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08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夹持单元和自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件;自锁单元包括固定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固定杆沿第二方向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第一限位块设置在固定杆上,第一限位块能够沿固定杆轴向移动,第一限位块设置有第一摩擦斜面;第二限位块与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设置有第二摩擦斜面,第二摩擦斜面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二摩擦斜面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二摩擦斜面抵接并形成自锁,第一夹持件夹紧产品;第二摩擦斜面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二摩擦斜面分离解除自锁,第一夹持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松开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夹持装置,夹持行程长,自锁单元有效自锁,夹持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对产品需要进行固定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以对其进行固定限位。其中一种方式为设计专门的定位治具。这种方式成本相对较高,且同一种定位治具往往只适配同一型号的产品,定型后难以进行调整。另一种方式为通过夹持治具夹紧该产品,以进行固定限位。由于夹持治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于夹持行程进行调节,因此,相对于只适配同一型号产品的定位治具,夹持治具的泛用性更强、成本也相对低。
[0003]然而,面对尺寸较大的产品时,现有夹持治具由于长夹持行程的需求,往往难以兼顾体积和夹持行程,导致整个治具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此外,这些夹持治具的夹持力往往需要由外部驱动装置提供,能耗高的同时,一旦失去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力、就会无法保证产品的夹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夹持装置难以兼顾体积和夹持行程、依赖外部驱动装置提供夹持力,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夹持行程长、自锁结构有效提供锁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自锁单元,所述自锁单元包括固定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固定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有第一摩擦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摩擦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摩擦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跟随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时,所述第二摩擦斜面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第二摩擦斜面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摩擦斜面与第一摩擦斜面抵接并形成自锁,所述第一夹持件夹紧产品;当所述第二摩擦斜面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摩擦斜面与第一摩擦斜面分离并解除自锁,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松开所述产品。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斜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摩擦倾角α,70
°
≤α<90
°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活动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二活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夹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件远离所述第一夹紧件的一端。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相邻的表面上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夹紧单元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的齿条。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与所述固定杆均居中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接触所述产品的表面均设置有弹性挡条。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单元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从所述容纳空间伸出、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调节杆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其中,当所述调节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或分离。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单元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固定底座,所述弹簧包括第一抵接状态和第二抵接状态,当所述弹簧处于所述第一抵接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分离、并压缩所述弹簧;当所述弹簧处于所述第二抵接状态时,所述弹簧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夹持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产品由固定底座支撑且受到第一夹持件和自锁单元的作用力而固定。整个装置通过固定底座配合夹持单元形成伸缩式结构,夹持行程长,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充分利用第二方向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避免产品损坏。自锁单元中第一摩擦斜面和第二摩擦斜面的设置,使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在接触时,能够形成自锁,限制第一夹持件的移动从而使第一夹持件夹紧固定产品,尤其适用于大型尺寸产品的固定。形成自锁后,移去第一夹持件的外部驱动力,整个装置仍能够保证产品的夹持、并确保作用力大小不变,夹持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单元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单元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的受力分析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固定底座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固定底座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夹持单元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4]图1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5]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底座;11、盖体;12、容纳空间;13、齿轮;14、限位槽;21、第一夹持件;211、第一活动件;212、第一夹紧件;22、第二夹持件;221、第二活动件;222、第二夹紧件;23、第二避让空间;24、齿条;25、弹性挡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自锁单元,所述自锁单元包括固定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固定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有第一摩擦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摩擦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摩擦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跟随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时,所述第二摩擦斜面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第二摩擦斜面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摩擦斜面与第一摩擦斜面抵接并形成自锁,所述第一夹持件夹紧产品;当所述第二摩擦斜面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摩擦斜面与第一摩擦斜面分离并解除自锁,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松开所述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斜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摩擦倾角α,70
°
≤α<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