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下吸取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75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下吸取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支撑板、多个吸料组件、多个载料组件、驱动组件和运输组件,多个吸料组件均沿运输组件的运输方向分布;多个吸料组件均包括有移动板、旋转杆、载管块、两个吸料管、摆块、调节轴、换向轴、转盘、联动杆和气泵,旋转杆、调节轴和换向轴相互平行且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调节轴位于旋转杆和换向轴之间,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摆块同侧的调节板和位于调节板和支撑板之间的换向架,换向架上开设有供换向轴容纳的限位槽,调节板上开设有供换向调节轴一端移动的调节孔,调节孔与限位槽等高的部分凸向限位槽,解决了采用手工对片状产品分装和叠加的效率低以及成品合格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下吸取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片状产品的运输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下吸取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们使用的生活用品中存在很多片状的产品,例如口罩、纸张等,以口罩为例,在生产工艺中,需要先将多个布料依次叠加在一起,然后压制在一起而制得口罩,在包装工艺中,需要将指定数量的口罩包装于同一个包装袋中,现有多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对口罩进行叠加以及通过数数方式对口罩进行分装,如此会导致工厂的人力成本高,口罩的加工以及分装效率低,现有技术采用机械手等进行夹持和运输,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但依旧存在缺陷,机械手等多利用夹爪夹持片状产品,因片状产品通常保持平整状态,会导致机械手无法有效夹持片状产品,无用功多而造成效率低下,同时经夹持后的片状产品会发生不可逆的形变或是褶皱,成品的合格率下降,间接提高了工厂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便捷有效地将片状产品进行分料并运输的下吸取料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下吸取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定位于工作台上的支撑板、多个均同侧定位于支撑板上的吸料组件、与多个吸料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的载料组件、驱动多个吸料组件运作的驱动组件和位于多个吸料组件下方的运输组件,多个所述吸料组件均沿运输组件的运输方向分布;
[0005]多个所述吸料组件均包括有仅能相对支撑板上下移动的移动板、依次贯穿支撑板和移动板且旋转连接于移动板上的旋转杆、定位于旋转杆端部上且位于相对应的载料组件下方的载管块、两个均定位于载管块上且分别位于旋转杆两侧的吸料管、定位于旋转杆另一端上的摆块、相对旋转杆偏心且定位于摆块上的调节轴、定位于摆块上的换向轴、位于移动板上方且能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支撑板转动的转盘、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转盘与移动板上的联动杆和定位于工作台上且与两个吸料管均连接的气泵,所述旋转杆、调节轴和换向轴相互平行且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调节轴位于旋转杆和换向轴之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摆块同侧的调节板和定位于调节板上且位于调节板和支撑板之间的换向架,所述换向架上开设有供换向轴容纳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供换向调节轴一端移动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限位槽等高的部分凸向限位槽,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使得联动杆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通过换向轴卡入限位槽内使得摆块带动吸料管翻转,通过气泵为吸料管提供负压使得吸料管能将载料组件上的片状产品吸附住。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载料组件均包括有与支撑板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相应的两个吸料管正上方的承载板、多个定位于承载板上的载片和多根分别与多个载片一一固定连接的限位杆,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正对吸料管的落料口,多个所述载片
均沿着落料口的轮廓分布且多个载片的一端均伸向落料口内,多个所述限位杆均垂直于载片且位于落料口上方,多个所述限位杆均未定位于所在载片的端部上,通过将片状产品限位于多个限位杆围成的空腔中使得片状产品的边缘被多个载片的端部共同托举。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载片均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定位于承载板,多个所述载片供螺栓穿过的通孔均沿所在载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限位杆远离载片的一端均向外弯曲。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限位杆上均设置有沿限位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与调节板同侧且定位于支撑板上的主电机、定位于主电机输出轴上且与载料组件同侧的主动轮、与多个转盘一一同轴连接的从动轮和与多个从动轮一一对应传动且均旋转连接于支撑板上的传动轴,所述主动轮与其中一个传动轴传动连接且其余传动轴传动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驱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通过联动杆带动移动板上下往复运动,调节轴顺着调节孔移动的过程中,换向轴会卡入换向架的限位槽中使得摆块带动旋转杆翻转,从而使得吸料管能在气泵作用下而能将载料组件中的片状产品移动至运输组件上,随着运输组件的运输,多个吸料组件能将片状产品依次叠加在一起,如此设计相比现有技术采用手动叠加或是分装片状产品的设计能提高工厂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能减缓对片状产品的损坏,提高合格率,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未装设运输组件时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拆除工作台后的立体图;
[0014]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的局部爆炸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中吸料组件相对调节板由上到下移动时的状态变化正视图;
[0017]图6为本技术中吸料组件相对调节板由上到下移动时的状态变化后视图。
[0018]附图标记:1、工作台;2、支撑板;21、调节板;22、换向架;23、限位槽;24、调节孔;3、吸料组件;30、气泵;31、移动板;32、旋转杆;33、载管块;34、吸料管;35、摆块;36、调节轴;37、换向轴;38、转盘;39、联动杆;4、载料组件;41、承载板;42、载片;43、限位杆;44、落料口;45、加强筋;5、驱动组件;51、主电机;52、主动轮;53、从动轮;54、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0]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下吸取料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一个支撑板2、多个吸料组件3、与吸料组件3数量相同的的载料组件4、驱动组件5和一个运输组件,为方便说明,将吸料组件3和载料组件4的数量均定为四,支撑板2立于工作台1上,运输组件采用现有技术中传送带等传输线,运输组件定位于支撑板2的一侧且沿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四个吸料组件3均定位于支撑板2上且沿运输组件的运输方向分布;
[0021]四个吸料组件3均包括有一个移动板31、一根旋转杆32、一个载管块33、两个吸料管34、一个摆块35、一根调节轴36、一根换向轴37、一个转盘38、一根联动杆39和一个气泵30,在支撑板2朝向运输组件的面上固定连接一对呈工字型的滑轨且在该对滑轨的对称轴处开设出与滑轨长度方向平行的滑孔,滑轨和滑孔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移动板31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一对滑轨相适配的滑槽,在移动板31中心位置开设出一个通孔并在通孔内卡接有轴承,将移动板31的两个滑槽分别对准一对滑轨并将移动板31由上向下而连接在成对的滑轨上,接着将旋转杆32依次贯穿支撑板2上的滑孔和移动板31内的轴承,旋转杆32与轴承的内圈卡接,旋转杆32能相对移动板31转动,将两根吸料管34对称卡接于载管块33上,接着将载管块33卡接于在旋转杆32位于运输组件上方的端部上,沿摆块35的长度方向开设出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下吸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定位于工作台(1)上的支撑板(2)、多个均同侧定位于支撑板(2)上且并排设置的吸料组件(3)、与多个吸料组件(3)一一对应设置的载料组件(4)、驱动多个吸料组件(3)运作的驱动组件(5)和位于多个吸料组件(3)下方的运输组件,多个所述吸料组件(3)均沿运输组件的运输方向分布;多个所述吸料组件(3)均包括有仅能相对支撑板(2)上下移动的移动板(31)、依次贯穿支撑板(2)和移动板(31)且旋转连接于移动板(31)上的旋转杆(32)、定位于旋转杆(32)端部上且位于相对应的载料组件(4)下方的载管块(33)、两个均定位于载管块(33)上且分别位于旋转杆(32)两侧的吸料管(34)、定位于旋转杆(32)另一端上的摆块(35)、相对旋转杆(32)偏心且定位于摆块(35)上的调节轴(36)、定位于摆块(35)上的换向轴(37)、位于移动板(31)上方且能在驱动组件(5)的带动下相对支撑板(2)转动的转盘(38)、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转盘(38)与移动板(31)上的联动杆(39)和定位于工作台(1)上且与两个吸料管(34)均连接的气泵(30),所述旋转杆(32)、调节轴(36)和换向轴(37)相互平行且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调节轴(36)位于旋转杆(32)和换向轴(37)之间,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与摆块(35)同侧的调节板(21)和定位于调节板(21)上且位于调节板(21)和支撑板(2)之间的换向架(22),所述换向架(22)上开设有供换向轴(37)容纳的限位槽(23),所述调节板(21)上开设有供换向调节轴(36)一端移动的调节孔(24),所述调节孔(24)与限位槽(23)等高的部分凸向限位槽(23),通过驱动组件(5)带动转盘(38)转动使得联动杆(39)带动移动板(31)上下移动,通过换向轴(37)卡入限位槽(23)内使得摆块(35)带动吸料管(34)翻转,通过气泵(30)为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呈张士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一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