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轴角编码器细分误差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36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电轴角编码器细分误差的检测装置,属于光电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数据采集芯片、CPU处理器、显示屏,外部编码器将两路正交的精码信号SIN和COS输入到数据采集芯片中,CPU处理器读取数据采集芯片的数据,计算编码器的细分误差,并将编码器的细分误差送显示屏显示;由于单片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快,正常情况下计算出编码器细分误差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编码器的细分误差以数据或曲线形式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观察方便,不会形成视觉疲劳,且该装置简单轻便,容易携带。根据细分误差的大小可以直接评定该编码器是否满足精度要求,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观察编码器的细分误差,检查效率提高数十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光电检测
中涉及的一种用于发现光电轴角编码 器细分误差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电轴角编码器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具有代表性的角位移传感 器,由于受码盘刻划、偏心以及装调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编码器装调 好之后使用时难免会出现测量误差,对于高精度的光电轴角编码器,细 分误差是其测量误差的主要分量,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 以确定编码器的细分误差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出编码 器的细分误差,是业内人事十分关心的问题。以往对编码器细分误差的检测主要是靠人眼通过编码器显示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编码器一个细分周期一般检测16个以上点,角度基准一般采用自准直仪。与本专利技术最为接近的已有技术,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 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细分误差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壳体l、联轴节2、正24面体3、转台4、自准直仪5。编码器和正24面体3通过联轴节2连接在一起,固定在转台4上,自 准直仪5也固定在转台上,当编码器转动时,记录编码器的显示角度值 和自准直仪5的显示值,二者的差值即是编码器的细分误差。在编码器 的一个细分周期内连续测量32次,计算均方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电轴角编码器细分误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6)、数据采集芯片(7)、CPU处理器(8)、显示屏(9),外部编码器将两路正交的精码信号SIN和COS输入到数据采集芯片(7)中,CPU处理器(8)读取数据采集芯片(7)的数据,计算编码器的细分误差,并将编码器的细分误差送显示屏(9)显示; 各单元的位置及连接关系: 在装置壳体(6)内置有数据采集芯片(7)、CPU处理器(8)、显示屏(9),外部编码器发送的是两路正交的正余弦信号SIN和COS, 外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SIN和数据采集芯片(7)的4脚输入端相连,外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COS和数据采集芯片(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海万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