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光电检测
中涉及的一种用于发现光电轴角编码 器细分误差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电轴角编码器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具有代表性的角位移传感 器,由于受码盘刻划、偏心以及装调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编码器装调 好之后使用时难免会出现测量误差,对于高精度的光电轴角编码器,细 分误差是其测量误差的主要分量,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 以确定编码器的细分误差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出编码 器的细分误差,是业内人事十分关心的问题。以往对编码器细分误差的检测主要是靠人眼通过编码器显示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编码器一个细分周期一般检测16个以上点,角度基准一般采用自准直仪。与本专利技术最为接近的已有技术,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 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细分误差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壳体l、联轴节2、正24面体3、转台4、自准直仪5。编码器和正24面体3通过联轴节2连接在一起,固定在转台4上,自 准直仪5也固定在转台上,当编码器转动时,记录编码器的显示角度值 和自准直仪5的显示值,二者的差值即是编码器的细分误差。在编码器 的一个细分周期内连续测量 ...
【技术保护点】
光电轴角编码器细分误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6)、数据采集芯片(7)、CPU处理器(8)、显示屏(9),外部编码器将两路正交的精码信号SIN和COS输入到数据采集芯片(7)中,CPU处理器(8)读取数据采集芯片(7)的数据,计算编码器的细分误差,并将编码器的细分误差送显示屏(9)显示; 各单元的位置及连接关系: 在装置壳体(6)内置有数据采集芯片(7)、CPU处理器(8)、显示屏(9),外部编码器发送的是两路正交的正余弦信号SIN和COS, 外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SIN和数据采集芯片(7)的4脚输入端相连,外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CO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海,万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