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蛋白激酶1δ调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6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8
具有式(I)或式(II)的化合物,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制备它们的方法,以及使用它们的方法,包括用于治疗与酪蛋白激酶1δ(CSNK1D)调节相关的疾病状态、障碍和病症的方法,如与情绪/精神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成瘾和物质滥用障碍、疼痛和代谢疾病相关的那些。或其中R1、R2、R3、R4、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酪蛋白激酶1
δ
调节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酪蛋白激酶1δ(CSNK1D)调节特性的某些化学实体,包含这些化学实体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这些化学实体的化学方法以及它们在疾病、障碍、或病症的治疗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昼夜节律的破坏是情绪障碍中的主要标志。在重度抑郁性障碍(MDD)和双相障碍中经常报道受潮和相移的温度、活动和激素节律(Hickie,I.B.,等人,Manipulating the sleep

wake cycle and circadian rhythms to improv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major depression[控制睡眠

觉醒周期和昼夜节律以改善重度抑郁障碍的临床管理].BMC Med[BMC医药学],2013.11:第79页;Germain,A.和D.J.Kupfer,Circadian rhythm disturbances in depression[抑郁症中的昼夜节律紊乱].Hum Psychopharmacol[人类精神药理学],2008.23(7):第571

85页)。抑郁症状也是昼行性的,最严重的症状典型地发生在早晨(Rusting,C.L.和R.J.Larsen,Diurnal patterns of unpleasant mood:associations with neuroticism,depression,and anxiety[不愉快情绪的昼行性模式:与神经质、抑郁和焦虑的关联].J Pers[人格杂志],1998.66(1):第85

103页),并且抑郁症在长期接受很少阳光的世界区域中更普遍(Booker,J.M.,等人,Seasonal depression and sleep disturbances in Alaska and Siberia:a pilot study[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季节性抑郁和睡眠紊乱:初步研究].Arctic Med Res[北极医学研究],1991.增刊:第281

4页)。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AD),仅在冬季月份出现抑郁症状的综合征,因为在冬天白天较短黎明较晚(Lam,R.W.和R.D.Levitan,Pathophysiology of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a review[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学:评论].J Psychiatry Neurosci[精神病学与神经科学杂志],2000.25(5):第469

80页;Magnusson,A.和D.Boivin,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an overview[季节性情感障碍:综述].Chronobiol Int[国际时间生物学],2003.20(2):第189

207页)。因此,确认纠正这些昼夜节律破坏的机制可能具有减弱情绪障碍的附加治疗益处。
[0003]许多昼夜节律基因已经与心境障碍相关(Benedetti,F.,等人,Influence of CLOCK gene polymorphism on circadian mood fluctuation and illness recurrence in bipolar depression[CLOCK基因多态性对双相抑郁症中昼夜节律情绪波动和病情复发的影响].Am J M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美国医学遗传学杂志B辑],2003.123B(1):第23

6页;Soria,V.,等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of circadian genes with mood disorders:CRY1 and NPAS2 are associated with unipolar major depression and CLOCK and VIP with bipolar disorder[昼夜节律基因与心境障碍的差异关联:CRY1和NPAS2与单极重度抑郁症相关,CLOCK和VIP与双相障碍相关].Neuropsychopharmacology[神经精神药理学],2010.35(6):第1279

89页)。在临床前,通过敲低SCN中的Bmal1表达来破坏视交叉上核(SCN)分子时钟导致小鼠中SCN PER2:LUC节律
的衰减和延长以及轮转节律的延长(Landgraf,D.,等人,Genetic Disruption of Circadian Rhythms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Causes Helplessness,Behavioral Despair,and Anxiety

like Behavior in Mice[视交叉上核中昼夜节律的遗传破坏引起小鼠的无助、行为绝望和焦虑样行为].Biol Psychiatry[生物精神病学],2016.80(11):第827

835页)。最值得注意地,SCN分子节律的破坏增加了习得性无助和悬尾测试中的抑郁样行为(Ko,C.H.和J.S.Takahashi,Molecular components of the mammalian circadian clock[哺乳动物昼夜节律钟的分子组成].Hum Mol Genet[人类分子遗传学],2006.15Spec No 2:第R271

7页;Reppert,S.M.和D.R.Weaver,Molecular analysis of mammalian circadian rhythms[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的分子分析].Annu Rev Physiol[生理学研究进展年鉴],2001.63:第647

76页)。另外,SCN BMAL1敲低增加了明/暗箱中的焦虑样行为。总之,这些发现表明SCN分子节律的振幅降低和周期增加可以导致抑郁和焦虑样行为增加。
[0004]控制昼夜节律的主要分子钟在下丘脑中的SCN中,并且由在大约24小时的过程中循环的转录反馈回路组成(Ko,C.H.和J.S.Takahashi,Molecular components of the mammalian circadian clock[哺乳动物昼夜节律钟的分子组成].Hum Mol Genet[人类分子遗传学],2006.15Spec No 2:第R271

7页;Reppert,S.M.和D.R.Weaver,Molecular analysis of mammalian circadian rhythms[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的分子分析].Annu Rev Physiol[生理学研究进展年鉴],2001.63:第647

76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式(I)的化合物,其中R1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a)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5元杂芳基:(a)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5元杂芳基:以及(b)被一个或两个卤素成员取代的吡啶基;(c)嘧啶基;被卤素取代的嘧啶基;吡嗪基;被C1‑6烷基取代的吡嗪基;哒嗪基;以及被C1‑6烷基取代的哒嗪基;R2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d)(e)(e)(e)以及其中R
a
是C1‑3烷基或C3‑6环烷基;R
b
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H、卤素、C1‑3烷基、C1‑3卤代烷基、CN、CH2CN、NH2、氧杂环丁烷基、以及CH2‑
氧杂环丁烷基;R
c
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H、卤素、C1‑3烷基、C1‑3卤代烷基、CN、CH2CN、氧杂环丁烷基、被OH取代的氧杂环丁烷基、被OH取代的四氢呋喃基和CH2‑
四氢呋喃基;
R
d
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H、C1‑3烷基、C1‑3卤代烷基和C3‑6环烷基;R
g
是H或C1‑3烷基;X是O、S、或N

CH3;R3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1‑6烷基、CH2CH2OCH3、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氧杂环丁烷基、CH2‑
氧杂环丁烷基和四氢呋喃基;以及R4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H、C1‑3烷基和C3‑6环烷基;以及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N

氧化物或溶剂化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是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是是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CH3、CH2CH3、CH(CH3)2、CH2CH(CH3)2、CH2CH2OCH3、CHF2、CH2CH2F、CH2CHF2、CH2CF3、环丙基、环丁基、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C1‑6烷基。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环丙基、环丁基、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CH3、CH2CH2F、或CH2CHF2。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H。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CH3。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环丁基。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是O。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是S。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是N

CH3。22.一种化合物,其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N

(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吡啶
‑2‑
基)丙酰胺;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6,7

二氢

5H

环戊二烯并[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3

二氢

2H

吡咯并[2,3

b]吡啶
‑2‑
酮;7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3,2

b]吡啶;7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4,3

b]吡啶;5

(1

甲基
‑4‑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噁唑;2

(1

甲基
‑4‑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噁唑;2

(1

甲基
‑4‑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噁唑;4

(1

甲基
‑3‑
(1

甲基

1H

咪唑
‑4‑
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1

甲基

1H

咪唑
‑5‑
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1

甲基

1H

咪唑
‑2‑
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
5

(1

甲基
‑4‑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异噻唑;4

(1

甲基
‑4‑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噻唑;5

(1

甲基
‑4‑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噻唑;3

(1

甲基
‑4‑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异噻唑;2

(1

甲基
‑4‑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基)

1H

吡唑
‑3‑
基)噻唑;4

[3

(3


‑4‑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3


‑4‑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3‑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氯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氯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4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6


‑3‑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6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3,5

二氟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3,5

二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氟嘧啶
‑2‑
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嘧啶
‑4‑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嘧啶
‑5‑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吡嗪
‑2‑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5

甲基吡嗪
‑2‑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哒嗪
‑3‑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甲基
‑3‑
哒嗪
‑4‑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氧杂环丁烷
‑3‑
基甲基)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5

二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5

环丁基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三氘代甲基)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乙基
‑3‑
(5


‑2‑
吡啶基)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乙基
‑3‑
(5

氟吡啶
‑2‑
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1

乙基
‑3‑
(5

氟吡啶
‑2‑
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异丙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异丙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异丙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异丁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异丁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异丁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2

甲氧基乙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1

(二氟甲基)
‑3‑
(5


‑2‑
吡啶基)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二氟甲基)
‑3‑
(5

氟吡啶
‑2‑
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1

(二氟甲基)
‑3‑
(5

氟吡啶
‑2‑
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1

(2

氟乙基)
‑3‑
(5


‑2‑
吡啶基)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1

(2,2

二氟乙基)
‑3‑
(5

氟吡啶
‑2‑
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2,2,2

三氟乙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1

环丁基
‑3‑
(5

氟吡啶
‑2‑
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氧杂环丁烷
‑3‑
基)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氧杂环丁烷
‑3‑
基)

1H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唑并[3,4

b]吡啶;(R/S)
‑4‑
[3

(5


‑2‑
吡啶基)
‑1‑
四氢呋喃
‑3‑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3


‑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3


‑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3


‑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5


‑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5‑
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6‑
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2‑
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3‑
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2‑
异丙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2

(二氟甲基)
‑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2‑
(三氟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3‑
(三氟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5‑
(三氟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
‑3‑
甲腈;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
‑5‑
甲腈;2

[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
‑5‑
基]乙腈;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5‑
(氧杂环丁烷
‑3‑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2‑
(氧杂环丁烷
‑3‑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
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3‑
(氧杂环丁烷
‑3‑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3

(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
‑2‑
基)氧杂环丁烷
‑3‑
醇;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5‑
(氧杂环丁烷
‑3‑
基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3

(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
‑2‑
基)四氢呋喃
‑3‑
醇;(R/S)
‑4‑
[3

(5


‑2‑
吡啶基)
‑1‑
甲基

吡唑
‑4‑
基]
‑3‑
(四氢呋喃
‑3‑
基甲基)

1H

吡咯并[2,3

b]吡啶;4

(3

(5

氟吡啶
‑2‑
基)
‑1‑
甲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