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46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行车记录仪本体,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连轴杆转动,连轴杆带动第一锥齿转动,第一锥齿带动第二锥齿转动,第二锥齿带动第三锥齿,第三锥齿带动L型杆转动,L型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安装在保护壳内部的行车记录仪本体转动,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使得该行车记录仪能适配多种车型,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具体涉及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视频图像和声音,相当于车辆的黑匣子,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通常,行车记录仪为了使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多采用高像素摄像头及提高影像感测芯片的解析度的方式。
[0003]相关的技术可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10437661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于拍摄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影像,该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电路板和摄像头,该摄像头设置在该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容置在该壳体内,所述行车记录仪进一步包括盖体和变焦镜头,该盖体与该壳体卡合,该变焦镜头固定在盖体上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变焦镜头对准该摄像头以共同拍摄影像。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行车记录仪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壳体将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内,但是安装后的不便调节镜头的角度,造成对不同车型的适配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行车记录仪本体,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微型电机、连轴杆、第一锥齿、第二锥齿、圆杆、轴承一、第三锥齿、L型杆、通孔、连接杆、限位套、固定杆、轴承二,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内壁右侧,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连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安装在连轴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设置在第二锥齿的左侧,且与第二锥齿啮合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锥齿固定安装在圆杆的顶部,所述轴承一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内壁底部,所述圆杆的底部与轴承一的内圈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一和圆杆是为了固定第二锥齿。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锥齿固定安装在L型杆的一端,所述L型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开设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穿过通孔延伸至安装座的底部与保护壳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设置通孔是为了连接杆能穿过。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安装座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限位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二固定安装在限位套的内部,
所述L型杆穿过轴承二,且L型杆的外壁与轴承二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套、轴承二和固定杆是为了固定L型杆的同时使其能转动。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壳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一,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设置在橡胶垫一的右侧,通过设置横杆和连接块可以对行车记录仪本体进行初步限位,且流出散热的空间。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拧块、丝杆、轴承三、夹板,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保护壳的右侧外壁延伸至保护壳的内部与轴承三的内圈固定连接,且丝杆与保护壳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轴承三是为了使得夹板保持水平移动。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拧块固定连接在丝杆位于保护壳外部的一端,所述轴承三固定连接在夹板的右侧外壁,所述夹板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二,通过设置拧块是为了方便转动丝杆,通过设置橡胶垫二可以避免夹坏行车记录仪本体。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弹簧、压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保护壳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三,通过设置弹簧是为了带动压板压住下方的行车记录仪本体,橡胶垫三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壳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通过将行车记录仪本体安装在保护壳的内部,可以达到保护防碰撞的目的,通过设置滤网可以达到散热的目的,且滤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保护壳的内部,避免对行车记录仪本体造成不利影响。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吸盘,所述保护壳的正面设置有透明盖板,通过设置透明盖板是为了控制保护壳的开合,且不阻挡行车记录仪本体的拍摄记录,通过设置吸盘,且吸盘呈线性阵列分布在安装座的顶部,便于吸附安装座到车内。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连轴杆转动,连轴杆带动第一锥齿转动,第一锥齿带动第二锥齿转动,第二锥齿带动第三锥齿,第三锥齿带动L型杆转动,L型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安装在保护壳内部的行车记录仪本体转动,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使得该行车记录仪能适配多种车型,实用性高。
[0017]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通过将行车记录仪本体安装在保护壳的内部,可以达到保护防碰撞的目的,通过设置滤网可以达到散热的目的,且滤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保护壳的内部,避免对行车记录仪本体造成不利影响。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通过放置好行车记录仪本体后,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对行车记录仪本体的顶部进行夹持,再拧动拧块,拧块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夹板对行车记录仪本体进行夹持限位,使得行车记录仪本体的拆装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套和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保护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安装座;2、保护壳;3、行车记录仪本体;4、调节机构;401、微型电机;402、连轴杆;403、第一锥齿;404、第二锥齿;405、圆杆;406、轴承一;407、第三锥齿;408、L型杆;409、通孔;410、连接杆;411、限位套;412、固定杆;413、轴承二;5、横杆;6、连接块;7、夹持机构;701、拧块;702、丝杆;703、轴承三;704、夹板;8、稳定机构;801、弹簧;802、压板;9、安装孔;10、滤网;11、吸盘;12、透明盖板。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2]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内部中空设置,安装座1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2,保护壳2的内部设置有行车记录仪本体3,安装座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的内部设置有行车记录仪本体(3),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微型电机(401)、连轴杆(402)、第一锥齿(403)、第二锥齿(404)、圆杆(405)、轴承一(406)、第三锥齿(407)、L型杆(408)、通孔(409)、连接杆(410)、限位套(411)、固定杆(412)、轴承二(413),所述微型电机(40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的内壁右侧,所述微型电机(401)的输出端与连轴杆(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403)固定安装在连轴杆(40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锥齿(403)与第二锥齿(404)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锥齿(407)设置在第二锥齿(404)的左侧,且与第二锥齿(404)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404)固定安装在圆杆(405)的顶部,所述轴承一(406)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的内壁底部,所述圆杆(405)的底部与轴承一(406)的内圈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齿(407)固定安装在L型杆(408)的一端,所述L型杆(408)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孔(409)开设在安装座(1)的底部,所述连接杆(410)的底部穿过通孔(409)延伸至安装座(1)的底部与保护壳(2)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10)的外壁与通孔(409)的内壁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碰撞移位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12)的顶部与安装座(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12)的底部与限位套(4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二(413)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唐彬刘智江刘洪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顺车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