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夜间水上救生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332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由PVC压延膜及膜层上的自修复透明涂层组成;其中,所述自修复透明涂层为聚氨酯涂层,涂覆于PVC压延膜的其中一面;PVC压延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VC树脂粉10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60份,DOTP增塑剂30~40份,热膨胀微球2~5份,钡锌热稳定剂2~5份,夜光粉40~50份,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1~4份;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粒径大于夜光粉的粒径,从而使PVC压延膜的内部充满均匀分布的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和夜光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夜光膜通过设计PVC膜的配方,在减少增塑剂的添加量的同时,提高膜的力学性能,同时极大地减轻膜的重量,并可实现耐刮擦自修复,解决夜光粉遇水潮解变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夜间水上救生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夜间水上救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行的夜光膜一般是在PVC体系中直接添加无机铝酸盐的夜光粉,以达到在有光环境下吸收光能并在无光环境下发光的效果,但这种夜光膜会存在以下不足:
[0003](1)由于PVC体系中是通过添加大量增塑剂提高膜的柔性和弹性,因此会存在增塑剂容易迁移和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增塑剂更容易析出。这一方面不利于环保健康,另一方面PVC膜由于增塑剂的析出而变硬变脆,容易破损而失去作用。
[0004](2)目前采用的无机夜光粉的密度较大,而要达到长余辉效果,又必须填充足够量,因此会极大增加膜的重量,降低膜做成泳圈后的浮力效果。
[0005](3)目前的夜光粉耐水性较差,易遇水分解,应用于水中环境时容易失去长余辉夜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计PVC膜的配方,在减少增塑剂的添加量的同时,提高膜的力学性能,同时在相同厚度和夜光粉添加量的前提下,极大地减轻膜的重量,并在不影响夜光膜发光亮度和颜色基础上,可实现耐刮擦自修复,并解决夜光粉遇水潮解变质的问题。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由PVC压延膜及膜层上的自修复透明涂层组成;
[0008]其中,所述自修复透明涂层为聚氨酯涂层,涂覆于PVC压延膜的其中一面;
[0009]PVC压延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VC树脂粉10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60份,DOTP增塑剂30~40份,热膨胀微球2~5份,钡锌热稳定剂2~5份,夜光粉40~50份,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1~4份;
[0010]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粒径大于夜光粉的粒径,且夜光粉包含不同粒径等级的颗粒,从而使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与夜光粉形成不同粒径的错配。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VC压延膜的厚度为0.50~0.60mm。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自修复透明涂层的厚度为0.05~0.10mm。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热膨胀微球在加热到110℃~240℃温度范围发泡变成粒径50~60μm,最大抗压强度为300Mpa的空心球体。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不同粒径等级的夜光粉的粒径范围为纳米级粉末、0~10μm级粉末、10~20μm级粉末以及20~30μm级粉末。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前述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按照质量份称取以下组分:PVC树脂粉10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60份,DOTP增塑剂30~40份,热膨胀微球2~5份,钡锌热稳定剂2~5份,夜光粉40~50份,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1~4份;
[0017]S2、将步骤S1中称取好的组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组分经过密炼至熟化,之后经过开炼、挤出过滤,再压延成型,得到内部有空心发泡球体和均匀分布夜光粉PVC压延膜;
[0018]S3、再将可自修复的水性聚氨酯涂层采用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于步骤S2得到的PVC压延膜的表面,制备出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密炼的条件为:转子转速50

60rpm,电机加载电流200

600A;
[0020]开炼的条件为:温度为155℃

170℃,转速为20

30rpm;挤出的条件为:温度160℃

175℃,单螺杆转速20

28rpm。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压延的条件为:四辊压延机的温度沿进料至出料方向依次设定为R1:170℃

185℃,R2:170℃

185℃,R3:175℃

188℃,R4:160℃

167℃;
[0022]四辊压延机的转速沿进料至出料方向依次设定为R1:12

19rpm,R2:17

23rpm,R3:20

25rpm,R4:25

30rpm。
[00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印刷的条件为:印刷速度:42

65m/min,加热鼓风烘箱温度35

62℃,风量2500

4800m3/h烘干。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前述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的夜间水上救生设备。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利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PVC共混增韧改性,至少可以减少50%增塑剂的添加量,同时利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PVC通过化学键合,不仅能够提高膜的拉伸模量及断裂伸长率,而且能够永久保持膜的本身柔性和弹性,延长膜材料的使用寿命,更有利于环保和健康。
[0027]2、本专利技术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利用热膨胀微球在热加工时发泡成原来体积的20

70倍,最大抗压强度为300Mpa的空心球体,良好的回弹性可以承受多次循环加压/卸压而不破裂,再利用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与夜光粉形成不同粒径的错配,使膜内部充满均匀分布的空心微球和夜光粉,提高夜光效果,在达到更好的长余辉效果的同时还极大地减轻了膜的重量。
[0028]3、本专利技术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利用透明的可修复聚氨酯涂层,涂覆于夜光膜表面形成透明保护层,在不影响夜光膜发光亮度和颜色基础上,涂层能够有效地阻止大部分水气进入膜中,且由于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与夜光粉形成不同粒径的错配,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空心球体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不同粒径等级的夜光粉嵌合在空心球体的空隙中,从而有效与进入的少量水气接触,保证了长余辉夜光效果,通过可修复聚氨酯涂层,与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与夜光粉形成不同粒径的错配的协同作用解决了夜光粉遇水潮解变质问题,能够长效保持夜光膜的长余辉亮度,从而提供了一种可耐刮擦自修复长余辉的方案。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采用的PVC压延膜的内部结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32]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其特征在于,由PVC压延膜及膜层上的自修复透明涂层组成;其中,所述自修复透明涂层为聚氨酯涂层,涂覆于PVC压延膜的其中一面;PVC压延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VC树脂粉10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60份,DOTP增塑剂30~40份,热膨胀微球2~5份,钡锌热稳定剂2~5份,夜光粉40~50份,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1~4份;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的粒径大于夜光粉的粒径,且夜光粉包含不同粒径等级的颗粒,从而使热膨胀微球发泡后的球体与夜光粉形成不同粒径的错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压延膜的厚度为0.50~0.6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其特征在于,自修复透明涂层的厚度为0.05~0.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其特征在于,热膨胀微球在加热到110℃~240℃温度范围发泡变成粒径40~60μm,最大抗压强度为300Mpa的空心球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其特征在于,不同粒径等级的夜光粉的粒径范围为纳米级粉末、0~10μm级粉末、10~20μm级粉末以及20~30μm级粉末。6.一种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修复轻质高亮PVC夜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质量份称取以下组分:PVC树脂粉10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60份,DOTP增塑剂30~40份,热膨胀微球2~5份,钡锌热稳定剂2~5份,夜光粉40~50份,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1~4份;S2、将步骤S1中称取好的组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组分经过密炼至熟化,之后经过开炼、挤出过滤,再压延成型,得到内部有空心发泡球体和均匀分布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界平徐苏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苏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