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41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4
本申请提供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包括:混凝土台座,混凝土台座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横向部顶面具有第一安装面;梯形轨枕,梯形轨枕设于第一安装面上,梯形轨枕的侧壁与竖向部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弹簧网片,弹簧网片置于第一空间内,沿第一方向发生形变,且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梯形轨枕和竖向部抵接;通过弹簧网片具有的伸缩性,其两端与梯形轨枕及竖向部相抵接,进而将整个第一空间填充,避免了外部杂物进入混凝土台座与梯形轨枕的缝隙对轨枕造成破坏;同时弹簧网片限制了梯形轨枕的横向位移,确保了梯形轨枕的稳定性,使梯形轨枕与混凝土台座之间为柔性接触,减轻了轨道振动对混凝土台座的冲击力,减少了对混凝土台座的破坏。凝土台座的破坏。凝土台座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轨道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梯形轨枕主要依靠减振垫及缓冲垫满足减振降噪作用,为避免施工时混凝土砂浆等侵入减振材料内,保证施工完毕后的梯形轨枕能与混凝土台座有效浮离,最大程度发挥梯形轨枕的减振降噪作用,在梯形轨枕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在其底部与外侧面设隔离层,辅助施工。施工中为保证梯枕底部及外侧全面覆盖闭合,粘贴牢固后,隔离材料及与减振垫、缓冲垫之间的缝隙用胶带密封,再用胶带横向缠绕。当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拆除模板并撤除底部隔离层,清理干净。为了封堵杂物,大部分线路施工完毕后,均未撤除侧面隔离层。
[0003]随着地铁运营时间增长,胶带胶性逐渐失效,侧面隔离材料与梯形轨枕分离。列车通过时,振动使梯形轨枕、侧面隔离层、混凝土台座间产生摩擦,在重复荷载的作用下,侧面隔离材料发生垂向位移而脱出。隔离材料脱出后可能造成异物侵限,杂物进入梯形轨枕与混凝土台座间的缝隙,引起道床刚度不平顺和对轨枕的破坏;同时,缺少隔离材料后混凝土台座与梯形轨枕间只通过缓冲垫连接,增大了硬性连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包括:
[0005]混凝土台座,所述混凝土台座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顶面具有第一安装面;
[0006]梯形轨枕,所述梯形轨枕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梯形轨枕的侧壁与所述竖向部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0007]弹簧网片,所述弹簧网片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沿第一方向发生形变,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梯形轨枕和所述竖向部抵接。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网片包括:
[0009]两个金属框架,两个所述金属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排列,两个所述金属框架之间形成第二空间;
[0010]多个弹性件,所述多个弹性件沿第二方向分布排列,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框架相互靠近侧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网片外包覆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用于阻止杂物进入所述弹簧网片内部。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裹层的材质为FRP材料。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裹层外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弹簧网片从所述第一空间脱出。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梯形轨枕靠近所述竖向部侧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设有多个缓冲垫,两相邻所述缓冲垫之间形成第三空间,所述弹簧网片数量为多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三空间内。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网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沿第三方向的高度的两倍,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包括:混凝土台座,所述混凝土台座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顶面具有第一安装面;梯形轨枕,所述梯形轨枕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梯形轨枕的侧壁与所述竖向部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弹簧网片,所述弹簧网片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沿第一方向发生形变,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梯形轨枕和所述竖向部抵接;通过所述弹簧网片具有的伸缩性,其两端与所述梯形轨枕及所述竖向部相抵接,进而将整个所述第一空间填充,避免了外部杂物进入所述混凝土台座与所述梯形轨枕的缝隙对轨枕造成破坏;同时所述弹簧网片限制了所述梯形轨枕的横向位移,确保了所述梯形轨枕的稳定性,使所述梯形轨枕与所述混凝土台座之间为柔性接触,减轻了轨道振动对所述混凝土台座的冲击力,减少了对所述混凝土台座的破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的梯形轨枕道床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的弹簧网片俯视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的弹簧网片正视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的弹簧网片安装示意图。
[0021]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0022]1、混凝土台座;2、横向部;3、竖向部;4、梯形轨枕;5、弹簧网片;6、金属框架;7、弹性件;8、包裹层;9、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5]诚如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0026]混凝土台座1,所述混凝土台座1包括横向部2和竖向部3,所述横向部2顶面具有第
一安装面;
[0027]梯形轨枕4,所述梯形轨枕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梯形轨枕4的侧壁与所述竖向部3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0028]弹簧网片5,所述弹簧网片5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沿第一方向发生形变,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梯形轨枕4和所述竖向部3抵接;其中,通过所述弹簧网片5具有的伸缩性,其两端与所述梯形轨枕4及所述竖向部3相抵接,进而将整个第一空间填充,避免了外部杂物进入所述混凝土台座1与所述梯形轨枕4的缝隙对轨枕造成破坏;同时所述弹簧网片5限制了所述梯形轨枕4的横向位移,确保了所述梯形轨枕4的稳定性,使所述梯形轨枕4与所述混凝土台座1之间为柔性接触,减轻了轨道振动对所述混凝土台座1的冲击力,减少了对所述混凝土台座1的破坏。
[0029]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弹簧网片5包括:
[0030]两个金属框架6,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排列,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金属框架6为长方形,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平行设置组成了一个长方体结构,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外侧分别与所述竖向部3和所述梯形轨枕4抵接;
[0031]多个弹性件7,所述多个弹性件7沿第二方向分布排列,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相互靠近侧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水平方向,所述弹性件7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与所述金属框架6内侧通过焊点连接;所述弹簧具有压缩特性,为更好的使所述弹簧网片5与所述梯形轨枕4和所述竖向部3贴合,所述弹簧网片5厚度应比所述梯形轨枕4与所述竖向部3间的间隙稍大,以发挥所述弹簧网片5的支撑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台座(1),所述混凝土台座(1)包括横向部(2)和竖向部(3),所述横向部(2)顶面具有第一安装面;梯形轨枕(4),所述梯形轨枕(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梯形轨枕(4)的侧壁与所述竖向部(3)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弹簧网片(5),所述弹簧网片(5)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沿第一方向发生形变,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梯形轨枕(4)和所述竖向部(3)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网片(5)包括:两个金属框架(6),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排列,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多个弹性件(7),所述多个弹性件(7)沿第二方向分布排列,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框架(6)相互靠近侧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轨枕隔离材料脱出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麻全周王天柱袁正辉吴晴王谦杨梅吕焕张松刘宏波马红磊郑忠健王志超胡梦超俞璞涵沈家立殷润达张宇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智能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