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底盘结构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49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底盘结构以及车辆,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底盘机械系统、安装箱及整车控制系统。底盘机械系统包括车架,车架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端部。安装箱设置于车架并位于其中一个端部。整车控制系统设置于车架上,整车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动力单元、热管理单元、制动及转向单元,热管理单元设置于车架在长度方向远离安装箱的一侧,动力单元设置于安装箱与热管理单元之间,至少部分电控单元设置于安装箱内。电控单元包括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网关及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器且其均集成于安装箱内。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利于对安装箱内的部件作统一的防护,且集成性高。且集成性高。且集成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底盘结构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上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具有能量效率高、零排放、比能量高、噪音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其中,一部分车辆采用了纯电动驱动的形式。
[0003]但是,目前的纯电动车辆的底盘结构,其一些控制器大多分散在车架的不同部分,当需要对其进行维护的时候,容易增加维护人员的作业时间且增加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底盘结构以及车辆,能够利于对安装箱内的控制器作统一的防护,且集成性高。
[0005]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底盘机械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端部;安装箱,设置于所述车架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端部;整车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整车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动力单元、热管理单元、制动及转向单元,所述热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车架沿所述长度方向远离所述安装箱的一侧,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与所述热管理单元之间,至少部分所述制动及转向单元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安装箱之间以及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热管理单元之间,至少部分所述电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其中,所述电控单元包括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网关以及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网关以及所述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安装箱内。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装箱包括箱体以及与箱体可打开设置并相对接的箱盖,箱盖的内部边缘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封闭箱体与箱盖的对接缝隙。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制动及转向单元包括电子驻车控制器,电子驻车控制器集成于安装箱内。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控单元包括电机控制器以及电池管理组件,电机控制器连接于车架且设置于制动及转向单元与动力单元之间,电池管理组件集成于动力单元内。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热管理单元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于车架且另一端连接于电机控制器,沿车架的高度方向,电机控制器的高度位置高于驱动电机的高度位置。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沿车架的高度方向,热管理单元具有第一层结构以及第二层结构,且第一层结构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二层结构的高度位置;热管理单元包括水泵、水箱、压缩机、整车加热器以及储液干燥器,水箱以及储液干燥器设置于第一层结构,水泵、压缩机以及整车加热器设置于第二层结构。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热管理单元还包括电源分配部、直流变换器以及直流充电口,电源分配部、直流变换器以及直流充电口设置于第一层结构。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底盘机械系统包括轮胎、悬架组件以及弹簧阻尼器,悬架组件呈双横臂式结构,悬架组件连接于车架与轮胎之间,弹簧阻尼器沿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车架上,弹簧阻尼器沿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悬架组件。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悬架组件包括上横臂、下横臂、摇臂、推杆,沿车架的高度方向,上横臂设置于下横臂的上方,上横臂与下横臂沿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连接于车架且另一侧连接于轮胎,摇臂沿高度方向上的一侧连接于弹簧阻尼器,且另一侧通过推杆连接于下横臂。
[0014]另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车辆底盘结构。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底盘结构以及车辆,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底盘机械系统、安装箱以及整车控制系统。底盘机械系统包括车架,整车控制系统设置于车架上且包括电控单元、动力单元、热管理单元、制动及转向单元。车架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端部,通过将安装箱设置于车架的其中一个端部上,热管理单元设置于车架的另一个端部上,且将电控单元的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网关以及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器均集成于安装箱内,以便于维护人员对其进行统一防护,在进行维护作业时,无需逐一去找寻分散在不同位置的控制器,利于提高维护效率且降低维护难度,同时,结构布局合理、紧凑,利于提高继承性。并且,将其均集成于安装箱内,仅需对安装箱进行密封即可,无需对分散在不同位置的控制器进行密封处理,利于降低成本及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7]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底盘结构的局部结构布置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底盘结构中电控单元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底盘结构中制动及转向单元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0]图4为电池管理单元在图2中P处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底盘结构中热管理单元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Q处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3]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底盘结构中底盘机械系统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4]图8为图7中T处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5]其中:
[0026]10

底盘机械系统;11

车架:12

轮胎;13

悬架组件;131

上横臂;132

下横臂;133

摇臂;134

推杆;135

推杆底座;136

羊角;14

弹簧阻尼器;
[0027]20

安装箱;
[0028]311

整车控制器;312

车身控制器;313

网关;314

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器;315

电机控制器;316

电池管理组件;316a

主控制器;316b

第一从控制器;316c

第二从控制器;32

动力单元;321

电池包;
[0029]33

热管理单元;331

驱动电机;332

水泵;333

水箱;334

压缩机;335

整车加热器;336

储液干燥器;337

空调总成;338

电池冷却器;
[0030]34

制动及转向单元;341

电子驻车控制器;342

车轮防抱死控制器;343

智能刹车控制器;3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机械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端部;安装箱,设置于所述车架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端部;整车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整车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动力单元、热管理单元、制动及转向单元,所述热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车架沿所述长度方向远离所述安装箱的一侧,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与所述热管理单元之间,至少部分所述制动及转向单元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安装箱之间以及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热管理单元之间,至少部分所述电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其中,所述电控单元包括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网关以及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网关以及所述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安装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包括箱体以及与所述箱体可打开设置并相对接的箱盖,所述箱盖的内部边缘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封闭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的对接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及转向单元包括电子驻车控制器,所述电子驻车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安装箱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电机控制器以及电池管理组件,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于所述车架且设置于所述制动及转向单元与所述动力单元之间,所述电池管理组件集成于所述动力单元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单元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娇龙董智超易振东张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