隔离轨枕和道床,有效降低轮轨振动传递,防止产生振动短路;微孔橡胶垫板设置在橡胶套靴主体的底板部上,与轨枕的底部接触,能够为轨道系统提供弹性和阻尼;橡胶套靴主体的侧板部包括侧板和多个横向棱条,侧板包覆轨枕的侧面,横向棱条设置在侧板朝向轨枕的表面上,能够减少侧板和轨枕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摩擦阻力。此外,横向棱条的设计还可阻碍水分向下进入橡胶套靴主体底部,保证轨枕用橡胶套靴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同时,横向棱条与轨枕接触的部分在轨枕垂向动态位移条件下随之上下摆动,能够消耗一部分轨枕的冲击振动能量,进一步提高轨枕用橡胶套靴的减振效果,且横向棱条与轨枕之间的接触部分也不易发生磨损,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轨道系统的正视剖面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轨枕用橡胶套靴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橡胶套靴主体的立体结构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橡胶套靴主体的俯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橡胶套靴主体的正视剖面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橡胶套靴主体的侧视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A

A截面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B

B截面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凹槽的局部截面图;
[0029]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微孔橡胶垫板的俯视图;
[0030]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微孔橡胶垫板的正视图;
[0031]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A

A截面图;
[0032]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B

B截面图;以及
[0033]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轨道系统的正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轨枕用橡胶套靴及轨道系统作具体阐述。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
[0035]<实施例一>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轨道系统的正视剖面图。
[003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轨道系统100,设置在直线路段,包括轨枕用橡胶套靴10、轨枕20、钢轨30以及道床40。其中,轨枕20两两对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枕用橡胶套靴,设置在轨枕和道床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套靴主体,包括底板部和从所述底板部边缘向上延伸的侧板部;以及微孔橡胶垫板,设置在所述底板部上,其中,所述底板部用于包覆所述轨枕的底部,所述侧板部包括侧板和多个横向棱条,所述侧板用于包覆所述轨枕的侧面,所述横向棱条设置在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轨枕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枕用橡胶套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横向棱条平行于所述底板部,多个所述横向棱条沿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枕用橡胶套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侧板包括平行于钢轨延伸方向的第一侧板和垂直于钢轨延伸方向的第二侧板,所述横向棱条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棱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二棱条,所述第一棱条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棱条的数量,所述第一棱条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棱条的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枕用橡胶套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横向棱条垂直于所述侧板方向上的高度均为5.5mm~6.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枕用橡胶套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横向棱条的截面为梯形,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棱条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辉薛恒坤付虎伦杨高杰刘珍许孔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